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乡为例

时间:2024-07-28

唐世斌,李韵平

(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工程与设计学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5; 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景观设计理念
——以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乡为例

唐世斌1,2,李韵平1,3

(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工程与设计学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5; 3.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乡为研究对象,分析岩溶山地旱涝形成机制和旱涝影响因素、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一般途径,探讨采用景观设计途径从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解决七百弄地区旱涝问题的设计理念,最终达到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目的。

景观设计;岩溶山区;旱涝问题;解决途径

岩溶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西南岩溶区跨越黔、滇、桂、川、渝、湘、鄂、粤8省(市),面积约54万 km2,主要涉及236个县(区),1亿多人口,是国内外最大的连片岩溶区之一;全国的贫困县中,很多就位于这些岩溶区,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贫困岩溶地区;西南岩溶山区几乎每年都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可以说当前旱涝问题是摆在西南岩溶区最严峻的难题[1]。一方面,岩溶地貌因其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特殊的脆弱生态环境,是造成岩溶贫困现象的本质原因;另一方面,却又造就出世界上最瑰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成为最宝贵的自然遗产。在众多岩溶类型中,高峰丛深洼地地貌应该是岩溶地区中最险峻的类型。广西大化县七百弄乡的高峰丛深洼地岩溶地貌,于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七百弄乡将是未来几年内大化县乃至河池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前线,大规模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将兴起,如何利用恰当合理的景观设计,在增加景观价值和完善景区结构的同时,缓和旱涝问题是本文所关注的。

1 研究范围、背景与方法

本文以广西河池市大化县的七百弄乡岩溶地区为研究范围,这里有着“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基岩裸露,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较为突出,耕地及居民点非常分散,经济贫困落后,难以建造大型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困难,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到当地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灾害和贫困之源。同时,七百弄乡又是世界上峰丛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拥有浩瀚无边的“石海平原”绝景,云漫白雾,峰海迷离,让人赞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成为瑰丽的旅游景观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具有良好的旅游业开发前景。

旅游业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景观进行生态修复和相应的景观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通过合理运用景观手段,配合生态旅游开发,各项设施建设的有效利用,达到增加当地旅游资源价值的同时,减缓旱涝灾害带来的困扰和经济损失,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帮助当地乡村人民解决吃水困难,发展生产,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减少当地居民为了生存而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地区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2 研究区域概况

大化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河池市南部,北纬23°56′16″—24°22′15″、东经107°19′18″—108°02′14″,面积2753 km2,东邻都安瑶族自治县,西接巴马瑶族自治县,南接南宁市马山县和百色市平果县,北连东兰县及金城江区,红水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2]。七百弄乡位于大化县的西北部,距离大化县城86 km;全乡面积251 km2,辖10个行政村,1.8万余人,以瑶族为主;全乡耕地841.8 hm2,其中平台地仅257.3 hm2,人均平台地0.013 hm2。辖区内自然环境恶劣,资源贫乏,民众生活贫困,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大石山乡。

图1 龙卷地

七百弄地区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素有“石山王国”之称,其地貌类型主要是高峰丛深洼地喀斯特地貌,该区洼地、谷地极为发育,山坡大部分属陡坡,局部地区为悬崖峭壁,山峰形态奇特多变,峰丛连绵,洼地深邃而怪异,地形多样,结构复杂,山岭绵亘,岩溶广布,海拔800 m以上的峰丘5000多座,最高峰——弄耳山海拔1112.3 m,是大化县最高海拔的地段,有1326个深洼地(弄),其中有人居住的洼地(弄)324个,一些洼地经当地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山采石,用小石块逐渐垒砌,在洼地内兴建出逐级升高的螺旋形梯地,从高处鸟瞰,犹如“龙卷风”,被称为“龙卷地”,又叫“螺蛳地”(图1)。峰丛洼地地表起伏较大,峰丛基岩裸露,成土母岩为硅质岩、砂岩、石灰岩,土壤种类为红壤、石灰土,土层相对较薄,土壤蕴涵水分较少,土壤条件不佳,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石漠化严重,可以说该地区非常不适宜于农耕牧作。地带性植被属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种以喜钙耐旱和生长缓慢的常绿树为主,主要有秋枫(Bischofiajavanica)、苦楝(Meliaazedarach)、香椿(Toonasinensis)、栎类(Quercusspp.)等,由于人为干扰,现多为次生和栽培的森林植被,有人居住的洼地(弄)周边多种植有杂木林和果树林;但是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当地居民有砍伐树木当薪材的习惯。

