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4-1104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方案优化

时间:2024-07-28

陈 鹏

(山西焦煤集团岚县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岚县 033000)

1 工程概况

正利煤业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东部社科乡葛铺村,14-1104 工作面主采4#煤层,平均埋深为554 m,煤层厚度平均为3.15 m。煤层上方顶板岩层依次为平均厚0.32 m 的砂质泥岩、平均厚5.40 m的细砂岩及平均厚5.51 m 的粉砂岩;底板岩层分别为4.17 m 的砂质泥岩和2.25 m 的粉砂岩。煤层倾角平均8°,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全区可采。

2 原支护方案效果分析

2.1 原支护方案

14-1104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方式为:顶板布置5 根Ф20 mm×2200 mm 的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1000 mm。在顶锚杆间隔位置,布置2 根Ф18 mm×6500 mm 的锚索,间排距为1000 mm×2000 mm。帮锚杆选用Ф18 mm×2000 mm 的螺纹钢锚杆,每帮布置3 根,间排距为1000 mm×1000 mm。铺设50 mm×50 mm 规格的金属网。

2.2 原支护方案现场监测

在超前工作面100 m 及200 m 布置两个监测站,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巷道顶板离层量、顶板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进行现场监测[1-2]。

(1)顶板离层量

在顶板两根锚杆中间布置顶板离层监测点[3-4],为更准确掌握顶板岩层离层位置,顶板离层深基点分别设置0.5 m、1.0 m、1.5 m、2.0 m、2.5 m、3.0 m、3.5 m、4.0 m、4.5 m、5.0 m、5.5 m、6.0 m 及7.0 m。顶板离层监测曲线如图1。

如图1,在工作面回采初期,监测点距离工作面较远,顶板岩层并未出现离层现象。当监测点距离工作面80 m范围以内时,顶板岩层出现离层现象,在距离工作面60 m 以内时,离层量增大较为明显。如图1(a),测站1 在采场上方0.5~1.5 m 及2.0~2.5 m 位置发生离层现象,离层量分别为1.35 mm 及2.23 mm。如图1(b)所示,测站2 在采场上方0.5~1.0 m、2.5~3.0 m 及6.0~7.0 m 位置发生离层现象,离层量分别为3.85 mm、2.26 mm 及1.18 mm。总体来看,离层量较小,顶板支护效果良好。

图1 顶板离层监测曲线

(2)巷帮离层监测

在测站1 上帮及测站2 下帮布置巷帮离层监测点,为了准确掌握围岩离层位置,深基点位置分别为0.5 m、1.0 m、1.5 m、2.0 m 及2.5 m。现场监测曲线如图2 所示。

如图2 所示,在工作面回采初期,监测点距离工作面较远,巷帮围岩并未发生离层现象。当监测点距离工作面80 m 范围以内时,巷帮围岩逐渐出现离层现象,在距离工作面60 m 范围内时,巷帮围岩离层量变化较为明显。如图2(a)所示,测站1 上帮围岩离层发生在1.0~1.5 m 处,离层量分别为0.96 mm 及2.92 mm。如图2(b),测站2 下帮围岩离层发生在2.0~2.5 m 处,离层量分别为0.98 mm及0.75 mm。整体来看,巷帮围岩离层量较小,并无失稳风险,支护效果良好。

图2 巷帮离层监测曲线

(3)顶板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监测

采用三角布点法对巷道顶板岩层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进行现场监测,分别在测站1 及测站2 顶板1/2 位置布置测点1,在顶板1/4 位置布置测点2 及测点3,同时在测站1 及测站2 巷帮1/2 位置布置测点A,在顶板1/4 位置布置测点B 及测点C。顶板下沉量现场监测曲线及两帮移近量监测曲线如图3。

