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马 元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具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四肢运动的功能。筋,《说文解字》解释作“肉之力也”,意指能产生力量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全身筋肉众多,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可划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部经筋。每部经筋皆始于四肢末端,上行头面胸腹部,在循行过程中,遇骨节部位则数筋结于此而成“聚”,入胸腹腔之经筋则散于此或布于此而成“片”。每一属阴经筋,皆有一属阳经筋与之拮抗,反之亦然,从而保持阴阳经筋协调平衡、互相制约。经筋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急有缓,有刚有柔,但均与脏腑无络属关系,故其命名也均不连缀脏腑名称。十二经筋功能正常,阴阳经筋相互平衡,则肌肉舒缩自如,关节屈伸灵活;反之,则出现肌肉关节的抽搐、拘挛、瘛疭、痿废等病症。针灸疗法对于经筋病证有着人所共知的肯定疗效,常作为治疗经筋病的首选。但与其它病症的治疗相比,经筋病的针灸治疗,无论在取穴方面,还是具体刺灸法的选择操作上,均有其特点,掌握并灵活运用之,对提高经筋病的疗效大有裨益。
“以痛为输”源自《灵枢·经筋 》,其中首次提出了经筋病的治疗原则,即:“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后孙思邈将之命名为阿是穴。经筋为病,若因感受外邪或跌仆损伤致脉络痹阻,疼痛明显,可首先探寻经筋痛点,并以痛为腧。因为痛点之处,即痹阻所在。然后,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相应刺灸治疗。
寒邪是经筋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灵枢·经筋》中有“寒则反折筋急”[1]之说,另外,寒性收引,故经筋受寒可表现为局部疼痛、拘急、强直,得热则舒,遇寒则甚。寒邪伏留不去,经筋挛缩不解,可致“筋结”性疼痛,并可在局部触及到阳性结块。
治疗可先灸再针后拔罐。灸以热火,温经驱寒最相宜,可于阿是穴上行隔姜灸或艾条灸;灸后再针刺局部以疏通痹阻,可采用《灵枢·官针》所述十二刺法中的“齐刺”法(直入一,傍入二),或“傍针刺”法(直刺、傍刺各一);最后拔罐以改善局部血运,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另外,《黄帝内经》中强调的“燔针”,即现代的火针,具有祛寒除湿、散结止痛的功效,对于疼痛明显、病程较长的筋结,可将针烧红后在局部行点刺或散刺数针的方法,多可见效。
《灵枢·经筋》说:“热则筋纵不收”[1],湿热浸淫经筋,可出现受累经筋疼痛、弛缓、乏力等。
治疗可先予点刺出血或皮肤针叩刺,后行针刺。热为阳邪,病位表浅,故刺时宜浅,可用三棱针或皮肤针于阿是穴上浅刺出少许瘀血,乃“泻热出血”之法;而后在局部予十二刺之“扬刺”法(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针入后行泻法以通经活络。后期经筋痛消,以弛缓、乏力为主,针刺可改用补法以补益气血、濡养筋肉。
外伤致经筋气滞血瘀、脉络受损、局部疼痛肿胀等,可依《灵枢·九针十二原》“菀陈则除之”[1],《素问·血气形志》“凡治病必先去其血”[2]之说,先在阿是穴上以刺络拔罐法祛瘀通络,消肿止痛,再行十二刺法中之“恢刺”法(直刺傍之,举之前后)以疏通经气、调整脉络。刺络时,可根据病情、病变范围分别行十二刺法中的“赞刺”法或五刺法中的“豹文刺”法。《灵枢·官针》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1],“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1],刺后以罐吸拔以助瘀血尽出。
经筋依循经脉,并受经脉运行气血的濡养。经筋为病,可在其所属经脉上选穴治疗。如足太阳经筋病时出现的“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1]等症状皆表现在足太阳经的循行路线上,乃邪犯足太阳经筋所致,可循经远取昆仑、承山、承筋等经穴刺之以舒筋通络。又如大肠手阳明经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臑外前廉,上肩……其支者,从缺盆上颈……”[1],故其经筋病候可见食指及上肢外侧前缘的拘急疼痛,肩关节不能上举,颈部不能左右转动。此时,可沿手阳明经选取合谷、曲池等经穴治疗。有时病变部位分属不同的经筋,可同时在经筋所属不同经脉上选穴治疗。如眼周的经筋分布有“(足)太阳为目上纲”“(足)阳明为目下纲”,足少阳之“支者结于目外眦”,故眼睑的开合异常,当责之于足三阳经筋,可在3条经脉上同时选穴施治。
