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程家沟5#煤层巷道联合支护设计优化研究

时间:2024-07-28

郝仲韡

(大同煤矿集团阳方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程家沟煤矿,山西 大同 036700)

1 工程概况

程家沟5#煤层采区运输巷开口标高+1100m,距离地表约200m,设计长度500m,大巷基本沿煤层倾向布置,工作面沿煤层伪走向布置,大巷道断面为矩形,断面参数为4m×2.8m。

工作面煤厚约12m,赋存稳定,基本顶为灰白色粗砂岩;直接顶为灰褐色炭质泥岩,厚度约为2.7m;有厚0.3m灰白色砂质泥岩伪顶;直接底为黑色砂质泥岩,厚度约为1.5m;基本底为灰色细砂岩,厚度约10m。性状如表1所示。

2 支护方案

为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降本增效,设计两套支护方案以供比选。第一方案依据矿山以往支护经验,采用11#工字钢棚、网、背板支护;第二方案为锚杆、索、网联合支护初步设计,将被动支护方式改为主动支护。

表1 运输巷工作面顶底板情况

2.1 架棚支护方案

根据式(1)计算巷道矿压,根据式(2)计算钢棚弯矩及抗弯模量。根据计算结果,选定工字钢,确定钢棚的棚距。

式中:

r-煤的容重,取1.4t/m3;

y-巷道上净宽的1/2,取1.6m;

f-所掘巷道内煤的坚硬系数,取1;

Q-巷道矿压。

计算得出巷道矿压为:

式中:

M-支架承受的弯矩,N·mm;

q-巷道顶部单位长度压力,N/m;

L-顶梁计算跨度,m;

P-支架顶梁重量,kg;

Wxj-金属材料截面系数,cm3;

[αj]-金属材料允许抗弯强度,取215N/mm2。

计算得出:

根据计算结果,参照采矿设计手册,选择能满足要求的11#工字钢,11#工字钢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11#工字钢参数表

式中:

S-钢架棚距;

Wxj-金属材料截面系数;

Wy-11#工字钢抗弯截面模量,根据表2得到289cm3。

计算得出S=Wxj+Wy=289/281=1.028m,因此取0.8m。

采用机载前探作为临时支护。当机载前探损坏时,采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使用10号槽钢,长度4m,共计3根,每次割煤后将前探梁推至工作面,用刹顶木将前探梁背紧。永久支护到位后取下,做到工作面不空顶。前探梁由外向里逐个循环推移。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的最小空顶距为0.4m,最大空顶距为1.2m。

2.2 锚杆、索、网联合支护方案

考虑成本及长期维护等因素,编制了锚杆、索、网联合支护初步设计。在计算巷道支护参数时,考虑巷道围岩与支护材料的耦合及动压对巷道的影响:

锚杆长度按照式(4)计算,其中lb1取0.1m,lb3取0.3m,lb2的计算由式(5)得出。计算得出巷道有效长度为2.1m,帮部有效长度为1.6m,巷道锚杆长度2.5m,帮部锚杆长度2.0m。

式中:

la-锚杆长度,m;

lb-锚杆外露长度,一般在0.1~0.15m之间;

lc-锚杆有效长度,m;

ld-锚杆锚固长度,一般在0.3~0.4m之间。

式中:

a-巷道宽度,按回采最宽设计取4.5m;

b-矩形巷道高度,取2.8m;

lp-塑性软化区,当采深<200m时,Lp=0~2m;当采深在200~400m 之间时,Lp=2~5m;当 采 深 >400m时,Lp=5~8m。 巷 道 按 采 深200~400m取3m。锚杆直径由长度除以110,计算得出顶帮直径取20mm。

顶帮锚杆都按加长锚固设计,根据式(6),钻孔半径取14mm,树脂药卷半径取11.5mm,锚杆半径取11mm,计算得出理论锚固长度1308mm。根据每根锚杆所承受的荷载,由式(7)确定锚杆的间排距:

式中:

L1-树脂药卷的长度;

L0-锚固长度;

R-钻孔半径;

R1-树脂药卷半径;

R2-锚杆半径。

式中

σb-单根锚杆的极限破断力,按高强度锚杆计算,取250kN;

psr-巷道顶板支护荷载,kN/m2;

psw-巷道帮部支护荷载,kN/m2;

Sb-等距排列时的锚杆间排距,计算得出帮顶排距0.83m,边帮排距0.7m。

设计如图1所示。

3 数值模拟方案比选

使用FALC3D模拟对两种方案进行比选,根据运输巷的顶底板情况以及圣维南原理,以巷道为中心,四周向外拓延,按照工程概况构建数值计算模型,包含表1中的顶底板情况。模型巷道部分采用1.0m的网格划分,顶底板及煤层部分采用2.0m的网格划分,网格以六面体为主,四面体作为衔接,共有节点607370个,单元641572个。结合已有地质资料与现场情况,得到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如表3所示,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

图1 锚杆、索、网联合支护设计图

图2 数值模拟材料巷道模型

表3 岩层物理力学参数

对于模型X轴、Y轴及Z轴底部边界进行位移的限制,在Z轴顶部根据上覆岩层平均容重施加自重应力,来对模型的初始应力场进行计算,得到模型初始应力场如图3所示。

对比两套支护方案,以模型中央点(74.5,378.0,18.2)为中心沿X轴做剖面,得到两种方案下模型中央X轴剖面沉降位移图如图4、图5所示。

图3 模型初始应力场

图4 方案一的中央X方向剖面沉降云图

图5 方案二的中央X方向剖面沉降云图

方案一情况下底鼓最大值为1.797mm,顶板沉降离层的最大值为-14.01mm。方案二情况下底鼓最大值为0.537mm,顶板沉降离层的最大值为-13.59mm,下沉降较为突出部分皆集中在巷道工程两端,靠近工作面及巷道掘进开口。对比两种方案,发现后者相比前者底鼓最大值减少1.26mm,顶板离层最大值减少0.42mm,方案二不论在底鼓还是底板离层方面的表现均好于方案一,因此在实践中应选用方案二的支护设计参数。

4 结论

详细分析论证了程家沟5#煤层采区运输巷的两套支护设计方案,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手段,对两种支护方案进行比选。优选的施工方案对矿井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等方面带来了显著成效,也为企业的整体运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