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密度城市绿色空间拓展途径研究——以澳门为例

时间:2024-07-28

佘美萱,李 敏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广东 广州 510640)

高密度城市绿色空间拓展途径研究
——以澳门为例

佘美萱,李 敏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广东 广州 510640)

以城市人口密度居全球之冠的澳门为例,探讨人口高度密集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和拓展途径,在有效保护现有生态绿地的前提下,提出了复合型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多渠道优化人居环境、实现高密度人口背景下城市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划策略。

高密度城市;绿色空间;拓展途径;澳门

高密度城市的根本特征是人口高密度。目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0%,处于诺瑟姆城镇化曲线的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世界城镇人口仍持续增长。近3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快速发展。在经济快速成长的东南部地区,城市人口密集等现象日益突出。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等领域的学者均对高密度城市有所关注[1-3]。国内现有研究多以香港(人口密度25900人·km-2)和澳门(人口密度18900人· km-2)为个案,研究高密度城市的建筑设计、交通组织和景观优化等方面内容[4-5]。城市人口的高密度,直接带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综合体现为土地利用紧凑化、开发强度大、容积率和建筑密度高、城市空间复合式立体开发、道路网密度高等特点。

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城市高密度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等。在高密度城市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空间数量、质量和布局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如何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有效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为市民创造生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是高密度城市建设的一大挑战。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澳门政府于2009—2011年委托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开展《澳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纲要》项目研究,其中的部分规划策略已付诸实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澳门城市绿色空间拓展的途径,以期为国内其他高密度城市的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1 澳门概况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的西岸,地域范围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及填海区域,是典型的“半岛+海岛”型城市。近百年来,经过多轮的填海造地,陆地面积已由20世纪初的11.6 km2逐步扩展到今天的29.9 km2。

澳门是目前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至2012年底,澳门常住人口约56.6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89万人·km-2(表1、表2),其中85%居住在仅9.3 km2的澳门半岛上。澳门半岛人口密度大于12万人·km-2的城区有林茂塘区、新桥区、黑沙环及祐汉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相当于广州最密集城区——越秀区人口密度的3~4倍。从澳门近10 a来人口和陆地面积的增加趋势来看,虽然特区政府拟再填海3.5 km2建人工岛以缓解目前的土地压力,但年均人口增长率大大超出土地储备量的增长率。因此,未来澳门的人口密度仍将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图1、图2)。

图1 2000—2013年澳门人口总量图2 2000—2013年澳门土地总量

表1 2011年澳门人口密度

*:数据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2011年澳门统计年鉴。

表2 澳门半岛超高密度城区人口密度 万人·km-2

*:数据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2011年澳门人口普查详细结果。

图3 澳门城市绿地现状图

在澳门过去400 a的城市建设历程里,已将山林地和水体纳入建成区范围。据统计,2001年澳门半岛1166个地块中,67.58%的地块建筑密度在0.75~1之间,41.42%的地块建筑密度在0.95以上[6]。而近10 a来澳门人口仍在快速增长,现有建筑密度高,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澳门半岛城区,许多街区的容积率超过了10.0。

2 澳门绿色空间现状概述

从历史上看,填海造地一直是澳门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途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以商住用地为主,其次为居住用地。尽管澳门政府对城市绿化建设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因人口增长速度远超过土地增长率,以致人均绿地指标较低。据统计,2011年澳门城市绿地总面积约12.4 km2,约占澳门土地总面积的41.5%,其中澳门半岛占20.1%,离岛占79.9%(表3)。澳门人均绿地面积22.9 m2。半岛南区及离岛人口密度较低,绿地率比国内城市标准高约10%;半岛北中区人口密度超高,绿地率偏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为2.7 m2。

在澳门现有城市绿地中,休闲游憩绿地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占绿地总面积的53.5%;其次是生态景观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分别占35.1%、10.7%;苗圃生产绿地最少,仅占0.4%[7]。在人口超高密度的澳门半岛,城市绿地以休闲游憩绿地为主;离岛的绿地则以风景林地为主,部分已建设为郊野公园。

澳门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整体上呈现“大疏大密”的形态(图3)。人口密集的半岛城区以散点式分布的小面积绿地为主,绿地率虽然不高,但居住建筑用地与休闲游憩绿地融合度较高;而人口密度较低的离岛,则以集中分布的大面积山林地为主。

