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砌碹巷道壁后注浆加固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4-07-28

唐长路

(山西潞安集团和顺一缘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中 032700 )

巷道掘进后,原岩的三向受压原始状态变为两向受压状态,表部岩体失去一体性,岩体的松动破碎圈逐步向深部扩展[1-2]。再加上工作面回采应力场的不断移动,当其反复受到采动应力和集中应力作用后,岩体强度大大下降,围岩裂隙进一步发育,围岩矿压显现逐渐明显,巷道支护较为困难[3-4]。

1 工程概况

和顺一缘煤业猴车巷为半圆拱砌碹支护,巷道宽3.0m,高2.8m。5#联络巷为锚网索支护,巷道宽3.0m,高2.5m。平面简图如图1 所示。

猴车巷与5#联络巷处碹体壁后存在空洞,碹体受力不均,两帮来压后挤压碹体,造成碹体顶部开裂变形,形成尖顶,碹体变形极为严重,断面缩小,影响猴车巷行人安全。

决定对变形段碹体壁后进行注浆充填,注浆完成后进行锚索+钢筋网加固补强。

2 注浆加固

2.1 加固原理

注浆可将碹体壁后空洞区域进行充填,使碹体受力均衡。注浆材料的粘结性能,可以改良弱面的粘结性能,提高混合体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增加混合体内部间移动阻力,进而改善结构的稳固性[5-6]。在破碎块体注浆加固中,料浆在压力的作用下挤入或渗进到破碎块体的大大小小的空隙中去,料浆固结后,与岩体包裹铰接在一起,这些凝结的材料在岩块体内形成了新的网骨结构。

注浆后,注浆范围内的围岩增加了由新材料形成的脉系。这些材料脉系在岩块体中呈现大小各异的片状或条状,但又相互联系构成了新的网络结构,将裂隙附近的岩块单元重新转变成三向受力形态,大幅增强了破碎岩块体的承压强度。同时,围岩破碎岩块体注浆加固后,固结后的料浆固化体将填满围岩的裂隙,让破碎岩块体组合成一体,明显提升承载性能,提高岩体整体的强度,减小道形变量。

2.2 注浆方案

帮、顶注浆孔沿巷道断面成排、五花眼布置,排距3200mm,间距1600mm,孔深5000mm,注浆孔直径43mm。注浆孔布置方式如图2 所示。

注浆孔一次成孔,注浆管采用长度1500mm、直径42mm 钢管。

图2 注浆孔布置示意图

(1)水灰比

根据试验结果,选定水灰比为0.8:1。

(2)注浆压力

从以往的施工经验来看,如果围岩有明显的裂隙,压力一般低于2MPa;如果围岩严重破碎,一般低于1MPa;裂隙度一般时,压力选在1~2MPa之间。若岩体较软弱,注浆压力不得大于抗压强度的1/8,以防整体破坏。对于渗入性差的岩体,可以通过多布置注浆孔来解决,不可以靠提高注浆压力,否则会导致注浆失败。

据猴车巷破碎情况以及实验的渗透范围,确定注浆压力为1.5MPa。施工过程中,待注浆达到设计压力后,关闭注浆泵,当注浆压力明显下降时,再点动开启,直至注浆压力基本稳定在1.5MPa 不再下降,即可停机换孔。

2.3 注浆工艺

采用FBY50/70 型注浆泵(带注浆拌料桶),注浆泵布置在猴车巷需注浆巷道中,采用全长一次注浆方式,注浆按由低至高的方向进行。

现场选用搅拌桶制浆,按水:水泥=0.8:1的比例,先加入清水,再按比例加入水泥,水玻璃为水泥浆体积的3%~5%,混合均匀,可以开始注浆。

3 锚索加固

对变形段碹体壁后注浆充填后,进行锚索+钢筋网加固补强。锚索布置排距1600mm,每排3 根锚索,间距1720mm。锚索垂直碹体表面进行打设。如图3 所示。

图3 锚索加固示意图

4 治理效果

为了监测顶板移近量,在注浆后每隔20m 设置围岩深部位移测站。每个测点安装一套深基点位移计,安装在巷道顶板中部。在测点位置施工一个直径32mm 的孔,安装一个深基点位移计,钻孔深度6.0m,依次在6m、5m、3m、1.5m 深度处各安装一个读数管。

每周监测一次,通过统计得出治理后的前6 周平均每周的位移量为5mm/周;治理后的1~5 周期间平均位移量大约为3mm/周;6~10 周期间平均位移量大约为2mm/周;11~15 周期间总位移量大约为1mm,基本趋于稳定。可以看出,通过综合治理后,围岩变形速度较慢,围岩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