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向宇,王季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王季良老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执教30余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处方遣穴,独具匠心,手法运用独特,临床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多,兹将老师治疗面部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韩某,男,48岁。2008年7月10日初诊。1周前受风寒后出现右侧面部麻木不适,次日刷牙出现右侧漏水,右侧眼睛迎风流泪,口角稍向左侧歪斜。某医院诊断为右侧面瘫。经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不理想。初诊:右侧嘴角下垂,歪向健侧,稍能鼓腮、吹哨,角膜反射、瞬目反射减弱,耳廓后及面部轻度疼痛,右侧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左偏,右侧额纹变浅,伸舌稍偏向右侧,脉弦沉,舌黯,苔薄黄。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病史7年余。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卒口僻)。治则:疏风通络。治疗取双侧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健侧颧髎,患侧风池、颧髎、阳白、攒竹、太阳、下关、地仓、禾髎、迎香、承浆。面部穴位均采用0.25 mm×30 mm毫针浅刺,得气,不施手法,静置留针30min,远端穴位用0.30 mm×30 mm毫针直刺,施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至2008年8月12日,患者面部外观对称,面肌活动自如,诸症痊愈。
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中风之口眼歪斜、卒口僻范畴。《灵枢·经筋》说:“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可见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营卫不调,经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致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致病。根据王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传统针刺以局部取穴为主,手法和刺激量适宜,可获满意疗效。但周围性面瘫,多由于寒冷刺激使面神经水肿受压、变形而造成麻痹,故而局部取穴过多,手法不当,会影响面神经的恢复,或引起面肌痉挛,口角反歪向病侧,所谓“倒错症”,导致迁延日久而成顽固性面瘫,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循经远端取穴,循经远取肘膝以下穴位,沿经脉传输,过经络系统,激发气血运行,达到促进经脉疏通之目的。早期若患者合并严重的耳后乳突疼痛,宜少量的激素,通常选强的松 10mg,2次/日,并且可配合中药清热解毒类汤药治疗。
治疗采用远端取穴为主,配合面部阳明、少阳经局部穴位。风池、外关疏风寒、通经络。风池穴为手足三阳、阳维之会,为祛风要穴,从解剖学分析,风池穴处穿出的神经分布于头及面部,针刺风池可调整局部神经血管代谢。太阳、攒竹、阳白及地仓调节局部经气、濡润筋肉。足三里穴以调畅气血运行,合谷善治头面诸疾。胃经的通达可以调理气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如李东垣说:“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之而俱病。”据现代研究,针刺手足阳明经穴,对面神经有良性调整作用,提高其兴奋性,改善面部营养代谢,加速肌神经功能的恢复。太冲、合谷合用以开四关,两者相配可达到上病下取的目的,有疏风理血之功效。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主穴,阳明、少阳之经筋均偱行于面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以其所利而行,调其气,使其平。”颧髎穴有疏通面部经络及荣养面部经筋的作用。此外,颧髎位于左右面部之中点,取健侧颧髎以平衡阴阳。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加快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驱邪扶正。
杜某,女,41岁。 2008年 10月 21日初诊。患者既往右侧面肌痉挛病史 10年,曾经多家医院中西医综合治疗均无明显疗效,近日因受凉、情绪不舒诱发右侧面肌痉挛,加重 1月余。刻诊:右眼睑无规律抽搐,每日 3~4次,患侧眼干,情绪抑郁,睡眠时间短且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纳差,二便尚可,月经量少,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右侧面部表情肌肌电图示阵发性肌束震颤波,脉弦,舌根黄腻,舌尖赤,苔黄厚。诊断:面肌痉挛。治宜舒筋养血、祛风通络。治疗取健侧颧髎,远端取双侧合谷 、外关、申脉、照海、足三里、阳陵泉 、太冲、百会 ,患侧风池、下关、颊车、太阳、阳白、承浆、地仓、颧髎。操作:穴位常规消毒,面部穴位均采用 0.25 mm×30 mm毫针浅刺,有得气感,不施手法,静置留针 30 min,远端穴位采用 0.30 mm×30 mm毫针直刺,申脉,照海行捻转泻法,余穴施平补平泻法,每日 1次。经针刺 3个疗程后,睡眠明显改善,眼睑抽搐基本得到控制。
按:面肌痉挛属中医学“筋急”、“筋惕肉瞤”、“面风”等范畴。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症状多首发为面部阳明、少阳经所行的目外眦、目眶下、上唇等处。其发病多与“风”有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高颠之上,惟风可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王主任认为其病机为肝血亏虚,血不养筋,邪风引动,筋痉络阻。故以养血柔肝熄风为治则。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相互制约,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所以在疾病诊疗中应从整体出发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归于平衡。因此,巨刺法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之一。巨刺,又名“互刺”,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配用巨刺法针刺健侧腧穴,则更易激发经气,疏通健侧的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使健侧血流量增加,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最终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局部取穴有利于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但本病治疗的关键不应在局部强刺激,而应着重从远部取穴,调其气血,使筋脉得气血濡养而抽搐自止。
颧髎位居眼轮匝肌与口轮匝肌之间,不仅具有荣养面部经筋的作用,并能通经解痉,患侧颧髎仅用毫针浅刺,不施补泻手法,静置留针。健侧颧髎可用深刺,并施捻转泻法,这种患侧颧髎浅刺,健侧颧髎深刺的方法临床对面肌痉挛很有效。
“头者神之居”为“精明之府”,百会为督脉与膀胱经交会穴,居于巅顶,刺之可调神定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玉龙歌》:“头面纵有诸样疾,一针合谷效如神。”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针灸聚英·十二脉歌》:“厥阴足脉肝所终……下络颊里环唇内 ……。”《针灸甲乙经》卷七:“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太冲能镇肝熄风解痉、养肝血,配合谷可达到上病下取的目的,两者相伍谓之四关。能通关开窍,镇静解痉,疏风理血。足少阴肾经之照海以调补肝肾,养血熄风。照海、申脉均为八脉交会穴,申脉通阳跷脉,照海通阴跷脉,两穴为调整阴阳跷脉的主穴。阴阳跷脉会于目内眦,除了可以治疗眼目赤痛外,根据王主任多年的临床实践,该穴实施捻转泻法对于眼睑痉挛有效。此外,《大惑论说》:“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盛,故目不瞑矣。”本患者失眠经常导致痉挛的发作及加重,申脉穴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补足三里能补益胃气、激发经气以濡养颜面经脉。局部配以下关、太阳、地仓、承浆等疏经活络、行血祛风、标本兼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