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纪开燕,赵景奎,刘久东,解春霞,金 蓉
(1.扬州市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江苏 扬州 225009; 2.仪征市林业生产技术指导中心,江苏 仪征 211400; 3.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53)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1-2],与火灾、水灾等灾害相比,具有持续性、隐蔽性等特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植树造林工程等的大力实施,苗木、花卉、木材及其制品在品种及数量上的引进不断增加,地区间交流日趋频繁,加上长期以来森林经营管理粗放及气候异常波动频繁,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逐步加快,危害也日益严重,已成为林业产业发展大敌。据统计,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每年超过1186.7万hm2,年均造成死树4000多万株,年均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超过1100亿元[3-4]。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摸清本地疫情,开展检疫和防治工作的基础,也是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计划,及时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奠基石,对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5]。根据国家林草局(原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通知精神,2014—2017年,在扬州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包括内业与外业在内的为期3 a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全市林业害虫进行系统调查及统计分析,明确主要害虫的发生状态和优势种类,以期为今后主要林业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东与泰州、盐城市交界;西与南京市六合区和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临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与淮安市毗邻;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国土总面积6591 km2,其中陆地面积4856 km2,占73.7%;水域面积1735 km2,占26.3%。总人口459.98万人。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高邮、仪征2个市和宝应县。区内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有林地面积达90016 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7759 hm2,四旁树折算面积37769 hm2,森林覆盖面积135544 hm2,森林覆盖率14.83%,林木覆盖率23.44%。林木资源主要以杨、槐、榆、柳、银杏、水杉、池杉等人工林为主,而人工林中杨树纯林面积约占有林地总面积的60%[6]。长期大面积人工纯林的营造,森林经营的粗放,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日益严重,林分质量差。另外,随着林业产业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市大面积营造果树、花木等经济林,经济林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面积和危害程度也随之增加。
扬州地区所辖的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及市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科技新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功能区范围内的主要林木树种,包括公益林、经济林、古树名木、观赏和四旁绿化树木以及花卉、苗木等的生产和经营场所等[7-9]。重点调查重点生态区、沿江口岸附近区域、沿省际线区域、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区域、林业害虫易发区域以及过去调查涉及不多的区域。
查询和收集普查范围内自然、地理、经济、林业资源情况以及主要林业害虫发生、分布、危害情况,近年来防控档案资料和气象资料,制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普查月历,开展普查技术培训,备好普查工具。普查以地面人工调查为主,引诱剂性诱和诱虫灯灯诱调查为辅,采取踏查(概况调查)和详查(标准地调查[10-11])相结合,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重点调查与一般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全市共设置踏查线路28条,其中宝应县4条、高邮市5条、仪征市7条、江都区4条、邗江区3条、广陵区1条、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科技新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功能区4条,由外业人员分6组进行普查,重点区域每月巡查2~3次、一般区域每月巡查1~2次,利用捕虫网等工具采集成虫,用试管采集幼虫,并详细记录寄主植物、为害状、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等,填入《踏查记录表》;同时拍摄其生物学或危害状照片,并做好标本采集。根据形态特征、查阅文献[12-13]或送请专家等方式对野外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并详细标注。
