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陈振声,张志峰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东莞中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2.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广东 东莞 523800)
每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约有700 000例,其中具有如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的女性约占其中的16%[1]。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出现骨质疏松症,且随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发生OVCF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影响患者健康[2]。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iasty,PV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后大部分患者表示疼痛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改善[3]。但是,PVP并不能解决患者骨质疏松的根本问题,术后存留疼痛、日常活动不同程度受限的问题普遍存在[4]。目前临床上PVP后常规结合维生素D、钙剂治疗[5],但是单纯依靠药物改善骨质疏松有时疗效并不理想。以中医“肾主骨”思想为核心,通过针刺结合PVP治疗绝经后OVCF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女性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VAS评分、ODI评分、骨密度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通过X线片和CT检查明确为椎体压缩性骨折,且经MRI检查无椎管压迫及骨折均为新鲜骨折[6];年龄48~80岁;骨密度T值≤-2.5;所有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有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妇科肿瘤等疾病以及有长期需要药物治疗的其他慢性病患者;1年内未使用过抗骨质疏松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有骨肿瘤、骨结核等其他骨病患者;言语沟通能力障碍,难以正确表达、反馈治疗效果的患者。
所有患者收治入院后均给予止痛、卧床垫枕,完善血常规、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及术前感染因子等检查,并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后送手术室在G型臂透视下,利用体外金属定位、标记,按规范消毒铺巾后取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然后用穿刺针经皮肤、椎体双侧椎弓根穿刺,置入定位针,G型臂检查定位针置入位置良好,插入导管后拔出定位针,调好骨水泥,于G型臂监测下从导管内用空心管将骨水泥注入椎体,总量约8 mL,G型臂下见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盈良好且无明显渗漏,等待骨水泥硬化,然后将插入的导管、空心管取出,穿刺针口覆盖辅料,手术结束。术后嘱患者卧床,24 h后佩戴护具下床,两组患者术后均口服维生素D(厦门星鲨制药)1粒/天;钙尔奇(惠氏制药)1片/天,持续6个月。治疗组另外在术后第1天即接受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以肾精亏虚、气滞血瘀为主,以命门、肾俞、大椎、大杼为主穴;偏于肾虚者加配穴悬钟、太溪、照海;偏于血瘀者加配穴血海、膻中、膈腧。针刺方法:偏于肾虚者取俯卧位,偏于血瘀者取侧卧位,嘱其全身肌肉放松,采用中等刺激强度,施以手法使其感酸麻胀痛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行针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每周2次,连续针灸治疗6个月。
比较术前、术后48 h、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及VAS评分。ODI评分:疼痛的程度以及日常活动自理能力,还有提物、行走等多个条目[7]。VAS评分:0分代表无疼痛,10分代表剧痛难忍。术前、术后6个月检查骨密度,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器(GELUNAR Prodigy,美国)对腰椎骨密度进行测定。
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的1例因住址搬迁6个月时未能随诊,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表示恢复效果满意分别于第3、4个月陆续停止接受针灸治疗,还有1例因交通不便于第2个月停止接受针灸治疗。
术后48 h,两组患者ODI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O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治疗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cP<0.05
术后48h,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cP<0.05
术后6个月两组骨密度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见图1,且治疗组骨密度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骨密度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图1 治疗组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比较
图1中该绝经后患者81岁,因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图①检查骨密度提示T值-4.6;图②患者经过治疗组方案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检查提示T值-4.5,骨密度较前改善。
妇女绝经后因为体内雌激素减少而出现骨质疏松,受到外伤后易导致OVCF,且骨质疏松令微循环受影响,血液淤积,骨膜应力增加出现疼痛[8],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采用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但手术后患者大多数仍存在疼痛、日常活动受限的问题,且手术并不能改善骨质疏松这个根本问题。因此本研究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针灸治疗以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提高骨密度。中医学把骨质疏松归于“骨痿”“骨枯”范畴。《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提出骨痿的说法。根据原文了解到,当肾精亏虚则会导致骨失去濡养。《灵枢·经脉》载:“足少阴气绝……骨先死”,提出了“骨枯”的说法,肾气不足则导致骨枯,肾精亏虚者骨先死,亦即现代医学所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损伤局部经脉血络,导致血溢脉外,血不能循行于脉道,形成离经之血积于局部不通形成瘀血,血为气之母,血瘀则气滞,故气滞血瘀也是骨折后常见的表现,故绝经后OVCF经PVP治疗后,患者证型多表现为肾精亏虚和气滞血瘀。中医针灸可以通过减慢骨量流失、提高骨密度来治疗骨质疏松带来的疼痛以及降低再发骨折的概率,根据辨证选穴,以命门、肾俞、大椎、大杼为主穴,偏于肾虚者增加配穴悬钟、太溪、照海,偏于血瘀者增加配穴血海、膻中、膈腧。
命门穴属督脉,位于腰背部,此穴为生命之本,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腰部疾患。肾俞穴,属足太阳经,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有赖于髓的滋养,针灸肾俞补肾填精,壮骨生髓的功效[9]。大椎穴属督脉,所在为三阳经及督脉交汇之处,三阳经与督脉中的阳气在此汇合,针灸此穴位具有益气壮阳之效,防止肾阳虚衰、骨失濡养而发生骨质疏松。大杼穴,乃八会穴之骨会,有壮骨补虚的作用,针灸此穴可抑制骨的破坏、改善骨质疏松。增加悬钟、太溪、照海配合主穴,可以针对偏于肾虚患者肾精亏虚不能濡养骨质的情况,加强补肾的作用;增加血海、膻中、膈腧配合主穴改善偏于血瘀患者的局部微循环瘀滞。
本研究中PVP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活动能力提高,杨利丽等[10]研究表明PVP治疗OVCF可快速缓解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度,李光辉等[11]研究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治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因此ODI评分、VAS评分均优于术前。而术后48 h两组之间两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治疗组术后48 h仅接受针灸治疗1次,为未能充分起效原因。术后6个月,两组经持续口服药物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进一步得到改善,且治疗组经针灸治疗后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许多红[12]、张华林[13]等研究认为针灸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可缓解疼痛,杨进廉等[14]研究认为针灸有利于减低患者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从而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目前治疗骨质疏松广泛采用维生素D、钙剂治疗[5],因此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优于术前,而治疗组增加针灸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张根等[8]研究观察认为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可延缓骨丢失、提高骨密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合PVP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改善患者ODI评分、VAS评分及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此次研究也为运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提供了一定的信心,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针灸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十分明显的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对术后6个月VAS评分的无意识减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考虑减少这方面的误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