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新唯
(武汉市中医院台北分院,湖北武汉 43001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的局部损伤、炎症或慢性劳损引起的一种特异性炎性病变。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治疗上西医以药物治疗或物理康复治疗为主,但经口服药物作用到膝关节内药量很少,且有副作用;局部给药,又有可能增加关节感染机会;若进行功能锻炼又因病变部位疼痛限制而使患者难以坚持。故笔者从 1997年开始采用膝四针加 TDP照射治疗本病,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 78例中:男 42例,女 36例;年龄最小的 38岁,最大 76岁,平均年龄 57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8年,平均病程 49.5个月。临床症状: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或伴有骨摩擦音,膝关节 X线摄片示有骨赘形成。
2.1 选穴 犊鼻、膝眼、梁丘、血海。
2.2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腘窝垫起约 8~9公分,微曲,常规消毒,用直径 0.32 mm,长 75规格的毫针,自犊鼻进针向膝髌骨内上缘方向透刺,进针 40~50 mm深,留针;又自内膝眼进针向膝髌骨外上缘方向透刺,进针 40~50 mm深,两穴得气后,有酸胀感传到膝关节深部为度。血海、梁丘垂直进针,针刺深度 40 mm,得气后,4穴接上上海产 G6805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 40~60次 /min,强度以患者感舒适为佳,同时用 TDP照射膝髌部 30 min。每日 1次,10次为 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 3天。治疗 2个疗程统计疗效。
3.1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无复发;显效:无肿胀,疼痛,劳累受凉后易复发,但症状明显减轻;好转:上下楼稍有疼痛,关节活动稍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 78例,治疗 1~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 26例,占 33.33%;显效 18例,占 23.08%;好转 31例,占 39.74%;无效 3例,占 3.85%;总有效率96.15%。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
患者,女,55岁,2001年 5月 15日初诊。主诉:双膝关节疼痛 1年,加重 2个月。1年前,因劳累后双膝关节隐痛,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无明显肿胀,经服“芬必得”后症状有所缓解。2个月前,因劳累过度症状明显加重,行走时疼痛加剧,上下楼均感困难,同时伴有膝关节活动受限。查体可见:双膝关节微肿,髌膝周围有压痛,研摩试验(+),膝关节过伸试验(+)。X线片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按上法取穴治疗,3次疼痛明显减轻,5次肿胀消失,10次临床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病机尚未有明确认识,多数人认为是人体生理性的退行性变化所引起。人到中年以后,关节软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过度劳累负重或感风寒,反复刺激,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继而引起全身免疫反应,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充血、水肿,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关节周围骨赘形成,产生疼痛。同时,因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降低,使邻近的股四头肌缺乏有效刺激而造成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致膝关节不稳定,所以股四头肌的肌力下降在本病程中也有重要意义。
本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如 《内经》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该病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或遇风寒湿邪侵袭和负重疲劳,导致气血阻滞,脉络不通,筋骨失去濡养而致,属本虚标实之证。
TDP的特定电磁波辐射器,具有镇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亦可增加局部体温,激活经络循经感传,从而增加针刺“得气”的效果,使得气血通,正气存,痛则止,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