七百弄地区,年均气温18.2~21.7 ℃,年均降水量为1249~1673 mm,多集中在5—9月。由于峰高洼深,每天都是一半太阳一半阴天,日照不足5 h。该区地表河不发育,但地下暗河极发育。邻县都安县的地苏地下河总长241 km,是我国最长的地下河,该河3条最长的支河均分布于七百弄乡一带,是形成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的重要因素。在汛期,洪水集中,峰现时间较短,洪水忽涨忽落;山区河流洪枯水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水资源在地域和时空分布上很不均匀。水资源的不稳定性或多或少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3 场地旱涝机制分析

3.1 场地旱涝现象形成机制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岩溶峰丛洼地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其旱涝现象有着明显的差异。

3.1.1 生态环境良好的状况 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的自然环境在没有受到人为因素破坏的情况下,其水文地貌运行模式:雨季时,大量雨水降落到区域表面,形成坡面流和地表径流。森林植被完好的情况下,地表植被、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减低地表径流的流速,把坡面流冲刷下来的土壤颗粒阻挡下来;竖井流、落水洞、漏斗和洼地等主要排水地貌运行良好,排水迅速;在土壤层、碳酸盐岩层形成了各种皮下流、渗透流、壤中流等,土壤颗粒会堵塞岩溶空隙使渗透缓慢进行;最后地表没有产生内涝积水现象,但也没有留下地表径流和湖泊,几乎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通过迅速和曲折的通道聚集到地下的管道流[3],汇入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区域之外的河流中。旱季时,虽然该地区没有地表水存在,但是生态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森林表层及土壤层会缓慢释放出水分,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不会干旱开裂;而且一些落水洞、涌泉等可通过各种管道渗透出来。在生态环境良好的状态下,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出现旱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小,旱涝的情况并不严重,虽然可能仍存在用水困难、土壤养分流失等,但是一般不会形成自然灾害。

3.1.2 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状况 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的自然环境在受到人为因素破坏之后,其水文地貌运行模式:雨季时,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植物不复存在,大量土壤被坡面流等径流冲刷下来,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夹杂着泥土的水流很容易将竖井、落水洞、漏斗和洼地等主要泄水通道阻塞,使其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虽有各种渗透作用的进行,最终仍会将地表径流缓慢排干,因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失去,土壤减少,壤中流、皮下流的功能减弱,保存在地表浅层的水资源更加少[4]。旱季时,植被的弱化和衰退使土壤结构松动,土壤层含水减少,没有森林遮荫的地表在烈日强烈蒸发下容易形成干裂,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后,土壤越发瘠薄干涸,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农民不得不去开垦更多的土地以维持生存。七百弄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后,旱涝灾害发生就会越来越频繁,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2 场地旱涝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3.2.1 自然因素 岩溶地区的地表水通过各种岩溶通道轻易消入地下,使得地表干旱缺水。在岩溶山区,雨季时地下通道汇集大量岩溶水流;由于下游通道狭窄以及泥沙堵塞等原因,又会使地下通道水流上涌,造成洼地和谷地的内涝,而这些地方又常常是当地的主要耕作地。据研究表明,岩溶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量达到当地水资源总量的20%~80%,容易出现逢雨就涝、无雨便旱的情况[5]。具体来说,岩溶地区岩溶浸没内涝是岩溶多重介质环境变异与人为活动的综合产物,其灾害类型属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人为灾害之间的一种边缘灾害类型;影响岩溶浸没内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