3 澳门城市绿色空间的困境

3.1 绿色空间分布不均,系统性较弱

从澳门半岛土地利用现状来看,人口密度与绿地空间的分布呈反比。澳门半岛集中了全澳85%的人口,城区绿地仅占全澳绿地的20%左右。在超高密度的人口条件下,人均公园面积很少,一些街区至今仍缺乏配套的休闲游憩绿地。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覆盖盲区主要集中在半岛中部的高士德及雅廉访区、北部新桥区及下环区。与其他高密度城市相似,人口密集城区内部的绿地斑块小而散,加上分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绿地布局的系统性较弱。

表3 澳门城市绿地分布[7]

3.2 土地资源匮乏,绿地供需不平衡

澳门土地资源极度匮乏。受地形限制,城市建设用地仅占市域面积的29.9%。在过去的100 a间,城市开发多是通过填海造地或蚕食山体的方式推进。城市聚居效应和高密度城市土地稀缺规律决定了城市地价高昂的基本市情[8]。因人口稠密,澳门50%~70%的建筑用地为商住两用型,70%以上为住宅。近几年来,澳门城区地价不断攀升,2012年住宅用地的平均单价超过57362澳门元·m-2,部分城区的居住用地单价高达60000~70000澳门元·m-2。城市住宅单价在过去5年间激增约4.4倍。在澳门的城市建设中,扩大商住用地与拓展城市绿地形成尖锐的矛盾。在寸土寸金的用地背景下,可利用的城市绿地备用资源更加短缺。

据《澳门城市规划专题研究期末报告》调查显示,40%的澳门市民认为在公共设施方面,最需要增加的是绿地。36.3%的市民认为在半岛旧城区中,最需要改善的是道路网络和街道美化。由此可见,澳门有限的土地供给力与市民对绿色空间的大量需求之间存在着极不平衡的状况。

4 澳门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策略

图4 澳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图

在人口高密度的发展背景下,澳门需探索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效途径,具体可分为整体和局部2个层面。在整体层面上,应贯彻“保育控制结合建设开发”的策略。即从区域宏观生态格局出发,严格保护和控制现有山体林地和海岸滩涂红树林湿地,在充分考虑新增城市人口绿地配套要求的基础上,利用郊野公园及生态保护绿地构建城市生态屏障,控制密集城区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保障现有生态绿地空间的完好性。在局部层面上,应考虑2方面的实施策略:①在高密度城区内部,通过平面与立体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绿色空间的建设潜力,提高城市绿量。②保护和拓展海岸水域湿地,强化海岛型城市独特的绿色空间特征(图4)。

4.1 借地补绿,优先发展集中绿地

高密度城市人口密集,建设较大规模的集中式公园条件十分有限。可通过“借地补绿”的形式,通过政府收购、租用或土地置换等方式,结合旧区改造,开发闲置私人用地,尽可能腾出土地用于公园绿地的建设。如可将“烂尾地”、临时停车场等闲置用地改造成为街区花园或城市公园。

与分散布置的袖珍型绿地相比,此类公园绿地斑块面积较大,具有密集城区“冷湖”的气候调节功能,且服务距离较大,可对改善城区环境质量起明显作用,弥补密集城区生态空间的瓶颈。如澳门氹仔新城中央公园和半岛新口岸填海区的宋玉生公园,已是高密度城区中弥足珍贵的 “生态绿肺”。在高密度城市里,建筑的高容积率和高密度是绿地拓展的既定条件,应通过优先建设集中式公共绿地,实现绿地与建筑空间的互补[9],保证中心城区的生态景观质量。

4.2 见缝插绿,拓展袖珍绿地建设

“见缝插绿”是在高密度城市拓展绿色空间的有效方式。在澳门,同一管理权属单位的绿地面积最小统计值为10 m2。故城区中任何可用于绿化的地块都要尽量利用。街区中要提倡“见缝插绿”,努力开发各类绿色空间,如街头花园,庭院绿化,道路绿地等。此类绿地与集中式公园绿地相比,虽然面积较小,分布分散,但布局灵活多变,可结合多种绿化形式快速提升密集城区的城市绿量。特别是服务范围小,休憩设施配套齐全的街头花园,能有效缓解澳门高密度城区公园绿地不足的困境,方便市民就近使用。

