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徐伊丽 卢雪兵 闫英杰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上海 201707)
目前,我国80%的政务信息数据资源分散在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中,缺乏统一的开发和整合,逐渐变成了政府的“私产”,深藏闺中,造成极大的浪费。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设百花齐放,各成一派,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些信息孤岛的存在,限制了政务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难以为企业、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务,严重影响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企业与民众无法享受到“一办到底”、“最多跑一次”的五星级政务服务,***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1]。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2]。可见,当下以“互联网+”为引擎推动政务服务升级,打通信息壁垒,提高政府政务服务效能,提高公众政务服务满意度已成为当下各级政府急需面对的新课题。
检验检疫机构虽然信息化建设发展较早,但受到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也呈现各自为政,质检数据资源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利用;用户只能通过部门间奔走,系统间切换,才能完成各项检验检疫事务办理,无法充分实现一网通办。由于受到地域及时间的限制,报检成本高、时间周期长,传统的报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检验检疫利企惠民的一个瓶颈,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借助“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效便利、公开透明的质检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智慧质检政务,凸显质检为民服务本质,成为质检部门面向公众,服务社会必经之路。
以解决企业、个人办事过程中“流程多、办事难”等问题为核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增强质检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提升质检服务效能,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资源,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和多方利用,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加强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互通和协同共享,发挥信息共享支撑、多部门协同服务的作用,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充分调动各层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各层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业务联动,强化制度衔接,构建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的联合推进机制。
充分利用正在实施的利企便民系统,结合已有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标准体系和政策制度,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确保总体工作有序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要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四部分构成。借用“互联网+”手段,深化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便捷、高效、优质的质检政务服务,需从以下四方面推进。
依托门户网站,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与数据,推进网站集群化建设,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重复分散建设。
打造智慧质检政务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延伸,整合业务系统,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实体政务大厅,实行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
不断推进各业务系统与政务信息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平台间对接联动,统一身份认证,按需共享数据,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开展统一信息资源建设,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逐步形成全国一体化服务体系。依法有序开放网上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发利用,创新多样化便民服务。
2016年10月,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e-CIQ”主干系统上线,实现了检验检疫业务系统应用和数据的全国大集中,为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提供了业务办理以及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的统一平台。上海检验检疫局依托“e-CIQ”系统,以稳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为落脚点,开展了网站集群、信息服务平台、微网站建设,铸就了“三位一体”的新型模式。
建设网站集群,打造统一政务服务门户。
网站集群是指建立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构架的基础之上,信息可以实现基于特定权限共享呈送的“群体化网站”。上海检验检疫局网站集群遵循“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建设理念,在“创新为先,服务为本”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实现主网站与子网站一体化建设,不仅支持全部站点的统一管理,而且将分散在各站点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得局内各站点之间不再孤立,有效解决网站建设发展中的信息孤岛、业务分割以及发展失衡等问题。
设计应用SOA组件化架构、AJAX技术、JSP技术、MVC开发模式、可视化流程编辑等国际先进信息技术,在统一技术框架下开发上海检验检疫局门户网站及22个下属单位子网站,并无缝迁移原有各网站的历史数据(图1)。
图1 网站集群系统业务框架
网站集群通过网站前端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后端建设完善统一的分层管理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动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信息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形式高效便民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推进上海检验检疫局(上海国检)网上网下一体化管理(图2、图3),实现“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切实为企业与公众打开了质检服务的“一扇门”。30余万条质检政务信息以及通关业务、卫生监管、动植监管、食品监管、检验监管、认证监管等六大主要业务的60余项服务事项信息触手可及,传统面对面的政企、政民交流方式转变为“键对键”的线上交流,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便可将各项事务一办到底。
图2 上海检验检疫局门户网站
图3 网站集群统一内容管理平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线上和线下多重服务渠道层出不穷,但服务形式分散,缺乏集约化的服务获取平台,上海国检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梳理整合通关业务、卫生监管、动植监管、食品监管、检验监管、认证监管等为民服务领域的网上服务资源,借助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联通网上办事渠道,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
上海国检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基于J2EE的多层架构,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短信服务器等设备构成;应用部署在DMZ区,其他部署在业务网。应用服务器通过防火墙对其他服务器进行访问(图4)。
采用Oracle10G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DMZ区,通过DB Link连接CIQ复制数据库和CIQ统计平台数据库,以只读方式访问所需查询的业务数据,以确保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采用Websphere7应用服务器,部署在DMZ区,向局端用户、企业用户提供服务。
图4 系统架构图
通过内网连接上海检验检疫局短信平台,通过短信网关实现短信服务。
平台结合不同接入渠道和受众特点,优化服务界面,提升服务渠道的便捷性和办事效率。以大数据创新网络服务模式,平台通过向“e-CIQ”、“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及“进出境物流监控全申报系统”等关键业务系统获取实时数据,并有效整合 “一张网”中的群众行为数据、形成为群众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跨领域、跨渠道的综合分析,了解政务服务需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传统的查询数据模式需要多次登录不同系统,查询步骤繁琐,耗时耗力,而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图5),只需进行简单注册,经后台确认后就可以享受自助申报、预约排队、报检单/报价费及通关单查询等多项便捷服务;报检企业不必亲自赶往报检部门,通过信息服务平台便可享受网站自助申报、网上预约排队的便利,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办事效率,有效提升了上海检验检疫局政务服务质量。
图5 上海国检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以上海国检局门户网站(电脑版)为基础,基于微信平台的上海国检政务微网站。通过手机和智能终端等新载体为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拓展政府服务渠道,使政民、政企互动的途径更多样化。
微信管理平台采用集群模式进行多节点部署,确保了系统在大并发下的伸缩性,同时避免了单点故障,确保了系统的高可用。
微信管理平台采用类似数据总线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可以很方便的接入第三方应用系统。微信管理平台封装来自外部微信用户的请求,并将该请求转发给第三方系统,同时将应用处理结果返回给微信用户。微信管理平台完成与微信的认证、微信交互及管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方应用只关注应用自身的功能实现,屏蔽了与微信交互的复杂性及重复建设(图6)。
图6 微网站系统架构图
目前在我国微信用户已突破9亿,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及沟通交流已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上海检验检疫局作为口岸检验检疫部门,承担着对进出境口岸人员、动植物疫情疫病以及商品质量的监管工作,为广大进出口企业以及出入境人员服务,因此,建设国检微网站,不仅是对上海国检门户网站的有效补充,也是做好全媒体战略布局的尝试,有助于拓展网络问政的深度与广度,是扩大检验检疫部门社会影响力,维护检验检疫良好形象的重要保障。同时微网站在充当信息发布、咨询便民平台的同时,兼顾作为政策评估、民意反馈的“舆评”平台,这对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升民意满意率,把握舆情走势都具有重大价值(图7)。
图7 上海国检微网站
在“互联网+”时代下,质检政务服务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以科技创新助推服务创新,以服务创新助推理念创新,实现服务手段的智能化、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服务范围的网格化,以此推进质检政务服务的创新模式建设。
[1]***.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EB/OL].[2016-04-19](2016-04-25).http://www.cac.gov.cn/2016-04/25/c_1118731366.htm.
[2]李克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EB/OL][2016-03-05].http://www.scio.gov.cn/ztk/dtzt/34102/34261/34265/Document/1471601/1471601.ht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