1)降雨的历时和强度。汛期集中暴雨或多日连续降雨,是岩溶谷地内涝的直接外因。

2)岩溶地表地下多重复合结构。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洞、竖井和地下溶洞、管道、溶隙的多层多方向组合,构成复杂的贮输排水系统。特别是地下岩溶管道在平面上受制于构造而迂回曲折,纵向坡降多变、横向发育断面,以及地表洼地的封闭性等,导致其汇水功能大于排水功能,这就是岩溶浸没内涝的内在因素。

3)雨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时空效应。岩溶地表地下结构的相互耦合,连通又相互制约,致使三水相互转换,在时间上呈快速多变,在空间上复杂多样。如果补给区与迳流排泄区同步降雨,则地表水与地下水位峰值时空遭遇,极易引起内涝灾害事件。

3.2.2 人为因素 如果说自然条件是该区旱涝灾害发生的本质原因,那么人为因素就是强化和加重灾害规模和频率的强效催产剂,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6]。

1)人口的迅速增长。在岩溶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瘠薄稀少的土地难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人们从仅占地表20%的土面中种植庄稼以求生存。没有森林保护的石灰岩山地土壤,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土地效力迅速降低,粮食产量降低,人们不得不砍伐新的森林开荒种地,形成恶性循环。

2)岩溶地区木材需求量较大。因为木材在山区有较广的使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而被大量砍伐。该区森林生长缓慢,生产力低下,过量的采伐,森林难以恢复。

3)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如矿产开采、工程开挖、修建不合理的水利工作,改变地下河出口的排泄条件等,影响地下水的流速、坡降等。

4)居民认识能力局限。由于文化素质低,交通不方便,与外界联系少,农业生产方式非常落后。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农耕手段,效率较低,使森林资源下降,森林面积逐年减少。

4 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一般途径

改善岩溶山区的旱涝问题,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可以从防洪措施和水资源利用措施等方面着手。

4.1 常见的防洪措施

防洪措施有被动性措施和主动性措施2类[7]:被动性措施有随机补偿、移民搬迁和汛期限制水库水位,主动性措施有工程措施和区域环境保护2方面。工程措施包括扩大消水洞入口、开挖明渠疏导、开挖隧洞排水、建设拦石坝等。而区域环境保护是根本,加强水土保持,封山育林,减少水土流失,禁止向消水洞、地下河倾倒废物垃圾。

4.2 常用的水资源利用措施

对于缺少地表河流、地下水开采困难的岩溶山区,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针对雨水资源的利用,雨水资源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山区水保工程、水库、拦河闸坝、自然洼地、人工湖泊、地下水库等蓄水工程拦蓄洪水,以达到延长雨水在河道、蓄滞洪区等滞留时间的目的,同时恢复河流及湖泊、洼地的水面景观,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最大可能补给地下水。雨水利用的主要思想在于通过地表地形的改变、入渗能力的改变等,来改变雨水在地表上的分配变化以及汇集方式,延长地表径流汇集时间或改变地表径流路径等,实现对雨水利用的目的。常用的方式包括坡耕地治理(梯田)工程,小型蓄排水引水工程,整治现有工程、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村庄庭院集雨、荒坡集水面集雨等[8]。

在对雨水加以利用的同时还应考虑对水质的维护、净化问题,以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安全用水。水质维护、净化的主要方法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态净化法,还有如微生物法、高新材料的维护净化法等。常用的物理法主要是抽水回灌、补给新鲜水体、营造自然流水系统等。静态水可以用物理方法营造一个流动水的环境,激发水体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改善水质,可用抽水机进行抽水回灌。常用的化学方法是加杀菌剂、漂白剂等。生态净水方法是利用动植物的天然习性来摄食或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并降解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生态净水法运行费用低并具有强化景观的作用[9]。

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条件和瘠薄复杂的地质土壤条件,上述常规的关于解决旱涝问题的措施、方法,并不是太适用于七百弄地区,投入较大,效果并非理想。

5 改善七百弄乡旱涝问题的景观设计理念

七百弄地区高峰丛深洼地的特殊地理地貌,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加之瘠薄复杂的地质土壤条件,自然生态恢复的速度缓慢,土壤力的自然淋溶丧失与当地日益增长的人口有着较为尖锐的冲突。通过传统的人为干预生态恢复途径对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依然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额的资金投入,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说是不现实的;该地区整体来说不适宜于农耕牧作,即使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条件下也未必会有好的收成;如果试图隔绝人为干扰,即做到生态移民和第一产业完全转化为第三产业,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到来之前,最紧迫的任务是阻止人为因素继续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而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帮助当地村民找出一些恰当的方法,可以既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使其产生的破坏最小而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并且投入又在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或者不需要他们出资。

