时间:2024-07-28
侯旭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 吉林桦甸 13240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系指颈椎或颈椎间盘本身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故称颈椎综合症。我们自1995年至2009年采用推拿按摩手法加牵引358例,现报道如下。
本组共观察358例,男性176例,女性182例,年纪最大者75岁,最小25岁,半年内有254例,半年以上104例。X线诊断274例,CT诊断84例。
肩背或颈枕部呈阵发性的隐痛或剧痛;受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其行走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伴针刺样或过电样麻感;当颈部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或发硬,发僵或颈呈痛性斜颈畸形;患侧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坠落。
四肢麻木、酸胀、烧灼感、僵硬无力。头痛、头晕、大小便改变(如排尿、排便障碍,排便无力或便秘等)重者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甚至出现瘫痪。
每当头部取过伸或转向某一方向时,即出现位置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猝然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楚。
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或头晕,枕部或后颈痛。心跳加快或缓慢,心前区或有疼痛,肢体发凉,局部皮温降低,肢体遇冷时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疼痛加重,也有指端发红、发热疼痛或痛觉过敏。或有耳鸣或耳聋。
指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
压痛:在病变节段间隙,棘突旁及其神经分布区可出现压痛,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脊柱侧凸,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局部有条索状或结节状反应物。椎间孔挤压实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示与临床表现和检查一致。
肢体张力增高,肌力减弱。低头1min后症状加重,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及膝、跟腱反射亢进,同时还可以出现髌阵痉挛,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减弱。霍夫曼氏征和巴宾斯基征阳性;X线片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脊髓造影可见异常。
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颈椎旋转到一定的方位即出现眩晕,改变位置时,症状即可消失;X线片示钩椎关节侧方或后关节部骨质增生,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扭曲,脑血流图可出现异常。
颈5椎旁压痛,X线片示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根据临床体征排除其他疾患。
原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整复错位。(1)拿揉法:患者骑椅子上,医生位于患者的背后,用拇指与其余手指自上而下拿揉患者颈部及风池穴3~5min;(2)滚揉法:用滚揉法施治的患者的患侧、背部2~3min;(3)滚揉拿法:用滚、拿法施治的患者的患侧上肢2~3min;(4)拔捋法: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患侧手指,从大拇指至小拇指1次拔捋3~5次;(5)摇、搓、抖法:用摇、搓。抖法运动患侧上肢2~3min;(6)点穴法:取穴:风池穴。颈部夹背穴、缺盆穴、百会穴、神门穴、太阳穴、肩颈穴、曲池穴、内关穴2min;(7)结束手法:用滚、揉、拿轻手法松颈,肩上背部结束治疗;(8)颈椎牵引:牵引重量4~5kg,30min。以上治疗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
治愈:临床治愈患者主要症状颈肩臂不疼痛、麻木感消失或基本消失,颈及手臂活动功能正常恢复原工作生活的284例。显效:颈、背、臂及手部疼痛,麻木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颈及手臂活动能明显改善,基本恢复原工作或生活66例;好转:颈、肩、臂及手部疼痛、麻木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颈及手臂活动功能有所改善8例。临床治愈次数最少7次,最多20次。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肾亏损,血气不足不能濡养清窍,复因劳损、外伤及风寒、湿邪的侵袭。使局部气血失和,经络失调而致。颈椎病室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除脊髓型外,其他各型预后良好,经推拿手法治疗,能消除炎症,拉开椎间隙,纠正后关节错逢,改变骨赘和神经血管的相对位置,缓解症状,故在发作中治疗尤为适宜。笔者认为根据经络学说理,通过手法作用于患部,并结合远部循经取穴(曲池、内关),以疏通经脉、调和营卫。通利气血,清筋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诱发因素,破坏了颈部脊椎平衡性,压迫和刺激了颈部脊椎相应的神经根基血管等软组织,表现为颈、肩、臂及手部疼痛、麻木、活动功能不便等。推拿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供状态,松解局部肌肉粘连,接触肌肉痉挛,有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和肿胀消退,推拿既能刺激神经兴奋,又能引起神经抵制,起到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