如图3 所示,当监测点距离工作面80 m 范围以外时,巷帮变形量非常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巷道围岩变形量逐渐增大,当监测点距工作面30 m以内时,巷道围岩收敛明显。其中测站1 顶板下沉量三个监测点最大值分别为11.16 mm、27.45 mm及14.37 mm,两帮移近量三个监测点最大值分别为20.40 mm、26.85 mm 及6.35 mm。测站2 顶板下沉量三个监测点最大值分别为10.83 mm、34.68 mm及16.53 mm,两帮移近量三个监测点最大值分别为7.50 mm、28.65 mm 及17.10 mm。

图3 顶板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监测曲线

(4)锚杆轴力

在测站1 及测站2 顶板及上帮中线位置布置两个锚杆轴力监测点,顶板锚杆监测点记为M1,巷帮位置监测点记为M2,现场监测曲线如图4。

图4 锚杆轴力监测曲线

如图4 所示,测站1 顶板锚杆轴力最大值为35.38 kN,巷帮锚杆轴力最大值为16.41 kN,测站2顶板锚杆轴力最大值为35.05 kN,巷帮锚杆轴力最大值为15.93 kN。监测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锚杆受力不断增大,顶锚杆受力大于帮锚杆受力,但锚杆受力远未达到锚杆设计值50 kN,说明并未充分利用锚杆承载力,浪费了一定的支护能力。

3 支护方案优化

3.1 新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前述现场监测结果,综合考虑相邻工作面支护效果,对原有支护方案进行调整。新支护方案为:顶板布置6 根Ф22 mm×1800 mm 的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900 mm×900 mm,在顶锚杆间隔位置,布置2 根Ф18 mm×6500 mm 的锚索,间排距为1000 mm×2000 mm。帮锚杆选用Ф22 mm×1600 mm 的螺纹钢锚杆,每帮布置3 根锚杆,间排距为1000 mm×900 mm。铺设50 mm×50 mm 规格的金属网。

3.2 新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巷道变形量如图5。

图5 新支护方案巷道变形量

如图5 所示,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顶底板变形量最大值为68.67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41.57 mm。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下,巷帮围岩变形量较小,新的支护方案也可以有效约束巷道围岩变形,能够满足矿方的安全生产需求。

3.3 现场试验

在14106 工作面回风巷进行优化支护试验,在距离工作面100 m 及200 m 位置布置测站对巷道围岩变形量及锚杆轴力进行现场监测,现场监测结果如图6。

如图6(a)、图6(b)所示,两个测站监测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在测点距离工作面80 m 以内时,巷道围岩开始发生变形,测站1 顶底板变形量最大值为75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36 mm,离层量最大值为23 mm。测站2 顶底板变形量最大值为68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值为40 mm,离层量最大值为18 mm。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与原支护条件下巷道变形量相比,顶底板变形量平均增大40.41 mm,两帮移近量平均增大10.25 mm。巷道围岩变形量虽比原支护方案略大,但是巷道围岩并无失稳风险,可以满足矿上的安全生产需求。

图6 现场监测曲线

如图6(c)、图6(d)所示,测站1 监测锚杆轴力最大值为46.82 kN,测站2 监测锚杆轴力最大值为44.52 kN,均小于锚杆的理论设计值50 kN,在保证锚杆未发生屈服的前提下,基本充分发挥了锚杆的支撑力。

根据现场对比发现,新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掘进时间及支护成本均低于原支护方案。新支护方案条件下,巷道掘进时间节省了18.6%,支护成本降低了5.3%,虽然巷道围岩变形量略有增大,但是并不影响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可以满足矿方的安全生产需求,效益显著。

4 结论

通过现场监测及理论分析发现14-1104 工作面回采巷道原有支护方案并未充分发挥锚杆的承载能力。通过增大锚杆直径和缩短锚杆长度的方法对原支护方案进行调整,并在邻近工作面14106 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新支护方案充分发挥了锚杆的支护能力,而且巷道掘进时间节省了18.6%,支护成本降低了5.3%,虽然巷道围岩变形量略有增大,但是并不影响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可以满足矿方的安全生产需求,效益显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