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油市供需存变数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不可确定的经济形势、调整中的各大公司策略,交通物流、天气等诸多可变因素,使得下半年的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显得愈发扑朔迷离。
炼化产能快速增长的压力正逐渐显现在成品油市场上,这几天来国内多个地方成品油批发价连日上涨,河北、江西、上海等多个地方柴油批发价达到批发价上限。目前河北柴油批发价6915元/吨,而国家规定的零售最高价7215元/吨,之间有300元/吨差价,实际上已经达到批发价上限。但一些地区加油站降价促销的势头依然不减,此前鲜有价格松动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也加入降价大军。
不管炼油产能过剩与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下半年成品油的供应较为充足。近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也发布了最新月度分析报告。报告分析称,成品油产量的激增以及需求复苏的乏力,可能致使国内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供求关系面临再次失衡。下半年成品油市场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供需格局引发人们的关注。
而快速增长的炼油产能,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调整中的各大公司策略,汽车消费、交通物流、天气等众多的未知可变因素使得下半年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形势显得愈发扑朔迷离。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30日报道,美国经济放缓的迹象正出现在石油市场上。在这个全球胃口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石油需求陷入了停滞。美国能源部日前公布,美国的石油库存正处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加上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和国际能源署(IEA)对经济前景的谨慎预估,所有这些正在加重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忧虑。而受制于欧盟债务危机和全球复苏放缓,欧盟、日、韩、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自身消费的下降,下半年国内成品油出口环境将难有改善。
“现在世界经济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想这个经济走势会是一个大V字形的格局。这个格局会是较为长期的缓慢复苏过程,像最近很多机构都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期,全球经济增长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这将对我国的石油市场价格、需求和出口产生直接影响。”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告诉记者。
林伯强也表示:“尤其需要警惕的是,2009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达到53%,达到历史新高。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国内外成品油需求和出口两方面。”
“我觉得当前国际油价在70~80美元/桶之间来回波动,对国内的成品油市场是最为有利的,过快的增长会拉动国内大宗商品的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无论上涨或下调都会使得调价机制还不完善的国内成品油市场陷入被动。”林伯强说。
而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各大石油公司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认为,各个石油公司肯定会根据现实情况和公司实际制定、调整各自的策略,而由于库存上升,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的产量将会有所控制。
“事实上,7月份的成品油库存下降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内石油公司的适时减产。”孙伟善说。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这就意味着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将直接面临国际市场竞争。面对全球性跨国公司的重组及全球战略的变化,这些公司在成品油分销业务上有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加之国际油市的动荡不安,未来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将十分激烈,国内成品油销售行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四大石油巨头都在加快炼油产能在各区域的布局步伐,抢占下一个市场高地,竞争不可避免。各公司的战略布局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成品油市场供需格局。
同时面临挑战的还有地方炼厂,受制于国内淘汰规模较小落后产能的举措,部分地方炼厂正在加大投入来实现规模升级,部分炼厂面临被淘汰命运。而一直以来地方炼厂产能对成品油市场价格反应尤为敏感,成为影响下半年成品油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除去世界经济和公司策略的影响外,下半年的成品油市场仍然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极端天气可能致国内成品油消费表现不及预期;中东、亚洲炼油和乙烯产能大量投放带来的供应压力开始显现,装置检修复产将成为影响石化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表示,三季度行业运行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虽然库存不高,但下游对价格上调仍有抵触,需求恢复仍不扎实。他认为,节能减排及房地产调控也对上游产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成品油库存同比增加43.5%。而石化协会在最新月度报告中明确表示指出,从7月份行业运行的情况来看,需求问题仍比较严重。7月份国内成品油销售明显下降,在生产进一步全面回升趋势下,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更趋严重,企业库存大幅攀升。针对石油库存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室主任邓郁松认为,7月份库存的部分下降,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中游的炼厂实施了减产和停产检修影响,另一方面出口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考虑到新开工的项目和较为平稳的需求,8月份之后库存还会增加。
