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森林资源不断增长 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20年取得显著成效——来自省林草局天保办的报告

时间:2024-07-28

一、甘肃省概况

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 公里,南北宽530 公里,海拔最低500 米,最高近5000 米。降水量分布从11.9 毫米到1162 毫米。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全省辖14 个市(州),87 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42.58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2017年底全省总人口 2625.71 万人,包括汉、回、藏、蒙古、裕固、东乡、保安等45 个民族。

甘肃是黄河上游、长江上游和河西内陆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补给区和生态屏障,对于保障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地位。甘肃以高原性地质地貌为主,自然条件严酷,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子午岭、大夏河、西秦岭、康南、祁连山、关山、马衔山等林区,中部及河西地区森林资源稀少。

二、在全国率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发布了《关于停止国有天然林采伐的布告》,于1998年10月1日在全省天然林区全面停止了商品性采伐,并在森工单位白龙江林区试点实施天保工程,1999年再次将小陇山林区纳入试点单位,2000年在全省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

三、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及主要建设成效

(一)实施范围。天保工程一期与二期实施范围基本一致,因隶属关系调整实施单位有所调整,涉及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市、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县(市、区)和武威市天祝县,共 10 个市(州)的 67 个县(市、区)及 5 个国有林业局,8 个自然保护局、14 个市属国有林业单位。共计94 个县级工程实施单位。

(二)天保二期森林资源及国有职工情况。天保二期工程区土地总面积为31396.09 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2.58%,工程区林地面积9895.62 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683.47 万亩(天然林2541.27 万亩、人工林1142.20 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7.22%;灌木林地2976.72 万亩,占 30.8%;疏林地 402.54 万亩,占4.07%;未成林地409.54 万亩,占4.14%;苗圃 1.58 万亩,占0.02%;无林地2421.77 万亩,占24.47%。活立木蓄积量20400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21%。工程区林业职工37354 人,其中在职职工25544 人,退休职工11810 人。

(三)实现投资超过百亿。我省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已完成投资135.94 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7.09 亿元,地方配套18.85 亿元。天保工程一期(含试点期)完成投资39.78 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1.82 亿元,地方配套7.96 亿元;天保工程二期完成投资96.16 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5.27 亿元、省级投资10.89 亿元,占二期方案预算投资的79.3%。

(四)全面完成公益林建设和森林抚育工作任务。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660 万亩,完成森林抚育任务789.18 万亩。一期完成公益林建设和森林抚育任务1385.96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任务287.98 万亩、封山育林任务816.95 万亩、飞播造林210.7 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7.5 万亩、森林抚育62.83 万亩。二期累计完成2011年~2017年公益林建设任务336.87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2.87 万亩、封山育林234 万亩;完成国有中幼林抚育726.35 万亩。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持续扩大了森林资源面积,同时有效提高了森林资源质量,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质量双增长。

(五)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从定性看效果向定量展成效转变。从省、市、县三级政府到林业局、林场、管护站、管护人员全部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实行“五无”和“四落实”管护责任制,即:管护范围内无毁林开垦、无乱占林地、无乱砍滥伐、无超限额采伐、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地块、任务、职责、奖惩四落实。森林管护坚持绩效考核制度,突出劳酬挂钩。坚持三图四制上墙制度,采取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管理。天保工程二期累计建设管护站点348 个,有效改善了管护人员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了森林资源管护能力建设。按照“结合实际、突出区位、统一规划、合理布站”的原则,在白龙江林管局林科所、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科所、祁连山自然保护局、兴隆山保护局、庆阳市合水林业总场设立生态监测站5 个,分别代表甘南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南部半湿润秦巴山区、西部干旱内陆河流域、中部半干旱地区和东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5 个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2016年、2017年两年连续编制了全省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天保工程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2335 亿元。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我省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从定性看效果向定量展成效的转变。

(六)妥善安置采伐时期林业职工。通过转岗就业、林区开办种苗培育等第三产业、一次性安置、退休人员纳入养老政策等方式,对工程区50584 名原采伐时期林业职工进行妥善安排,其中在职职工39784 人,离退休职工10800 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为有力推动解决国有林业单位经济困难、职工生活困难和卡住进人入口等问题,实现国有林业职工逐渐减少到合理区间这一长远目标,在天保工程二期方案编制时,我省明确要求将国有林业单位纳入事业单位管理,解决人员编制和供给,使国有林业职工收入接近或达到当地事业单位保障水平。通过天保工程20年建设,我省在职国有林业职工减少了15823 人,目前统计职工人数为23961 人。

