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眼针疗法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时间:2024-07-28

胡梦妮,马 骏,王述菊,李亚楠,汪 瑶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眼针疗法是彭静山教授开创的新型微针治疗方法。受王肯堂《证治准绳·目门》[1]卷七启发:“目形类丸……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这段论述表明眼部丝络分3种,每种络脉受相应脏腑支配。所有络脉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为眼部提供充沛的气血[2]。通过观察眼部丝络可推测内部脏腑状态,将“眼-脑-脏腑”三者密切联系在一起[3-4]。基于三者的关系,临床中观察眼部络脉变化即可反映内在脏腑状态,刺激眼部穴区即可调节各脏腑经络气血。在该理论基础上,彭老反复探索,屡次考究,在临床实践中逐渐验证与完善,最终总结出了眼部八区十三穴,提出了眼穴与经络学说的相关性,并选用循经取穴、观眼取穴及病位取穴3种取穴原则,创立了眼针疗法。彭氏眼针疗法理论与实践探索历经多年,临床疗效十分显著[5]。

1 眼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1.1 眼与五脏的关系

眼部与五脏的关系十分密切。肝主疏泄、主藏血,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使气血运行通而不滞、散而不郁,有利于将血液输送于目,濡养肝及筋目,维持眼目视力。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肝受血则能视”。自然界的饮食水谷依赖于脾的运化转化为精微物质并运输至全身,为各脏腑提供充足的物质来源。故《兰室秘藏·眼耳鼻门》[6]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同时,水谷精微也是血的生成来源,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血液才可在脉道中循行。血液的运行还需要肝主疏泄、肺主宣发肃降和脾主统血功能协调,上行至眼部,目受血而能视。肾主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目系通于脑。肾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能够维持和调节人体内的津液代谢平衡,滋养眼部筋肉。故眼依赖于五脏精气血液的濡养,曰:“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1.2 眼与五轮八廓学说

五轮学说萌芽于《灵枢·大惑论》[7],论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此则眼具有五脏六腑也。”为五轮学说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宋初王怀隐所著之《太平圣惠方》首次将宏观下的五脏与微观的目之五轮相联系:“眼有五轮,风轮、水轮、血轮、气轮、肉轮,五轮应于五脏,随气之主也。”故彭老提出当某一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在相应的轮位上出现标识,即提出了轮属标、脏属本的“轮脏相应”理论。这种轮脏相应理论是五轮学说的本质,是彭氏观眼识病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八廓学说来源眼科专书《银海精微》[8]云:“目为五脏之精华,一身之要系。故五脏分五轮,八卦名八廓。”明代傅任宇著《审视瑶函》[9]明确指出八廓有其对应的脏腑,各有定位,各司其职。八廓学说建立在脏腑学说之上,明确了眼的8个具体方位与脏腑的关系。在临床上从眼睛的8个方位观察白睛上脉络的变化,判断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位的病变,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其与五轮学说相辅相成,为眼针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1.3 眼与经络学说的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经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经络分布在人体全身各处,具有运行气血、沟通阴阳和联络内外的作用。十二经络中与眼部直接相接或间接相联系的经脉颇多,均与眼部有密切关系,故眼睛是十二经脉的集散地。经络不断地运行输送精微物质至眼,维持眼部的正常功能。经络失调则脉络不通,眼区失养。同时,除十二正经外,奇经八脉具有对十二经脉蓄积和灌渗气血的作用,使十二正经气血得以纵横交互,加强经络间的密切关系。针刺选择上、中、下三焦穴位可灌渗气血,刺激奇经八脉,达到平衡经络气血的作用。故眼与经络学说具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太平圣惠方》所云:“明空遍通五脏,脏器若乱,目患即生”。眼针治疗一方面可调节经络气血,感传通调脏腑,使精微物质可上达至眼。另一方面又可促进机体内传导受体的结合,改善眼部肌肉及调节眼肌力量。

