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华北油田 李长开
读罢贵刊2020年第21期封面故事《长庆采气二厂:打造气田高质量发展样板》后,我为其连续取得“跨越式发展、锤炼出过硬队伍、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等成绩叫好,更为其在西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不利条件下成功打造了“中国式高质量发展的气田”点赞。
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很难想象中国大西北毛乌素沙地南缘那种“没有水、没有路、没有网、没村庄”的生活;更不用说仅拿着微薄的收入,就能大干快上、无私奉献,建成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大气田。只有肩负爱国壮志、秉承石油精神的中国石油工人,才能实现“三年三次换字头”的这一壮举。
像长庆采气二厂这样的中国石油石化企业,虽然也是企业,但与国际石油公司或者国内私企最大的不同,是具有极强的“爱国之志、奉献精神和组织能力”。因为爱国,才会时刻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夙兴夜寐;因为奉献,才能刀口向内、打破一切旧框框创新挖潜;因为党建深度融合生产,才能统一思想、锻造一支钢铁队伍。这是中国国企的最大特色,也是塑造“百年企业”极具生命力的中国经验。
在崇尚私企效率与创新的时代,重新发现国企的特殊优势与发展魅力,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私企是雨林中生机盎然的绿色植被,国企是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让一方荒土变成茂密森林。
天津石化 周子昔
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冷秋时节,我拜读了新鲜出炉的第21期《中国石油石化》杂志,顿感岁月静好,温暖又幸福,其中的人物栏目《“锋”从磨砺出》一文最是感人。10月16日第29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立刻就能在贵刊读到相关深度报道,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纸媒穿越冬季之后的明媚春天。
“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是为了纪念孙越崎先生为中国工矿事业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目的是促进中国能源科技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后备人才的成长。上个世纪初,孙越崎痛感国运衰微,立志要使苦难深重的祖国越过漫长而崎岖的道路,改名“越崎”。其后,他辗转求学于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开采石油的中国人,被誉为“煤油大王”,是我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
前辈科技报国,后辈前赴后继。“锋”从磨砺出,第29届孙越崎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杨仁锋,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40多项科研生产工作。他的创新技术成果在国内外数个油田以及多个评价课题中推广应用,为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科研之路从不平坦,无数高科技人才的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一步一步踏实向前,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结出了累累硕果,用青春和汗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了全部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