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刺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

时间:2024-07-28

宿 健,于学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导致的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病变,临床上以听力障碍、减退甚至消失并伴有耳鸣、耳堵塞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人口结构老龄化及环境噪声的污染,耳毒性药物的滥用等因素的影响,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目前临床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笔者采用针刺耳周四穴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共 40例,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 20例,共 34耳,男 12例,女 8例;病程 5天 ~3个月;年龄 20~67岁;其中轻度耳聋 13耳,中度耳聋 15耳,重度耳聋 6耳。药物组 20例,共37耳 ,男 10例,女 10例;病程 4天 ~3个月;年龄 19~70岁;其中轻度耳聋 12耳,中度耳聋 17耳,重度耳聋8耳。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耳鼻咽喉科全书《耳科学》[1]有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标准,主诉有不同程度的双耳或单耳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头晕等,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经纯音测听检查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 “久聋”、“暴聋”、“肾精亏虚证”的诊断标准。归纳为 4个常见证型,即肝胆火盛、痰火郁结、气血不足、肾气亏虚。

1.3 耳聋分度标准 按 Fletcher法直接计算 500、1000、2000 Hz言语频率的听阈平均损失分贝数进行分度,轻度耳聋 26~40 d B,中度耳聋 41~55 dB,重度耳聋 56~70 d B,严重耳聋 71~90 d B。

1.4 病例排除标准 听神经瘤等蜗后占位病变、耳硬化症、先天性耳聋、传导性耳聋、遗传性耳聋、严重耳聋,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组 舒血宁(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13020795)20 ml,0.9%生理盐水 250 ml,日 1次静点,连续治疗 28天。

2.2 针药组 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耳周四穴和头部腧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治疗。主穴 :听宫、翳风、角孙、瘛脉、百会、四神聪、神庭。随证配穴:肝胆火盛加太冲、侠溪;痰火郁结加丰隆、内庭;气血不足加血海、足三里;肾气亏虚加气海、关元。手法:头部腧穴斜刺进针 1~1.5寸,听宫与翳风直刺进针 1寸,均行捻转泻法;其余各穴直刺 0.8~1.5寸,实证施提插捻转泻法,虚证施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 50 min,每 10 min行补泻操作 1次,每天针刺 1次,连续治疗 28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 1996年 10月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标准判定[3]。痊愈、显效和有效合并计算总有效率。痊愈:0.25 kHz、0.5 kHz、1 kHz、2 kHz、4 kHz恢复到 20 dB以内,或患侧改善至健侧水平或此次患病前的水平;显效:上述 5个频率的平均值改善 30 dB以上;有效:上述 5个频率的平均值改善 15 dB以上;无效:上述 5个频率的平均值变化低于 15 dB。3.2 治疗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疗效见表 1,针药组总有效率为79.4%,药物组为37.8%。针药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针药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差异显著。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耳)

针药组耳聋分级疗效比较见表 2。轻、中度耳聋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重度耳聋患者(P<0.05)。

表2 针药组耳聋分级疗效比较 (耳)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与耳部血流、缺血缺氧、神经障碍、代谢障碍、以及噪声、耳毒药物损伤、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在常规改善循环药物(舒血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耳周四穴法治疗,疗效明显提高,说明针刺耳周四穴法是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其机理可能与针刺能降低患者的血浆黏度、改善内耳微循环和微环境[4]、改善耳蜗细胞损伤及营养供应、减轻细胞坏死等作用有关[5]。国内报导王丽妍等[6,7]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感音性耳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 70.45%。

感音神经性耳聋按中医辨证分虚实两类,因肝胆痰火上逆、少阳经气闭阻或脾肾亏虚、清窍失养所致。耳乃清窍之一,耳窍通于脑,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 ◦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针灸治疗耳聋的作用机理为[8]:①减少毛细胞的变性坏死;②加强耳蜗的血液循环,改善代谢;③提高皮层对声音信息的利用。所以笔者认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根本在于脑,故治疗上以针刺耳周腧穴,辨证配穴,补泻兼施为原则。百会、神庭为督脉之穴,四神聪位于百会周围,督脉络于脑;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位于巅顶,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统督一身之阳,百会等头部穴施以泻法针刺,具有醒脑开窍作用;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穴,其经脉入耳中,角孙、瘛脉、翳风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穴,其经脉沿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该四穴为耳周临近穴,施以泻法可疏通耳部瘀滞之经气,清耳窍复聪明。配太冲、侠溪能清利肝胆;丰隆、内庭能化痰泻火;血海、足三里能补气养血;气海、关元能补肾益髓。诸穴相合,耳窍得以濡养,髓海得以充裕,则使耳聋得以恢复。

[1] 姜泗长,顾瑞,王正敏.耳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1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2

[3]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4] 王长海,杨兰文,王宏才,等.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2):87-88

[5] 王春英,甘露,胡月梅.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4):205-209

[6] 王丽妍,孟雪凤,候慧先,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7,24(6):33-34

[7] 徐明,范晓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5,33(1):28

[8] 张翠彦,王寅.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和预后[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63-6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