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书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1],是指不明原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的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咽喉痛、头痛、肌痛、神经精神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利用针刺和传统手法调整机体潜在的自稳调节功能,从而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治疗该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以针刺配合手法辨证治疗30例CFS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60例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37.41±9.08)岁;病程最长者31个月,最短者6个月,平均(16.38±8.12)个月。对照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8.79±8.52)岁;病程最长者29个月,最短者6个月,平均病程(15.98±8.69)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的诊断标准[2];虚劳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诊断标准[3]。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在18~60岁之间者。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原发病的病因可解释的慢性疲劳。
采用针刺配合手法辨证治疗。①主穴: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辨证配穴:肝气郁滞型加肝俞、太冲;肾精亏虚型加肾俞、太溪;心脾两虚型加内关、心俞、脾俞;脾肾阳虚型加脾俞、肾俞。②针具:华佗牌1.5~2.0寸毫针。③针刺方法:患者选择舒适体位。百会穴采用平刺法刺入并快速提插捻转(200转/min以上,行针2~3 min)以提高疗效;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脾俞采用烧山火手法,徐入针,进针得气后,配合捻转补法、重插轻提、九补六泻、吸气时出针;太溪、内关、心俞、太冲、肝俞、太冲采用捻转补法。以上穴位均留针50 min,每15 min行针1次,每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选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气海穴治疗。用1.5~2.0寸毫针刺入,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 min,每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4]。
根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3]。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adit分析。
3.4.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经t检验分析:组内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和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上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5;与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症状积分 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 30 17.52 ±3.67△◆ 5.11 ±2.38★ 12.41 ±3.91★对照组 30 17.89 ±4.03◆11.09 ±3.15 6.80 ±5.17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经Ra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有差别(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祖国医学中并无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虚劳”范畴。针刺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是治疗CFS的优选治疗手段,而针刺手法的应用对于增强疗效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会元针灸学》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其属督脉经腧穴,督脉为“阳脉之海”,该穴又位于头顶,故可通督脉之阳气,有益气升阳之功。关元穴为任、督、冲一源三岐之源,所谓“肾间动气”之所在,是统摄元气之所;又为肝、脾、肾三阴与任脉之会,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穴,足阳明经多气多血,偏于补气补血;而合穴又可“合治内腑”,故该穴可同调脾胃两经之经气,补益后天;再者,脾能 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肾,从而有补后天而养先天之效。另外,足三里本身也是治疗虚劳虚乏的要穴。三阴交穴为肝、脾、肾经交会之处,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肝俞、脾俞、肾俞、心俞为五脏背俞穴,可通调五脏气机,气机条达,四肢百骸得到濡养则机体疲劳不复。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厥阴经少气多血,偏于补血调血,故太冲能补肝益肾、补血调气。内关穴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有补益气血、宁神和胃、宽胸理气之功,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诸穴合用调节人体脏腑气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CFS目的。
烧山火手法是传统医学中常应用的复式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捻转、呼吸、开阖等法组合而成,为纯补综合手法[5]。多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金针赋》始列“烧山火”之名,并载“驱运气血,倾刻周流,上下通接,可使寒者暖而热者凉,痛者止而涨者消,若开渠之决水,立时见功,何倾危之不起哉……用之者如射之发中,有绿者遇针,其病皆随手而愈”。烧山火手法用于足三里、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等穴,可大补脾肾之阳气,培补先后天之本。脾阳正常,水谷得以运化,气血得生,脏腑、经络则得以濡养;肾阳正常,膀胱气化可复。从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之倦怠、疲乏等不适感得以消除。
本试验研究发现: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利用针刺和传统手法辨证治疗CFS,可明显改善CFS患者的临床症状(疲劳症状和兼症),是一种治疗CFS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疗法把针灸和中医辨证很好的结合到一起,既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以缓解其标,又可通过整体作用内治其本,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 吴咚咚,李岩.八脉交会穴配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31 -33
[2] Fukus.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e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4,121:953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0
[4] 胡波,周贞迪,张六通,等.补气通络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8):45 -46
[5] 柴俊英.提高烧山火的成功率及验案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23 -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