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黑鑫鑫,刘 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黄帝内经》中涉及脉诊方法主要有十二经脉遍诊法、三部九候法、人迎气口脉法等[1],“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出自《灵枢·四时气》[2]53,《灵枢·终始》中记载:“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2]25形成人迎气口脉法的基本框架。具体阐述如下。
人迎穴又称“五会”“天五会”,解剖位置是颈外动脉搏动体表可触及处[3]。《灵枢·寒热病》云:“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2]55气口穴又称“寸口”“脉口”,解剖位置在腕关节桡动脉搏动处[4]。“阴阳”代指脏腑,“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五藏为阴,六府为阳。”[2]25(《灵枢·终始》)形成以脏腑辨证为主的脉诊法——人迎气口脉诊法。
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对应六腑,脉口对应五脏,通过对比人迎气口脉处脉盛衰的相对关系及是否兼有躁象来确定发病具体脏腑。这种对比自身经脉盛衰情况指导诊治的方法排除了个体之间由于体质、性别、年龄、四时等不同带来的误差,使得出的结论更科学客观[5]。人迎偏盛则属阳在腑,盛于气口一倍则属少阳,二倍属太阳,三倍属阳明,兼有躁象者属手阳经,未有躁象者属足阳经。同理气口偏盛者属阴在脏,盛于人迎一倍属厥阴,二倍属少阴,三倍属太阴,兼躁者属手阴经,未兼躁者属足阴经。如《灵枢·终始》载:“人迎一盛,病在足太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2]25
人迎气口盛衰不仅反映相应脏腑虚实状态,还反映十二经脉之所生病在脉象上的表现。“必先随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2]25(《灵枢·终始》)可见,人迎气口脉法补充《内经》中十二经脉辨证法的不足。十二经脉辨证法将经脉的体表循行路线和体内各脏腑间络属关系相联系,将病证所处位置及病证表现的特点与经脉相联系,使经脉联络脏腑,其实质是脏腑辨证。“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是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盛于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2]30(《灵枢·经脉》)十二经脉辨证法主要通过病证表现和病变所在部位归属经脉,以确定病变中心对应的脏腑;而人迎气口脉法则通过对比人迎和气口出脉气相对盛衰,以判断疾病所在脏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脏腑辨证法。
人迎气口脉法认为针刺治疗仅适用于阴阳失衡之一方出现偏盛或者偏衰的情况,阴阳俱衰应“甘药”调和阴阳,使阴生阳长。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人体看作一个小天地,阴阳二气蕴含其中时刻处于运动变化,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资生始终维持平衡状态[6],即《灵枢》所载之“平人”,表现为“脉口人迎应四时,上下相应而俱往来,六经之脉不结动”,此时不需针刺以人为干预这种“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当人体感应四时之变化或者自身劳逸饮食情志失宜,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或阴阳俱衰[7],此时人体便处于病理状态,“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需要人为干预调整阴阳失衡。若阴阳俱虚则表现为“脉口人迎俱少不称尺寸”此为“少气”,人迎气口脉法提出少气者不应针刺,否则会出现“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导致阴阳决离而命丧黄泉,而应以汤药之“甘药”调补阴阳。故当阴阳二气一方偏盛偏衰时才需要针刺给予干预使其复归平衡。
2.2.1 选穴原则 确定疾病发病的部位和经脉后,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来制定具体针刺方法。人迎气口脉法提出“泻本经补本经之表里经”的方法,对于阳有余而阴不足者则泻阳补阴,以泻为主;而阴有余阳不足者则泻阴补阳则以补为主。例如通过对比人迎气口处脉势发现人迎脉势一倍于气口且不兼躁象,则可定发病脏腑为胆,此时的针刺治法是泻足少阳经而补足厥阴经。泻足少阳经则取足少阳经上的二个腧穴,补足厥阴经则取足厥阴经上的一个腧穴。如《灵枢·终始》云:“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2]25至于具体取所选经脉上的哪个腧穴,《灵枢·终始》中并未记载,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2]1笔者认为应当选取对应经脉的原穴作为治疗腧穴。
2.2.2 进针次序及深度 在确定具体施术的腧穴后即可行针刺手法,各腧穴的进针次序也应根据阴阳的虚实而不同。《灵枢》云:“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2]27对于阴阳一方偏盛或偏衰时的针刺进针方法给出明确的规定,即无论阴阳孰虚孰实,进针时都先对虚的一方施行补法而后对另一方施行泻法。
针刺治疗时不但需要注意进针的先后次序,还要注意进针的深度。首先,人体经气受外界四时变化的影响而出现于肌表的层次不同,针刺时为了准确抵达经气所在部位必须考虑四时变化对经气的影响。“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内,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2]27(《灵枢》)根据不同季节经气所在部位而调整进针的深浅可以更快得气。其次,各经由于本身气血盛衰的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深浅层次,《灵枢·经水》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2]41手经偱行路线短,经气流注充盛而疾速,不可深刺且不能长时间留针;足经路线长而经气缓且深,故应深刺且长时间留针。根据经脉气血特点选择合适深度进针对针刺得气至关重要。再次,还应考虑经脉法虚实状态,对于经脉盛实者进针宜深,使针至病所邪随针去,经脉虚衰者进针宜浅,避免徒伤精气。“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2]26(《灵枢·终始》)
2.2.3 行针手法 影响针刺治疗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除了施术腧穴和进针方法外,还有行针手法。常见的补泻手法包括徐疾补泻、提插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和呼吸补泻等[8]。《灵枢·终始》云:“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治随,气可令和。”[2]25此为人迎气口脉法中提到的迎随补泻法。所以笔者认为运用人迎气口脉法指导针刺施行手法时应采取迎随补泻法为首选,即针刺方向逆着经气流动的方向为泻,顺着经气流动的方向为补。至于其他几种补泻方法并不排除使用,当一种手法效果不明显时可以采取多种补泻手法结合运用以提高疗效。
人迎气口脉法提出根据人迎气口处脉气的情况预测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以判断针刺治疗的效果。总体来讲脉势坚盛者乃邪正相争之时,是疾病还在发展阶段;脉势缓和而略不足时乃正气压制住邪气疾病开始向愈;人迎气口脉充实有力和缓从容时乃是邪已去而正气恢复之兆,故曰“三日已”。如《灵枢·四时气》载:“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2]53
具体来讲,人迎主外属阳其脉应偏浮,若病中之人诊其人迎见沉紧之脉乃是疾病仍在进展,见浮滑之脉时乃是疾病向愈。气口主内属阴其脉应见沉,若病中之人诊其气口见浮紧之脉时乃是疾病正在进展,而见沉滑之脉时乃是疾病向愈。《灵枢·五色》云:“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2]96另外,对于病中之人,若出现人迎气口处脉气相类时则不同于平人,此时反而代表正邪相抗衡不分高下,病邪不能轻易去除,疾病难以痊愈。如《灵枢·诊疾论尺》载:“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2]133
人迎气口脉法是《黄帝内经》时代就已形成的一套系统诊脉方法,该脉法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以“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为纲,通过对比人迎与气口脉势的盛衰及是否兼躁,判断人体阴阳二气的盛衰及脏腑的虚实,根据“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选取相应的腧穴,运用补泻手法给予治疗,并根据人迎气口两脉处脉动情况判断人体脏腑之气是否归于平衡,治疗是否得当,疾病是否向愈。人迎气口脉法是脏腑辨证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针刺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