综上,脏腑学说、五轮八廓学说和经络学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五脏信息通过经络可反映于眼,刺激眼部相应五脏区域可以调节相应的五脏阴阳气血,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形成了眼针治疗的理论基础。依据“阳道顺行,阴道逆行”的原则,针对右眼的划分进行研究,左右眼的对应问题得到解决,眼部有了全新的划分与定位,形成了八区十三穴。双眼平视正前方,以瞳孔为中心做水平线及垂线,即从瞳孔发出的上、下、内和外4条线将眼球等分成4个区域,再将该4个区域各引一条平分线,此时以瞳孔为中心的8条线将眼球等分成8个区域,该8条线称为分区定位线。定穴时,沿自1区至8区的方向,划分如下:1区为肺、大肠;2区为肾、膀胱;3区为上焦;4区为肝、胆;5区为中焦;6区为心、小肠;7区为脾、胃;8区为下焦。详见图1。

图1 眼部分区图谱

2 眼针疗法的取穴原则

2.1 循经取穴

眼针治疗的循经取穴是指在十二正经经络循行基础之上,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进行眼针的选穴,确诊疾病属于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所属经区进行治疗。

验案1:陈某,男,50岁,2017年7月就诊。主诉:右肩部因受寒后出现疼痛半月余。痛如刀割,呈持续性,影响睡眠。查体:右侧肩关节无明显外伤,肩贞穴有明显压痛,肩部后外侧痛甚,屈伸上举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脉弦。观眼可见双眼6区丝络呈鲜红色。

诊断:中医诊断:肩痹病;西医诊断:肩周炎。

分析:肩部为手三阳经脉循行区域。3条经脉循行至肩,受寒后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该患者以肩贞穴压痛为主,肩部后外侧痛甚,小肠经循行于上肢后外侧上肩,绕行肩胛部,故从病变区域上辨证属于小肠经。眼部6区为心与小肠,心经支脉系目系,其经别合于目内眦。小肠经其支脉一条至目内眦,一条至目外眦,经筋上属目外眦。二者与眼部关系密切。火廓、雷廓和山廓均属五轮之中血轮的部位,血轮对应心,心与小肠相表里,二者相互影响,故眼区可见鲜红色丝络反应。结合患者疼痛部位及眼部丝络分区,考虑疾病以小肠经脉气血痹阻为主,络脉不通,发为此病。针刺6区可以疏通小肠经的经络气血,气血通畅,诸痛自除。

处置:此病眼证相符。根据循经取穴原则,治疗上选取双眼6区眼穴。选用0.25 mm×13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局部消毒后,采用眶外平刺法。持针在距眼眶内缘2 mm穴区部位进行平刺操作,进针时嘱患者配合活动患肩,留针0.5 h。针后肩部疼痛明显缓解,局部压痛减轻。针灸4次后痊愈,活动自如,眼区丝络明显变淡。随访3月未见复发。

2.2 观眼取穴

眼针治疗的观眼取穴即医者通过查看眼部络脉形态和颜色选取其相应的眼部穴位。这是彭老眼针疗法的重大突出特点,丰富了面部望诊的内容。

络脉指的是人体眼部的白睛上隐约可见的纵横交错的血丝,为球结膜上的血管。正常状态下,人体眼部络脉纤细而不明显,但若人体身体不适,则可通过脏腑经络外传到眼部络脉。不管某一经或者几经生病,都可以在眼部的白睛上显露出来。近几年,应用现代研究微循环的手段对球结膜微循环研究发现,不同疾病其微血管形态改变各不相同[10],相同疾病不同证型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亦不相同[2,11]。眼部络脉形态经临床实践总结后提出有7种形态[12],这7种形态均可在临床中提示医生该患者疾病的病位及愈后。正常人白睛上的络脉色泽基本是红色,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浓淡明暗的不同。研究后发现,眼部络脉颜色存在8种情况[13]。从这些眼部络脉的不同色泽可以看出病程的长短、寒热虚实、疾病的预后及转归,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

验案2:张某,男,45岁,2018年5月就诊。主诉:喘息、咳嗽4~5年,近1月加重。查体:呼吸困难,鼻翼煽动,难以平卧,桶状胸,肋间隙增加。双肺可闻及少许散在哮鸣音。舌淡,苔薄黄,脉沉弱。观眼可见双眼1、6区丝络明显,6区模糊成片,1区呈紫黑色。