(七)国有林业职工收入接近当地事业单位保障水平。随着我省国有林场大批纳入地方财政供给和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林业职工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据2017年省级复查显示,2016年全省天保工程国有林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47567 元,是2000年7076 元的6.7 倍;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保障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当地事业单位保障水平。完成国有林场改革的市县属单位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纳入财政预算,白龙江林管局、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自筹资金,先后为职工落实了住房公积金。截至目前,我省市县属单位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省属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和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复。预计2018年我省国有林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将基本达到当地事业单位保障水平。天保工程二期,在我们不懈努力和不断争取下,国有林业职工保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从事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八)天保工程一期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天保工程二期以来,通过我们向国家林业局积极汇报,解决了一次性安置人员养老、医疗两项社会保险补助;通过向省政府积极汇报利用整合资金解决了天保工程一期职工五项社会保险欠费问题;通过省级财政投入提高了白龙江、小陇山等国有林区管护标准,使白龙江林区达到20.15 元/亩·年,小陇山林区达到16.88 元/亩·年,太子山林区达到15.17 元/亩·年,有效保障了三个重点国有林业单位职工收入接近或达到当地事业单位工资水平;通过省级财政投入资金解决了退休职工医疗保险缴费问题;通过省级财政安排公共管理支出,完成348 个管护站点建设和5 个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

(九)管理能力建设向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看齐。

1、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完善相关制度。为适应天保工程二期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我省紧切“放管服”改革,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入手,先后制定了4 部《天保工程管理实施细则》、3 部《任务计划分配管理办法》内控制度;每个年度制定《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揽子工作计划》,向市州和厅直属单位下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在任务投资分解方面坚持《申报指南》申报制度;结合国家天保工程年度核查和“四到省”考核,积极开展省、市、县三级核查;根据每年核查工作需要制定《省级复查技术操作规程》,确保了省级复查的规范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精神,2018年我们修订完善工程检查结果通报制度、整改问题通报制度、省级复查“回头看”制度、约谈制度,以及天然林保护生态效益监测管理及考核制度。

2、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主要依托甘肃林业网和国家、省上建立的工程信息平台、软件系统等载体,在广泛宣传政策的同时,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全面、准确。近两年,为切实做好省级复查、县级自查和信息报表上报工作,2017年我们委托相关单位开发了“甘肃省天然林保护省级复查和信息报表平台”,该平台在完成一次优化升级后,2018年3月份在平凉市进行了前期试点工作,现已投入到省级复查工作中。“甘肃省天然林保护省级复查和信息报表平台”主要解决省级复查工作中取证上传、考核内容公开、县级自查系统管理和信息报表上报四个方面的问题。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将使我们的检查结果能够始终经得起来自各方面的检查,能够始终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四、天保工程实施20年三大效益分析

天保工程二期中期评估显示:(一)生态效益方面。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省新增加森林资源管护面积1960.16 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1.7 亿立方米增加到2.17 亿立方米,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8.48%提高到23.07%,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工程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群不断扩大,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和栖息地不断扩大。我省白水江保护局长期观察发现,2011年以来年野生大熊猫由102只增加到了110 只,在舟曲县和武都区首次发现了大熊猫活动,白龙江林管局迭部、舟曲、白水江三个林业局多地多次发现野生大熊猫。(二)社会效益方面。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通过分流、安置和推动国有林业单位“三定”严把进人关,我省国有在职职工人数从39784 人减少到目前的23961 人,减少15823 人。集体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国有中幼林抚育、基础项目建设、林区产业开发实施灵活就业16072 人。通过天保工程建设带动了林区劳动力就业,森林生态旅游、餐饮住宿等生态服务有效带动了林区经济发展。(三)经济效益方面。累计实现林区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7 亿元。林区产业创收主要集中在旅游、种苗、特色种植、养殖以及餐饮住宿5 个方面。生态效益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天保工程区实现森林服务价值2335 亿元。

综上所述,通过天保工程20年建设,我省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显著提升。尤其是国有林业单位解决了财政供给问题,使我省国有林业单位为主体的天然林保护长效机制建成。天保工程二期前8年,虽然公益林建设任务一再调减,但我省林业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战略和要求,各地各单位通过资金整改和自筹资金绿化造林,森林资源实现了面积和蓄积双增长。如庆阳市再造一个子午岭战略和白银市大环境绿化工程。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我省野生大熊猫种群不断增加、活动范围和栖息地不断扩大。均说明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天保工程一期,我省首先解决了商品性采伐停下来的问题,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减少了人为破坏,使森林资源得到了休养生息。天保工程二期,我省结合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有效整合国家投资和省市县三级自主投资,不但实现了森林资源恢复性增长,而且实现了森林资源提质增效。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珍贵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增加,分布区和栖息地不断扩大,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结合城镇面山绿化和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了林业从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生态事业向生态产业转变,林区成为人民群众康养的主要去处,绿色无污染食品成为人民群众争相购买的健康食品,遍地开花的森林人家和林区自驾游在拉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创收的同时,也使生态服务成为了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