图5 连胜街闲置用地改造为街头绿地

图6 提督大马路增加中央绿化带

4.2.1 开辟街头花园与庭院透绿 澳门城区许多中小尺度的街道串联教堂广场和街区花园,构成富有城市特色的街区开敞空间。可通过对此类教堂广场、街角绿地和街区花园、路侧空地进行美化,形成各类街头花园(图5)。同时,积极鼓励市民私人庭院绿化美化,实现院内外绿色空间互相渗透,有效增加城市的空间绿量。

4.2.2 多措施组合增加道路绿化

1)增设车行道中央分隔绿带:利用车行道分车栏杆或水泥分车带改设预制花槽,种植攀缘类植物、株型紧凑的低矮灌木、地被或整形绿篱。道路绿化分隔带的宽度应为保证乔木存活的最小宽度,一般为1.5 m。对于道路断面较窄的地段,绿化带宽度的下限可至0.5 m以满足灌木种植要求。如位于筷子基区提督马路原为一板式断面,车多路窄,经利用车行道双黄线“破硬设槽”的绿化方法,种植灰莉球(Fagraeaceilanica)与红花龙吐珠(Clerodendrumthomsonae),在有限的道路空间里增加了绿量(图6)。

2)改造人行道分隔绿带:将行道树树穴改造成宽度不等的行道树绿带,进行复层绿化,如奥林匹克大马路的树池改造。或利用现有道路栏杆加挂绿色钢丝网,种植观花类攀缘植物以增加步行空间的立体绿量,如河边新街等。对于一些无法开辟种植区域的街道,则利用道路栏杆或骑楼式建筑的外廊,增挂复层马鞍式花槽或设置移动式盆栽等,增加道路绿视率,如东望洋街、亚美打利庇庐大马路等。

3)绿化道路交叉口空间:采用“拔点腾地”和“挤地造绿”方式,对道路交叉口及转角处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的间隙地带及墙隅进行“破硬增绿”,种植低于视线的低矮灌木与地被植物。如半岛中区的下环、贾伯乐及三盏灯等街区多为绿化盲区,通过开发道路边角地块,已形成散布于老城街道中星星点点的绿色斑块。

图7 水坑尾天桥增设花槽

4.3 大力推广建构筑物立体绿化

图8 复合式开发的华士古达伽马花园

在高密度城区大力推广街区墙面、天台、道路边坡、立交桥体等建构筑物的立体绿化,是迅速增加城市空间绿量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提升城市空间的绿视率。具体策略有:① 全面绿化过街步行天桥,立交桥。可采用桥身加设花槽,桥柱铺挂绿色钢丝网,种植攀缘植物等方式,与桥下路边的绿地组成立体绿化空间(图7)。通过对部分天桥进行改造,种植勒杜鹃(BougainvilleaspectabilisWind)及蔓马缨丹(Lantanamontevidensis)等植物,形成跨街绿化带,如水坑尾街天桥绿化及提督大马路天桥绿化。② 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对沿街建筑墙面、立体停车场、阳台、屋顶、桥体立柱等实施绿化,具体措施包括挂网式绿化、板槽式绿化、模块式构件绿化、铺贴式绿化和摆花装饰绿化等多种方式。如下环,佑汉等高密城区已进行多处墙体立体绿化,垃圾房屋顶绿化及立体停车库立体绿化的实践,增绿效果明显。③ 在城市公共空间大力发展廊架绿化,形成“绿荫满棚”的效果,增加三维空间绿量,提高城市街区的绿视率。

