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震勘探技术在准东煤田大井一井田的应用

时间:2024-07-28

葛栋锋 武艳玲 李丽萍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 泰安 271021)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准东煤田中部,面积165 km2,煤层赋存面积162 km2,资源量51亿吨。主采煤层为西山窑组巨厚B煤层,厚0~66 m,整体上经一次和二次分叉,形成了具有巨厚单煤层区、双煤层区(中间有一层较薄岩层夹矸)、多煤层区(岩层夹矸较多,煤层相对变薄)特征。地震勘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准东煤田勘查工作[1-4],随着工作程度进一步开展,煤田勘探对地震勘探技术解决地质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5-7]。研究区充分利用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结合测井和钻探成果,通过大量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煤层标准反射波,根据地震反演、正演结果和地震资料反射波特征,圈定了煤层赋存范围及煤层宏观结构,查明了厚度变化趋势,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勘探效果。

1 地震条件

1.1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研究区无潜水,地表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一般厚约10 m,主要由砂、砂土及少量砾石组成,对地震波的高频成分有严重的吸收衰减作用,地表地震地质条件较差。

1.2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研究区构造简单,地层整体呈近东西~北西走向,向南~南西倾伏的单斜构造形态,局部有起伏,西部煤系地层近东西走向,东部逐渐变为北西走向,北部及北东部煤层隐伏露头附近地层倾角较大,在8°~13°之间,中南部大部分倾角为3°~5°。主要目的层埋藏深度40~760 m。三维区B1煤层的埋藏深度在180~710 m左右,对地震勘探十分有利。研究区地层结构简单,主要可采煤层以上无强反射层覆盖,干扰波是几组不同视速度的面波、声波、浅层折射鸣震和风产生的微震干扰,其中风的干扰是影响最大的干扰。整体上浅、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

2 地震剖面特征对比

2.1 地震反射波的标定

研究区主要目的层有三个明显的标准波:Tb2波是来自于B1煤层顶板起伏形态的标准反射波,Tb1波是来自于B1煤层底板的起伏形态的标准反射波,Tb12波是在B1煤层顶、底板反射波之间分层后的标准反射波(图1)。B1煤层在研究区东南和西北部分叉为B11和B12煤层,随着B11和B12煤层分叉间距增大,时间剖面上可以追踪到来自上分层煤层与中间岩层的反射波,该反射波能量强弱变化较大,波型特征的变化与煤层结构及薄互层有关。

图1 标准反射波标定图

2.2 煤层结构与地震波型特征

通过大量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煤层反射波的波形特征与煤层宏观结构有关,此特征与大井三井田一致,大致分为合并单煤层区、一次分叉双煤层区和结构复杂得多煤层区三种类型波形特征。

2.2.1 B1煤层合并区波形特征

单煤层区,煤层结构简单,仅有很薄的夹石,该特征亦与邻区大井三井田相似,其波形特征表现为煤层顶、底板反射波明显分开,顶波、底波之间为较弱反射(如图2),顶板为1个负相位和1个正相位形成的较强反射波,底板反射波相对于顶板反射波能量弱。

图2 单煤层区的合成地震记录(ZKJW0104孔)

2.2.2 B1煤层一次分叉双煤层区波形特征

大井矿区B1煤层整体具有明显的合并分叉特征,煤层中含一层岩石夹层,使煤层分为上下两层,由B1煤层一次分叉为B11煤层和B12煤层,形成双煤层区。如图3为ZK0002号孔B1煤层组上部薄煤层夹厚层、底部厚煤层夹薄层的合成地震记录。

图3 双煤层区的合成地震记录(ZK0002孔)

2.2.3 多煤层区波形特征

多煤层区煤层宏观结构相对复杂,岩石夹层增多,厚度变大,煤层顶、底板反射波之间夹3~4个反射波(图4),反射波的能量较强,与单煤层区和双煤层区波形特征明显不同,易于区分。

图4 多煤层区的合成地震记录(ZKJ0009孔)

3 地震勘探成果

研究区B煤层厚0~66 m,经一次和二次分叉,形成了具有单煤层区、双煤层区(中间有一层较薄岩层夹矸)、多煤层区(岩层夹矸较多,煤层相对变薄)特征(图5)。根据地震反演、正演结果和地震资料反射波特征,解释圈定了B1煤层赋存范围、煤层宏观结构及其厚度变化趋势。如图6,研究区西北和东南、西南灰色区块为B1煤层合并区,向中部大致呈北东方向B1煤层分叉为B11、B12煤层(单斜线区块),在中部、中南部沉积环境复杂,B1煤层组煤层沉积不稳定,致使煤层分叉合并普遍存在,呈现出北东向的煤层结构复杂得多煤层区(双斜线区块)。

图5 煤层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6 煤层宏观结构平面分布图

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35个钻孔控制了井田内B1煤层合并的单煤层区,总面积50.62 km2,占煤层赋存区面积的31%。西北部B1煤层合并区厚度变化0~42.80 m,煤层厚度变化呈北薄南厚,南部B1煤层合并区厚度变化10.84~66.00 m,厚度变化呈东北薄、西南厚的趋势变化。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46个钻孔控制B1煤层分叉(双煤层区),面积约50.87 km2,占煤层赋存区面积的31%。B1煤层的下分层为B11煤层,上分层为B12煤层,北部B1煤层分叉为B11和B12煤层的面积20.56 km2,上分层厚,下分层薄,上分层的厚度在0~22.68 m;南部B1煤层分叉为B11和B12煤层的面积29.40 km2,上分层厚,下分层薄,上分层的厚度在0~36.19 m,下分层的厚度0.4~4 m之间。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67个钻孔控制了多煤层区,多煤层区大层分为3层,面积60.68 km2,占煤层赋存区面积的38%。

4 成果验证

根据地震成果,研究区选择了两个钻孔,对上、下分层B12、B11煤层厚度、底板深度及B1煤层夹矸厚度和一次分叉界线的摆动范围进行了验证。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上、下分层煤层厚度误差0.41~1.02 m,煤层底板深度误差0.75~2.05 m,夹矸厚度1.05~1.11 m, B1煤层一次分叉界限的摆动范围27~35 m。经验证可知,本次地震勘探成果夹矸解释厚度准确控制在0.8~2.0 m之间,一次分叉界限摆动范围小于50 m,精度较高,效果良好。

表1 地震成果预测与钻探验证情况对比表

5 结论

(1)利用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地震反射波,通过确定煤层反射波的波形特征与煤层宏观结构关系,确定了煤层顶板、底板及分叉区岩石夹层三个标准波。

(2)根据地震反演、正演结果和地震资料反射波特征,解释一次、二次分叉分界线和煤层视分叉点平面位置,圈定了煤层赋存范围及煤层宏观结构,查明了厚度变化趋势。

(3)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在大井一井田的应用分析表明,二维、三维地震在解释煤层赋存范围、宏观结构和厚度变化等效果显著,较好地指导了煤田勘查工作,可在大型煤田勘查,尤其巨厚煤层勘查中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