本次普查包含踏查点332个,标准地110个,灯诱点24个,木材经营加工厂13家;踏查面积涵盖林地9072.67 hm2,苗(花)圃738.67 hm2;共采集标本2565份,制作标本471盒(其中成虫针插标本274盒,幼虫浸制标本169盒,成套生活史标本28盒);拍摄并筛选出有效照片2977张;发现并鉴定林业害虫种类376种,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膜翅目、蜱螨目等8目96科(表1)。其中优势目(≥10个科)有3个目,占总目数的37.5%,分别是鳞翅目32科、半翅目26科、鞘翅目23科,共计81科。就种数而言,鳞翅目最多,有191种,占主要害虫总数量的50.80%;鞘翅目次之,81种,占21.54%;半翅目第三,78种,占20.74%。属于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1种,为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属于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有13种,详见表2。
表1 扬州市林业害虫调查汇总表
表2 扬州市调查发现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图1 主要害虫优势科(≥10个种)
调查结果(图1)显示,扬州市主要林业害虫中超过10个(包括10个)种的优势科有9个科,分别是夜蛾科(Noctuidae)36种、尺蛾科(Geometridae)19种、叶甲科(Chrysomelidae)19种、螟蛾科(Pyralidae)16种、蝽科(Pentatomidae)16种、天牛科(Cerambycidae)15种、毒蛾科(Lymantridae)13种、灯蛾科(Arctiidae)11种、天蛾科(Sphingidae)11种,上述9科害虫共计156种,占普查害虫总数的41.50%。
本次普查结果(表3)显示,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美国白蛾、仁扇舟蛾、杨二尾舟蛾、黄刺蛾、桑天牛、星天牛等虫害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分布,银锭夜蛾、长叶岱蝽、蓼蓝齿胫叶甲等主要在宝应县境内有分布,紫线尺蛾、蓝蝽、烟扁角树蜂等主要在高邮市境内有分布,松墨天牛、茶尺蠖、松瘤象、日本脊吉丁、齿斑翅野螟等虫害主要在仪征市境内有分布,双瘤槽缝叩甲、大竹象(长足弯颈象)、坡翅桑天牛、镶黄蜾蠃等主要在江都区境内有分布,臭椿皮蛾、黄连木尺蛾、斑须蝽等主要在邗江区境内有分布,长须梭长蝽、山茶连突天牛、桃红颈天牛、茄蚤跳甲、椭圆啄蜾蠃等主要在广陵区及3个功能区有分布。
表3 扬州市林业害虫主要分布表
本次普查的376种虫害中,危害面积较大、危害程度较重的有21种(表4)。尽管近年绿化造林树种日趋多样化,但目前杨树仍然是现存成片林的优势树种,所以危害杨树的杨小舟蛾、杨扇舟蛾、黄刺蛾等还是扬州市大多数成片林的主要害虫;但随着美国白蛾不断侵入并扩散蔓延,桑树、樱花、薄壳山核桃、紫叶李、枫杨、桃树、构树等多种阔叶林木和果树受美国白蛾危害情况正日益加重。除上述广分布种外,受寄主分布范围窄(分布面积相对集中)或害虫适生区域的局限,还发现有一些分布范围较窄而危害较重的害虫,如重阳木锦斑蛾(HistiarhodopeCramer)严重危害重阳木叶片,槐尺蛾(SemiothisacinereariaBremer et Grey)严重危害槐树叶片,樟巢螟(OrthagaachatinaButler)、樟木虱(TriozacamphoraeSasaki)、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等刺吸类害虫严重危害香樟叶片,茶尺蠖(EctropisobliquaProut)严重危害茶树叶片,紫薇绒蚧(EriococcuslagerostroemiaeKuwana)严重危害紫薇枝梢及干部,黄杨绢野螟(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危害黄杨类叶片,黄脊雷篦蝗(Rammeacriskiangsu(Tsai))、竹织叶野螟(AlgedoniacoclesalisWalker)严重危害毛竹叶部,长足弯颈象(大竹象)(CyrtotracheluslongimanusFabricius)严重危害竹类根部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已在局部成灾的害虫种类,部分还是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需引起足够重视。
表4 扬州市重大危害林业害虫名录
通过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扬州市主要林业害虫的发生、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建立并完善了林业害虫数据库。为更好地保护扬州林业建设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为扬州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一是强化精准预测预报工作。有效利用本次普查结果,做好全市主要林业害虫、新近发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吹绵蚧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危害较重的有害生物的精准预测预报工作。根据主要林业害虫分布范围,重新设置、调整测报对象,对重要的、危险性害虫进行系统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严防其危害蔓延。二是从源头阻断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在林业工程建设和城乡绿化过程中,建议着重考虑采用乡土树种,尽可能少用外来树种;同时,对外来苗木、木材及植物制品等严格检疫和管理,特别应加强冬春造林季节苗木调运检疫以及交通要道进出口检疫工作,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和本土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三是进一步加强林业害虫综合治理工作。将本次普查成果纳入全市病虫害工程治理中,补充修订全市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方案。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分类施策、突出重点,根据各地突出的危险性虫害,根据发生期、发生量预报及发生趋势动态,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并对不同灾区采取分治措施,增强森林“自控”能力,力求生态安全,保证森林健康。四是加强森防队伍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整个林业工作中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亟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强化行业培训,坚持中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不断提高森防人员监测普查、检疫检查和疫情除治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