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婴幼儿不同部位动脉采血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4-07-28

曾凡颖,康路花,曾 杰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动脉血气分析[1-2]检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能很好反映机体的内环境。由于小儿动脉血气分析需采集动脉血标本,而小儿动脉管径相对较细,且小儿血压基础值较成人偏低,加之小儿容易情绪紧张和哭闹躁动,对动脉穿刺采血要求更高,故需尽量一次成功穿刺,以最大程度减少患儿痛苦。临床上动脉采血途径较多[3],多通过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三种途径。本研究旨在综合比较三种动脉采血途径的临床综合效果,为临床小儿采集血气标本的途径优化选择提供研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9 年2—12 月在我院儿外科住院治疗需采动脉血的患儿90 例,年龄1 月~3 岁,其中男50 例,女40 例,无明显脱水休克症状、脉搏血压正常、无明显肥胖和营养不良状况、无凝血功能异常。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 组:A 组:经桡动脉穿刺采血;B 组:经肱动脉穿刺采血;C 组:经股动脉穿刺采血,每组均为30 例。知情同意原则:向患儿家属介绍此研究的目的,需要协助的具体事项以及参加研究的益处,在知情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原则参与本研究。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 s

表1 三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 s

组别桡动脉采血组肱动脉采血组股动脉采血组F/χ2 P n 年龄/月女体重/kg 身高/cm 30 18.8±8.7性别男16 14 11.8±1.5 81.9±3.6 30 20.1±7.3 17 13 12.0±2.0 82.2±5.7 30 18.7±7.2 0.304 0.739 17 0.090 0.956 13 11.5±1.4 0.694 0.502 81.5±4.4 0.171 0.843

1.2 方法所有患儿由同一专职护士(具有10 年以上儿科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动脉采血。

桡动脉采血组:先行Allen 试验[4]以判断手部侧支循环情况,Allen试验阳性方可行桡动脉穿刺。患儿仰卧位,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的手掌使掌面朝上,稍往下压,使手掌背曲成反弓状,充分暴露掌根部和穿刺部位,助手协助固定好手臂,术者食指、中指常规消毒,触摸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15°~20°进针,见血后固定针头,也可稍抽拉活塞采血至采血结束。

肱动脉采血组:患儿仰卧位,手臂伸直,掌心朝上,助手协助固定好整个手臂,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触及肱动脉搏动最强处并固定动脉于两指间,在两指间搏动最强处与动脉走行40°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至采血结束。

股动脉采血组:患儿仰卧位,暴露腹股沟部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轴成45°角,臀下垫一小枕,使腹股沟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另一腿伸直,助手双手分别置于穿刺侧大腿和髋部固定好穿刺部位。定位:与腹股沟中、内1/3 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于搏动最强处垂直进针,见血后固定至采血结束。以上三种方法均采用专门的动脉采血针,内含抗凝剂和负压,采血结束均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10 min。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儿采血一次穿刺成功例数、皮肤淤青或血肿发生例数、家属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一针见血或3 次以上的皮下成功探测血管位置,并抽取足够量的血液标本。局部损伤即为穿刺部位皮肤淤青或血肿,血肿为直径大于5 mm,可触及或肉眼可见。家属满意度由非操作者于穿刺后30 min 以问卷形式由家属评价:满意或不满意,问卷内容为:您对此次动脉采血的过程是否满意?评价指标为:1(满意);2(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三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年龄、体重、身高)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动脉采血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检验,调整检验水准α=0.016 7,以P<0.016 7 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股动脉采血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桡动脉采血组(χ2=7.954,P=0.004 8),桡动脉采血组和股动脉采血组皮肤瘀青或血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肱动脉采血组(χ2=7.200,P=0.007 3),股动脉采血组家属满意度高于B 组(χ2=8.523,P=0.003 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动脉采血相关指标的比较/n(%)

3 讨 论

血气分析采集静脉血虽能反映机体的代谢性酸碱失衡和电解质情况,但不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功能和氧合状况,所以临床上一般选择采集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5]。与浅表静脉穿刺相比,动脉首先无法在体表显现,只能靠触及动脉搏动确定大致位置;其次动脉管径相对静脉更细,因此动脉比静脉穿刺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且大多数患儿在家中备受呵护,加之动脉穿刺时患儿易哭闹不配合,在小儿动脉采血过程中,如多次穿刺和出现穿刺相关并发症(皮肤淤青或血肿),易激惹家属而导致医患矛盾。

桡动脉在前臂中远段走行于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在桡骨茎突部远端分为两支,一般穿刺点选择在桡骨茎突与第一掌骨间隙处。桡动脉位置表浅,易触摸,但桡动脉管径较细且易于痉挛,针头或患儿稍有移动易使穿刺针头脱出血管内,导致穿刺失败,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不配合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有一定难度。此外,桡动脉周围靠近神经、肌腱和穴位,加之浅表皮肤疼痛感受器敏感度高,因此桡动脉穿刺时疼痛感很明显,一旦疼痛患儿稍微挣扎,易导致针尖脱出血管外而穿刺失败。

肱动脉位于肘窝关节处,位置较深,穿刺平面凹凸不平,且穿刺时患儿手臂容易弯曲导致穿刺部位不能充分暴露,增加了一次穿刺成功的难度。且穿刺后关节患儿关节易活动,按压时间不够或按压不充分,导致穿刺皮肤淤青或血肿形成,降低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6]。

股动脉位于腹股沟股三角处,股动脉管径较粗,一般为桡动脉管径的2~2.5 倍[7],血流量大采血速度较快,穿刺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一次穿刺成功率高[8],且股动脉穿刺时皮下脂肪多,穿刺时疼痛感不明显,患者痛苦相对较小。因此,股动脉管径粗,穿刺时疼痛感较桡或肱动脉途径轻,采血时患儿易配合,更少因疼痛挣扎而使针头脱出,所以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更高。此外,股动脉相对位置较深,而桡动脉和肱动脉位置更表浅,股动脉周围有更多肌肉脂肪的包裹,能降低穿刺后血肿的发生率[9];其次,股动脉穿刺后仰卧或坐位均可以配合,按压处关节活动少易固定,而肱动脉途径易因肘关节的活动导致按压部位移位而造成血肿。

综合比较评估,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家属满意度高,临床评估综合效果好;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稍低,但并发症少,综合效果次之;而肱动脉采血无论一次穿刺成功率还是穿刺并发症,或家属满意度,都无显著临床优点。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采血途径,尤其对于肥胖或脱水存在潜在休克患儿,桡动脉搏动感弱或不明显,或桡动脉已穿刺失败,应果断选择或改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的股动脉途径,有效减少患儿痛苦。而在冬季患儿衣服较多时,股动脉穿刺要掀开患儿衣物也易使患儿着凉,此时可不必首选股动脉途径。应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和其他情况首选合适的穿刺路径,既达到临床需要,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医患矛盾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优质化护理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