通过对七百弄地区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情况、自然条件、高峰丛深洼地的地质特点的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场地旱涝问题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采用景观设计途径来改善该地区的旱涝问题。

5.1 近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相结合

七百弄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植被的增加和恢复,将使其生态水文功能得到明显增强,加之恰当的水利工程措施的实施,七百弄岩溶山区旱涝灾害的可能性和规模能从根本上减小到最低程度,同时,也将有效地改善七百弄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当地产业效益,逐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近期措施:采取人工防渗水池结合植物,加上适当的水利工程措施,如修建排水隧道、导流明渠、扩大消水洞等[4],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七百弄岩溶山区的旱涝灾害和旱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5—9月多雨季节,通过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景观设计措施和水利工程措施,既能够降低和减轻内涝灾害,又能够多蓄雨水资源以备少雨旱季使用,反解旱季水资源的短缺。

图2 人工生态洼地池

图3 地埋式水柜结合人工生态洼地池

2)中长期措施:主要是选择适宜于岩溶山地生长的乔灌木植物,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为主,增加岩溶山地的植被,并结合水土保持、防止泥石堵塞地下岩溶管道等措施,全面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

图4 集流系统局部

5.2 从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着手

通过集流面、蓄水池等既可解决旱涝问题,又可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比如人工生态洼地池根据所选的洼地形态可以形成小型湿地或者梯田式湿地,地埋式水柜一方面达到减少蒸发量和暴晒率以外,也可以形成比地头水柜更好的景观效果。如果操作得当,这些工程可以作为景观工程建筑,而不是农业水利工程,可以减少当地农民的生存压力,并且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1)微观上,由于该地区经济落后,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从帮助当地居民保护农田和利用水资源入手,峰丛洼地地区遍布大大小小的洼地,主要措施是通过设置人工生态洼地池来截留水土,减少农田和下游发生内涝的机率;然后通过对龙卷形洼地的改造和农田周围小型洼地的利用,使其能积蓄坡面水和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人工水池因地形多呈现出洼地池或者龙卷地池的形态,展现生态水景景观,或者田园水景景观(图2)。利用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作为集流面和疏水管道,结合人工生态洼地池进行集流或截流。另外对地头水柜进行改造,将原来地面水泥砖块建造的地头水柜改造成因就洼地起伏地势建造的地埋式水柜,配合其他集流设施,使水柜的水可以在表层进行生态净化,达到水资源净化的目的(图3)。

地埋式水柜与人工生态洼地池可以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植物可以净化水体,对水质的pH值、颗粒沉淀等。雨季时,水柜的水与洼地池的水可以进行交换,而旱季时,可以进行土壤之间呼吸,保持水的活力。这样不但可以改善水柜的水质,并且减少其旱季的蒸发量,使农业用水更为方便,还可以美化村落环境,提高游客民族村落生活体验感。

2)宏观上,整个区域规划为3个系统,集流系统、蓄水用水系统、水资源净化系统,3个系统相互作用,最终达到改善岩溶山区旱涝问题的目的。①集流系统。集流系统主要为公路等大型旅游基础设施与本地特有的石山陡坡。该区的石山山头多为裸露石面,坡面极陡,雨水几乎不会停滞,是天然的集流工具。公路系统则需要在路边设置排水沟,并在恰当的地方设置蓄水点以回收水流。由于该区的泥土附着力很差,地表径流通常携带大量泥沙,所以蓄水点需要有沉淀沙土的功能。如图4所示,公路与石峰附近设置小型生态蓄水池,收集水流,植物沉积沙土,减慢和减少水资源渗漏率。②蓄水用水系统。蓄积足够的降水是解决旱季用水困难的主要手段。为了农业用水的方便,蓄水点比较理想的位置是耕地附近较高的地方,而且可以帮助改善农田内涝受灾的情况(图5),有环形蓄水、结合地埋式水柜蓄水2种。环形蓄水系统环绕洼地农田,兼备疏导水流和储蓄水流的功能,如果水量超出环形蓄水的容量,将通过附近削洪峰的人工洼地、公路、水柜等将水流疏导出去,保护农田作物。地埋式水柜作为后备水资源,分布在高处的洼地,结合原有的地头水柜,主要作为旱季用水点。③水资源净化系统。水资源净化系统以生态净化为主要手段,植物为主体,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科学手段,保证人畜用水的安全。另外水资源净化系统的植物主体特点使其兼具景观观赏价值和截留水土的功能,还可以减缓雨季地表径流速度和水分渗入速度,减轻下游的排水压力,从而达到美观、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的目的(图6)。