4.4 保护绿地面貌的土地立体开发

高密度城市的空间发展,需要在原有用地的基础上提高空间容量,形成立体开发,主要形式有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复合开发。对澳门高密度城区而言,应多采用保护绿地面貌的地下空间立体开发模式。具体实施策略有:①高层建筑可结合沿街出入口做绿化处理,将私人建筑用地的公共部分尽可能开放,营造绿色前庭,丰富城市街道景观。②在高层建筑开发时要求后退建筑红线增设绿化,适当对高层建筑容积率予以补偿。建筑物临街退线的空间可营造为绿化步行道,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如日本部分城市采取的建筑容积率奖励政策[10]。③利用底层架空的建筑空间营造架空层绿地,在超高层建筑里开辟中庭绿地等。④充分利用绿地下部的地下空间,将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下移,如停车场、公共设施等,在地面上建设广场绿地或城市公园,实现城市绿地拓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同步进行。如华士古达伽马花园和区华利前地等,均采用地下停车场与绿化广场相叠加的复合空间开发形式(图8)。

4.5 拓展滨水公共绿化空间

澳门的滨水岸线丰富,海岸陆域和水域复合生态环境资源是其最大的城市生态环境潜力资源[11]。通过开发各类滨水地带,建设滨海、环湖等水岸公共开敞空间,将新增的休憩步行道、绿地与海岸线串联,可让市民及游客享受富有活力的滨水绿道。充分利用滨水开敞空间,可将市民游憩生活引向滨水海岸区域,缓解高密度城区无法大量增加公共绿地的困境。

4.6 建设滨海生态防护绿带

澳门原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随着新填海区的建设,还可增加20多km的海岸线。利用这些海岸滩涂湿地,可结合生态保护目标营造连续的沿海防护林带,并将现有海岸红树林种植区逐步向外扩展,形成环绕城市的海滨生态绿廊。近年来,澳门半岛已建设了一些红树林防护带及离岛海岸红树林生态保育区,即为此项工作开拓试验。

澳门作为全球高密度城市的典例,其城市建设应通过平面开发结合立体绿化及土地资源复合利用等方式,积极拓展绿色空间,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从现实策略来看,高密度城市比普通城市有更多的空间限制因素,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更要充分贯彻“生态优先”理念积极加以引导和控制,通过配套法规制度,保证绿色空间保护和拓展的实施力度。同时,要在政府引导推动下鼓励公众积极关心、参与城市绿化建设。

[1]Edward.Ng.Policie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urban planning of high-density cities-air ventilation assessment(AVA)of Hong Kong[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9(44):1478-1488.

[2]Sung,H.,J.-T.Oh.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a high-density city:Identifying its association with transit ridership in Seoul,Korea[J].Cities,2011(28):70-82.

[3]Ng,E.,C.Yuan,L.Chen,et al.Improving the wind environment in high-density cities by understanding urban morphology and surface roughness:A study in Hong Ko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1(101):59-74.

[4]费移山,王建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以香港城市发展为例[J].新建筑,2004(5):4-6.

[5]闫小培,毛蒋兴.高密度城市开发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以广州为例[J].地理学报,2004,59(5):643-652.

[6]董柯.澳门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1:105.

[7]李敏,李伟农,佘美萱,等.澳门园林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9-20.

[8]魏清泉,韩延星.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模式研究——以广州为例[J].热带地理,2004(2):177-181.

[9]陈可石,崔翀.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研究——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与维多利亚公园的互补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11(8):49-58.

[10]邵力民.日本高层建筑中的开放空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3-34.

[11]耿宏兵,袁壮兵.资源稀缺条件下的澳门绿色生态环境改善策略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5):98-104.

[12]陈弘志,刘雅静.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2(3):55-61.

[13]潘玉丽.广州旧城区绿地建设对策研究[J].广东园林,2008(4):71-74.

Approach to Extension of Green Space in High Density City:Taking Macao as an Example

SHE Mei-xuan,LI Min

(LandscapeArchitecture&UrbanPlanningDepartment,CollegeofForestry,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0,Guangdong,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acao,the global highest population density city,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lanning,layoutand extension approach of city green space in high density city.In the premise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xisting ecological green space,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plan strategies such as city green space compound expansion and multichannel optimizations of living environment,,which are important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pace in high density city.

high density city;green space;approach to extension;Macao

10.13428/j.cnki.fjlk.2014.03.036

2013-10-10;

2013-11-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澳门为例的高密度城市绿地系统评价体系与规划指标研究,51278205)

佘美萱(1979—),女,广东潮州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xuanxuanshe@126.com。

李敏(1957—),男,福建莆田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gdlimin@qq.com。

S731.2

A

1002-7351(2014)03-0161-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