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某锡矿山深井局部巷道排热降温通风优化方案

时间:2024-07-28

石乃敏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崇左 532200)

1 前言

深井局部巷道通风降温是深井开采井下环境控制的难题之一。它不再是传统的以排尘、排烟为目的通风,而是将深井排热通风作业面需风量、气候预测综合考虑,对缓解日趋严重的深井井下热害进行调控。高温深井局部巷道的通风降温,虽然不能像采掘矿石那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不适当的通风将会降低劳动生产效率、增加工人对井下环境的恐惧感和事故率,深井巷道通风降温是深井开采工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深井开采的投资和经营效果,是深井环境控制的一个复杂难题[1]。

某锡矿山生产规模为1 000t/d,开采深度近千米,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矿,采用竖井+斜井联合开拓。矿山经过多年开采建设,已具有完整的采矿工艺系统,其主要采掘工艺状况如下。

(1)主提升设施为探采斜井和深部2#、3#盲斜井组成的三级接力提升系统,提升能力可达1 100t/d。主提升系统提升形式为单箕斗提升,后卸式固定双轨卸矿。

(2) 副提升任务主要由竖井和4#盲斜井完成,竖井服务至+200m水平,该水平以下的人员、材料、设备的下放由4#盲斜井承担。

(3) 尾矿胶结充填系统由地面砂浆制备站和井下管道输送系统组成,充填能力为800m3/d,现已服务到-50m水平。

2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

该矿井采用分区进风、集中回风的对角式通风系统,以探采斜井和竖井作为进风井,以黄瓜洞斜井作为回风井。井下-50m中段以上已经形成完善的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主斜井、竖井进入,经盲斜井、主斜坡道到各工作面,污风通过回风平巷到回风斜井或回风天井,经250m、450m水平机站风机排出地表。450m回风量为74.96m3/s。

矿井采用多级机站的通风方式,所有机站均布置在井下,回风机站设于118m水平处。为了解决增加对风流的需求,还开掘-60m~-151m北、-151m北~-200m北两个通风天井及-200m南面~-166m回风斜井,深部通风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通风质量有所改善。但-151m、-185m、-200m水平通风效果仍较差,高温热害问题突出。

3 井下热、湿源调查及分布特征

矿山井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且在其空间内存在连续大量的生产作业,破坏了原来地壳内的各种平衡,其中新开挖的空间内,接收了各种能源的释放。根据井下热湿的现场跟踪监测,该矿井下热源主要有:(1)空气压缩热源。它是动态变化的,随井深的增加,单位体积内的空气在绝热的条件下,温度不断增加。(2)岩石地热湿热源。该热源来自地下岩石的温升,据测定该热源在深度方向为线性的,其线性率在2.5~3℃/100m。(3)裂隙涌水热源。该热源在井下零散分布,温度较高。井下湿源主要有井下湿式作业机释放的水和井下裂隙涌水。井下的热湿源在井下风流的作用下,由于气体状态参数的变化,通过热量和质量交换进入到通风风流中,使风流的温度和湿度变化[2]。

通过对通风路线上主要的水源、围岩、设备、作业情况等热湿基础数据进行测量收集。测量数据表明,开采最深处-200m水平独头巷道工作面的温度最高36.5℃,是热害最为严重点。所以,对于局部通风降温应该着眼于独头巷道工作面。

4 深井局部巷道排热降温通风方案

深井巷道通风降温方案,以距主风流巷道0~800m为目标。新开挖暴露岩石温度为35℃,排尘风速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风速大于0.15m/s。通风降温热负荷按设定条件进行计算。选取-200m水平采矿场北面脉外巷作为目标通风排热降温巷道。现场测量参数为温度35℃,相对湿度99%。断面尺寸3.55m×2.95m的独头探采巷道作为深井局部通风降温巷道计算的依据,该巷道的断面周长为14m,断面面积为14m2,巷道长度选取200m,空气密度取1.20kg/m3,井深近似取500m。

根据上述参数,可供选择的排热降温通风有以下4种方案[3]。

1)深井局部巷道局部通风机压入式排热降温通风方案

压入式通风方案是采用局部风机及绝热送风管道,向巷道工作区送风排热的方式。这是一种经典的巷道通风方案,具体如图1所示。它利用了射流原理控制工作区气候,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风速和有效射程均较大,能够防止污染物层状积聚,重要的是出口风速大可提高散热效果,可使用柔性风筒,安装简便、结构简单,风筒内气压大于巷道内气压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

图1 压入式式局部通风示意图

图2 抽出式局部通风示意图

2)深井局部巷道局部通风机抽出式排热降温通风方案

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在掘进中难以工作面在有效吸程内,与压入式通风相比,抽出式风量小,工作面排污所需时间长、速度慢,如图2所示。

3)深井局部巷道局部通风机压入联合抽出式排热降温通风方案

压入联合抽出式排热降温通风方案,既是采用局部风机及绝热送风管道向巷道工作区送风,同时在巷道内还设置抽出风机进行排热降温。这也是一种经典的巷道通风方案,具体如图3所示。它利用了射流原理控制工作区气候,并利用抽出风机增加排热。特点是结构简单,控温控湿效果较好。

图3 局部通风机抽压联合排热降温通风示意图

4)深井局部巷道自控制冷压入式排热降温方案

该方案基于方案3,考虑风源温度无法达到28℃时,使用小型冷水机组与压入式通风相结合向采掘区送风排热,具体如图4所示。此时,局部通风机进风口与空冷器出口相连。

图4 局部巷道自控制冷压入式排热降温通风示意图

5 通风降温热负荷估算

该矿井下热害最为严重的是-200m水平的独头探采巷道。回采工作面风流温度取安全规程规定的28℃,按标高±0m水平的气压为101.325kPa,则-200m水平的气压P=101.325+1.2×9.8×200/1 000=103.68kPa。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取岩石温度为35℃。以下以排热排湿为目标计算热负荷。