除了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于体表的经筋系统外,尚有部分经筋分布于体腔及器官,如手阳明经筋,结于胸里、膈和季胁;足太阴经筋循腹里散胸中着脊;足阳明经筋上结于鼻、目、颊、耳前等。所以,相应体腔及器官病候也可归之于布于此的经筋,从而指导辨经取穴。如舌体卷缩不伸,可刺手少阳之中渚、外关,因为手少阳经筋“入系舌本”;又如足厥阴经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其病“……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1];足太阴经筋“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其病“……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1],所以,临床上见房劳过度、耗伤阴精而阴萎不举或伤于寒邪而阴器缩入或伤于热邪而阴器挺长不收以及阴部掣痛之证,应从足厥阴和足太阴经论治。
经筋之所以能够维持自己固有结构和功能活动,全赖于气血的濡润滋养,尤其赖于肝脾的正常活动。肝主藏血,主筋;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肝者……其充在筋。……脾者……其充在肌。[2]”各种经筋病症,表现各异,辨证不同,但在针灸治疗时,总不离脾胃、肝胆经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脏运化功能的健壮与否,往往关系到筋肉的壮实与衰萎,若脾失健运,则清阳不布,营养不足,以致肌肉萎软,四肢倦怠乏力,甚则萎废不用,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2]。所以,临床上对四肢肌肉萎弱不用、驰纵瘫痪等症,常依“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补益脾胃经穴及脾胃的背俞穴以健脾养胃、益气养血。《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2],肝血充盛,筋得所养才能收缩有利,持张有度,运动自如。正如《素问·五脏生成》所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2]。肝血虚少,血不养筋,则筋力不健,可见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肌肉抽动;热极阳亢,耗伤阴血,肝风内动,可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此时应滋补肝阴以濡养筋脉或平肝熄风,肝俞、肾俞、阳陵泉、太冲和太溪等为常用穴位。
阴阳经筋之间具有拮抗作用,任何一方过强或过弱皆可导致阴阳失衡或阳缓阴急或阴缓阳急。具体表现为:病发在躯干时,背部经筋拘急则发生强直或角弓反张(阴缓阳急);腹部经筋拘急,可出现弯俯不能伸直(阳缓阴急)。如《灵枢·经筋》所说:“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1]。病发在四肢时,阳缓阴急则肢体屈曲而不能伸,甚至挛缩畸形;阴缓阳急则肢体外翻而不能屈。虽然经筋的急与缓,皆可因失于濡养而致,但急多邪实,缓多正虚。经筋受邪,痹阻气血而失养者为急;经络空虚,气血虚少而失养者为缓。所以,在治疗上应按照“补缓泻急”的原则,在病变部位相对应的阴阳两侧经筋上选穴针刺——阳缓阴急时,补阳侧泻阴侧;阴缓阳急时,补阴侧泻阳侧,以达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目的。譬如临床常见的足内翻一证,当属阴急阳缓,应泻阴补阳,可取足少阴经的照海、太溪和足太阴经的三阴交穴,针刺行泻法,同时取足太阳经的申脉、昆仑和足少阳经的悬钟穴,针刺行补法。反之,对于足外翻证,同样取上述穴位,但施行的针刺补泻手法恰好相反。
综上所述,在经筋病症的针灸治疗中,应重视阿是穴的使用,以直达病位。同时循经取穴与辨证取穴可助气血的生化与运行以濡养经筋。而对于阴阳经筋的失衡,还需辨明阴阳缓急,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