诊断:中医诊断:哮病;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分析:哮病中医辨证论治病位属肺,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久责之肺脾肾三脏。肺主宣发,肺气不降反升,气机上逆,引发咳嗽。宿痰伏肺,痰气互结,壅塞气道,发为哮喘。故该病的发生与肺关系十分密切。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不经过眼部,但可通过足厥阴肝经相承接的关系与眼区相联系。白睛为气轮,主肺病,咳嗽气喘等疾病可外候至白睛。肺气受阻,全身气机及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至眼。观眼1区属肺,6区属心,外感风寒,首先犯肺,肺气壅滞,气道不通,咳喘并起。肺病日久,逆传心包,则导致1区色紫黑,金侮火,故1区与6区丝络状态不同。针刺1区与6区可疏风宣肺、降逆止咳。

处置:此病眼证相符。根据观眼取穴原则,治疗上选取双眼1、6区双侧眼穴。选用0.25 mm×13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局部消毒后,采用眶外平刺法。持针在距眼眶內缘2 mm穴区部位进行平刺操作,保持针体处于该穴区内,留针0.5 h。喘息、咳嗽不适明显缓解。针灸8次后咳喘明显好转,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眼区6区仍有淡紫色络脉未消除。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复发。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3 病位取穴

眼针治疗的病位取穴以膈肌和脐为水平面将人体按照上、中和下划分,分出3个区域。病位属于哪个区域即取穴于所属上、中和下三焦。该取穴依据有时可与循经取穴、观眼取穴相结合使用,选取最适合的眼区进行针灸治疗,效果更优。

验案3:李某,女,33岁,2018年7月就诊。主诉双眼睑下垂2月余,视物不清。查体:双侧眼睑系带无力,努力睁眼后仍覆盖瞳孔1/3区域。晨起病轻,午后加重。偶有两目干涩,周身乏力,食欲不振,二便失调。舌质肥大,少苔,脉弱无力。观眼可见双眼5、7区丝络明显。

诊断:中医诊断:睑废;西医诊断:眼睑下垂。

分析:从五轮八廓学说分析,上、下眼睑属脾,故称肉轮;两眦属心,故称血轮;白精属肺,故称气轮;黑睛属肝,故称风轮;瞳仁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脾主四肢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脾气亏虚则水谷运化无力,精微物质无以布输,清气不得上升,气血无以上输于睑而开合失司。两目干涩、乏力、纳差和二便不调皆为脾胃亏虚不运、中气不足之象。观眼5区属中焦,7区属脾胃。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迎香穴,足太阴脾经与胃经相表里,皆与眼部有关系。地廓与肉轮相对应,脾与胃脏腑相应,属于中焦范围,中焦失调,脾胃失运,故5、7区丝络明显。针刺5、7区可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和顾护中焦。

处置:此病眼证相符。根据取穴原则,治疗上病位取穴与观眼取穴结合,取双眼5、7区眼穴。选用0.25 mm×13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局部消毒后,采用眶外平刺法。持针在距眼眶内缘2 mm穴区部位进行平刺操作,保持针体处于该穴区内,留针0.5 h。取针后乏力感明显减轻,眼部较治疗前上睑缘位置略有抬高。针灸16次后,平视时上睑下缘位于瞳孔上缘,已有明显好转。眼区7仍有少许淡红色络脉未消除。继续治疗8次后络脉消失,睁眼可同常人。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3 总结

彭老提出将眼部划分为8区13穴,包括五脏六腑、上中下三焦,观眼可直接定位。对于白睛脉络形色的概括总结较为详细,可推测病之寒热虚实、病程之长短、病情之变化、转归及愈后,便于对病情做定性判断。这一学说理论推动了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其疗法应用的有效性与简便性也引起人们对于这种新型治疗方式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该方法的出现丰富了面部望诊的内容,也说明了眼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14-15]。近些年来,相关学者研究发现,眼针的进针方式以眶外横刺和眶内直刺法为主,经临床疗效对比二者并无明显差距,故更建议医者采用眶外横刺法,该手法操作安全、针刺深度浅、不易出血和患者更易接受[16]。眼针疗法适应性广,对多种疾病均有显著疗效,但应继续从多学科、多角度进一步发展,后续学者应进一步扩大眼针应用范围,研究与其他疗法结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眼针的作用与优势。本研究意在阐明眼针疗法的理论依据与取穴原则,并运用病案说明如何辨证取穴治疗,使眼针疗法的理论更符合现代中医理论的继承性、创新性与科学性。希望眼针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医疗法能发挥更大作用,被更多地认识与接受,与传统中医针灸治疗一起发展,汇入主流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创造出新的财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