5.1 设计冷负荷估算

一般来说,深井热害的来源主要是地热和空气压缩热,全矿的热害治理的绝对放热量应以空气压缩放热、岩石放热、机械设备放热、人员放热等热源估算。而局部的热害通风降温考虑的是,把局部热源释放的热量排出,进而降低局部空间内空气温度,热源主要包括岩石表面释热、人员放热量和机电设备放热量[4]。

(1)岩石表面释热量为

Q1=K×A×Δt

式中:K——传热系数(取6.1×10-3);

A——换热面积;

Δt——换热温差。

Q1为18 kW。

(2)人员放热量(按6人计,每人按0.156kW考虑)Q2=0.156×n=0.156×6=0.94kW。

(3)机电设备放热量(机电设备功率按8kW计)Q3=0.496Ne=0.496×8=3.9kW。

按所需排热降温量为∑Q=Q1+Q2+Q3=18+0.94+3.9=22.8kW。

5.2 供风风量估算

巷道需风量应按稀释有毒有害气体、炮烟以及排尘并使工作面具有适宜的气温和风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由于该矿巷道无有毒有害气体,这里只分别计算排热、排尘、适宜风速以及作业人员所需风量,然后取最大值。

按工作面最低排尘计算风量Qd=0.15×14=2.1m3/s=126m3/min。

按巷道内工作人员数计算许所需风量,每人每分钟4m3计,风量为Qr=4×6=24m3/min。

按工作面温度与风速对照表,计算风量按巷道温度与风速间关系,温度越高示意的风速也越大,计算局部风量为Qy=2×14=28m3/s=1 680m3/min。

显然,如果按该矿井下温度的实际情况,按最高风温计算,要使人体达到舒适,风量达1 680m3/min比其他送风计算的风量要大的多。所以,这里为兼顾送风的经济性,不按这种方法进行送风量的计算。

6 巷道局部通风机排热降温通风方案选择

不同的送风风速在独头巷道内造成的气候控制区域不同,根据实测数据和各种情况估算风量,然后按巷道风速和断面面积核算风量。在巷道送风风速为1.5m/s、送风管上部布置时,可在14m2断面独头巷道内形成20~50m的气候控制区。

考虑局部通风机排热降温目标,兼顾考虑建设、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复杂性,深井高温局部通风排热方案选择第4种方案,即局部巷道自控制冷压入式排热降温方案[5-6]。

在进风起始端安装局部通风机,送风风筒链接在风筒出口端,风筒长度随采掘进度的增加而延长,同时改变风机的送风量,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送风排热降温示意图

总压力损失P=Pi+P0+P空+Pλ=0.1×24.5+0.1×24.5+30+53≈87Pa。

考虑风路的漏风,风量安全系数取1.5,则风机额定风量应是Q机=1.5×7=630m3/min。

风量核算按Q>15A,即Q机>Q=15×14=210m3/min。

最终风机风量按校核的结果630m3/min选取局部通风机。

选择局部通风机型号为FDB№6.7/2×37型,风量范围450~680m3/min,全压1 200~6 000Pa,电机功率2×37kW。

7 巷道制冷排热降温通风设备和主要经济指标

按上述方案4以及所选风机和送风管,局部自动控制制冷排热降温方案所用设备见表1。

表1 巷道制冷排热降温通风设备表

具体实施上,送风风筒的进口应在上风向,且距巷道口距离大于10m,为便于排放冷水机组的冷凝热,冷水机组应设置在下风向。制冷机组使用风冷模块机组,可采用美的风冷制冷模块,该模块采用风冷、制冷剂使用R407C,机组内置多种自动保护功能,可确保无人值守条件下安全运行。风冷制冷模块的冷媒管与空冷器链接,由局部通风机压送的风流经过空冷器被降温,降温后的风流经绝热风管送到工作面,冷风流在工作进行热交换升温后,由抽风管排入回风的主风流中[7]。使用风冷模块机组,管路简单、移动扩充便捷,产品成熟。制冷机组使用时安装在临时硐室内。结合生产实际,由于实际掘进是独头巷道不断延长的过程,所制定局部通风方案均是按最长独头巷道来选择风机和制冷设备,所以当独头工作面距离较短时,局部通风机和制冷功率均有余量,因此最好是采用变频工作方式。

制冷模块应放置在专门的小型硐室内,绝热送风管道沿巷道腰线悬挂,最好使用硬质材料管道,出风口工作面的距离大于5倍的平方根巷道面积。具体如图6所示。

图6 局部自动控制制冷排热降温方案图

8 结论

(1)深井高温热害的主要原因是井下存在各种热、湿源。其热源主要来自空气压缩热、岩石地热、裂隙涌水热;湿源主要来自井下湿式作业机具释放的水和井下裂隙涌水。

(2)井下热湿源均为开放性的,岩层温升和空气压缩热是主要热源,井下湿度处于饱和状态,井下热害的季节性变化较弱。

(3)对竖井端,平巷段、斜井端等风流参数进行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热害最为严重的是深部的独头巷道工作空间。

(4)对热害最为严重的独头工作空间的通风降温进行了方案研究,设计了自控制冷压入式局部巷道降温方案。

(5)采用人工制冷送风的方式,能够使高温独头巷道作业区的温度满足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是解决高温热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