图5 蓄水用水系统局部图6 水资源净化系统局部

设计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设计3层系统的相互位置,具体通过小区域地形地貌的改造和停滞、减缓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多方面地保留和储蓄水资源,从而达到改善旱涝的目的。特点在于不建设大型的工程,尊重和保护岩溶地区的地质地貌。

6 小结

有些岩溶类型在生态遭到破坏后,人工干涉修复生态效果不好,而七百弄乡的高峰丛深洼地就是这样的类型。所幸的是七百弄地区虽然生态保护并不如意,但是还没有达到非常严重的石漠化程度,此时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七百弄乡所在的高峰丛深洼地岩溶地貌已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公园规划范围正着手进行相关的规划建设工作,采用景观设计途径来解决当地旱涝问题,对公园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涝灾的发生频率和减缓旱灾的受害程度,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增加景区生态景观价值,完善景区的生态功能结构。

[1]吴应科,毕于远,郭纯青.西南岩溶区岩溶基本特征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综述[J].中国岩溶,1998,17(2):141-150.

[2]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走进大化[EB/OL].http://www.gxdh.gov.cn/ Modules/index.php module=article&act=list& categoryid=533.

[3]卢耀如.岩溶——奇峰异洞的世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杨富军,蒋忠诚,罗为群,等.广西典型岩溶内涝成因与防治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2):119-122,126.

[5]Lizhi DU,Xiaopei ZHANG,Jianjun NIU,etc.Application of TSD 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System in Karst Area [J].Global Geology,2008,11(4):246-250.

[6]韦清章.喀斯特地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

[7]光耀华.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3,11(2):223-224.

[8]孙香莉.重庆市岩溶山区雨水资源化研究——以木渡河流域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罗少兰.公园景观水体防渗、补水、水质管理[J].林业建设,2007(2):18-20.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s to Improve the Drought and Flood Problemsof Karst Mountainous Areas——Take Qibainong Township in Dahua County,Guangxi as an Example

TANG Shi-bin1,2,LI Yun-ping1,3

(1.ForestryCollegeof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Guangxi,China; 2.EngineeringandDesignDepartmentinGuangxiUniversityXingjianCollegeofScienceandLiberalArts,Nanning530005,Guangxi,China;3.SchoolofLandscapeArchitecture,ZhejiangAgriculture&ForestryUniversity,Lin’an311300,Zhejiang,China)

This paper selects Qibainong Township of Dahua Yao Autonomous County in Hechi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s research object,analyz formation mechanism,influencing factors and general improving ways of drought and flood problems in karst mountains areas,explore design concept of the use of landscape design approach to solve the drought and flood problems in Qibainong areas from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levels,eventua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drought and flood problems of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landscape design;karst mountainous areas;drought and flood problems;solving ways

10.13428/j.cnki.fjlk.2014.03.040

2013-10-21;

2013-12-11

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计划项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期)构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技术与示范,2010BAE00739-02);广西区水利厅科研项目(岩溶区雨水资源化研究,2012-8);广西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委托科研项目(喀斯特地区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唐世斌(1963—),男,重庆梁平人,广西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研究生,从事风景园林建筑工程与规划设计、3S技术在风景园林学中的应用。E-mail:tshibin@163.com。

S731

A

1002-7351(2014)03-0182-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