“除了成品油外,接下来这个季度国内原油的库存也会增加,我国大量原油进口签的都是长期的合同,会出现不断积压情况。”中国能源基金论坛研究员冯跃威说,“所以可以从源头上首先减少国内原油开采,放缓新签订原油进口合同,重在消化原有合同原油,同时利用这时候炼厂普遍停产检修的时机,适当减少成品油的生产。”
事实上,去年以来国内新增炼油能力较多,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预计下半年成品油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库存持续高位。这种情况下,出口减压似乎成了必然选择。根据海关数据,价格的下降推动了出口量的上行。与6月相比,7月国内成品油出口量上升18.14%。
“根据两大公司今年第二批出口计划,预计接下来成品油的出口还会继续增加。”廖凯舜告诉记者。今年3月前后,曾经传出中国石化内部安排一定数量的补贴,鼓励炼厂出口,补贴标准为每吨130元人民币,而这也成为消化快速增长的炼油产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河北一中石油人士同时表示,前一个阶段,中石油和中石化加紧处理了库存,但主要是柴油库存,柴油市场供应处于总体偏紧的状态,但目前汽油库存仍然比较大。库存增长主要是由于炼油企业提高加工量,并已超过国内需求和出口。
快速增长的炼油产能更增加了库存的压力,也加剧了成品油出口增加的预期。
链接
国外市场“消化”不了我们的过剩产能
目前,国际市场“消化”进口成品油的“胃口”欠佳。发达国家一方面因为经济危机影响到成品油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节约资源和寻找替代能源,成品油消费增长趋缓,有的已呈负增长。石油生产国则加大了发展本国炼油及石化工业,逐步呈现出口原油向出口产品的转变。未来中国炼油产业将面临中东产品的冲击。到2013年,中东新上的炼油项目陆续投产,到2015年,中东地区的成品油过剩量将从1913万吨猛增至6047万吨,亚洲市场将是中东成品油的主要流向,这必然严重挤压我国成品油出口市场。
与此同时,亚太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本国炼油项目的建设。数据显示,到2015年,亚太地区成品油过剩量将从2008年的3867万吨增加到8781万吨,其中印度、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成品油过剩量将达到1.21亿吨。据介绍,随着我国对外单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降低了国外产品进入我国的门槛,来自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成品油必将大量涌入,对于我国国内本已过剩的炼油产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全年汽油的表观需求增长幅度预计接近8%,柴油的表观需求预计在7%左右,而全年成品油的产量增幅预计为8%~9%,要高于需求的增长”。这是息旺能源结合当前各种形势做的全年成品油市场预测。而现在下半年成品油市场将整体趋于宽松的判断在业界似乎已经形成共识。
相较于成品油需求的增速放缓,7月份中国汽车销量亦出现下滑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中国共生产汽车110.96万辆,环比下降3.77%。“不过,如果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引导,每辆汽车平均每天多开几公里,那对石油的需求增长拉动也将是十分明显的。”邓郁松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其刚发布的季度分析报告上称: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虽然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但行业经济向好、趋稳的态势没有改变。根据目前经济运行态势分析,预计三季度全行业总产值增长为24%。预计三季度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约为1.08亿吨,增长5.8%;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6000万吨左右,增长1.2%。
“尽管需求有所增加,但供需基本面难以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主导因素,除非出现由于飓风等因素导致的大规模供应中断,目前供需面基本平衡。”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日方预测了下半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走势。
中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副主任夏世祥则表示,从近期看,8月份以后柴油需求逐步复苏,国内成品油消费将逐步进入旺季。近期炼油企业进入检修高峰,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反弹,柴油基本面将由弱走强,市场供应将比前一段时间偏紧。
事实上,7月份受新增炼油产能投产影响,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6.7%;而环比回落主要是因为大连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导致两家炼厂减产。我国主要成品油产量同比继续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高温天气下汽油销量环比增长,柴油消费则受洪灾和高温停工影响环比下降。石油石化企业正在进入检修高峰,柴油基本面由弱走强,市场供应将比前段时间紧,而油价将延续盘整格局。
阿格斯公司分析师高华告诉记者,需求方面,9月后,将逐渐从低迷不振的局面转向旺季,需求增加,休渔结束,工程开工、交通物流都在放大,成品油市场供求格局将保持目前的总体偏松状态。但是存在一些不可预知因素,比如今年的冬天如果很冷的话,就可能带动一部分成品油市场。
廖凯舜亦认为,今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应该是在低位波动,国内成品油市场会呈现适度宽松或趋于平衡的状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