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 特约记者 李剑平
农校“菜篮子”对接困局
□特约记者李剑平
较之高校“米袋子”工程建设,有关部门着力推进“农校对接”的“菜篮子”工程却在高校食堂遭到冷遇。
日前,第四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但是,事与愿违地出现了官方高调推进、高校食堂不买账、农业专业合作社怨声载道的格局。
据调查,“农校对接”是高校食堂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直接采购农副产品的一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举措,自2009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推进。
较之高校“米袋子”工程建设,即米、面、油等大宗商品采购平台的成功运营,有关部门着力推进“农校对接”的“菜篮子”工程因何在高校食堂遭到冷遇?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说穿了就是为搞形式主义与收费,参加人员一年比一年少,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明年我们也不来了。”天津一家农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说出了连续参加4届“农校对接”洽谈会的真实感受。
在本届洽谈会上,南方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组织方安排与浙江一所大学签订了“农校对接”协议。但该合作社老板告诉记者,“协议里既没有采购数量、价格,也没有供应配送条款,完全是一纸空文。”
成都市青牛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构建猕猴桃完整产业链的企业,至于为什么出现在第四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上,该公司客户经理王枭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农校对接’,只是供销社临时通知来参加展会。”
另一家以野鸭生态养殖为主的企业也被拉到了“农校对接”会场,该公司董事长王文华表示,他们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压根儿没有考虑与高校食堂进行对接,也没有这样的投资计划。
在洽谈会现场,记者调查发现,福建省武夷山市供销合作联社,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南溪乡东升梅花鹿专业合作社,桂阳县辉山翠竹鸡专业合作社、大莲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汝城县福寿生姜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兴县惠农专业合作社等10多个展位空空如也。
“对这种有名无实的洽谈会,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是迫于某种压力来到‘农校对接’现场的,干脆演起‘空城计’应对。”山东省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农校对接’上热下冷,高校食堂并没有怎么动。”据广西一所高校分管后勤的领导介绍,全区有近60所高校,只有六分之一高校派出分管后勤的人员来长沙参加第四届“农校对接”洽谈会。
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蔬菜主打“绿色、有机、无公害”牌,稍微有点规模和实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都不屑于与高校食堂对接。图/CFP
“快马赶不上青菜行,蔬菜市场一天一个价格。高校食堂的传统经营模式与利益链很牢固,谁有关系就采购谁的,谁给回扣就买谁的。”
对于高校代表出席开幕式后就纷纷撤会,农业专业合作社展位前门可罗雀的现象,一所高校分管领导说,“大家没有具体的对接任务,只是来洽谈会现场逛逛。”上述天津这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直截了当地表示:“高校食堂根本不敢公布在哪个市场、摊位采购蔬菜。这种‘农校对接’一看就是假的,名存实亡,根本对接不了供需双方。”
天津某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向记者透露,参加“农校对接”洽谈会都是高校分管后勤工作的负责人。他们往往谈得很好,但实际上都不负责食堂采购,尤其是对外承包经营的高校食堂,负责采购的往往是承包者的小姨子或表姐夫等亲戚,哪里的蔬菜便宜就上哪里采购。这种经营模式的食堂约占全国高校食堂的70%。
此外,为了应付国家有关部门推进的“农校对接”工作,部分高校食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做一笔买卖敷衍了事,令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校对接”满怀希望而来,两手空空而归。
山东省聊城市孚德食品有限公司大区经理李文宏介绍,高校食堂对“菜篮子”缺乏认识,采购农副产品首先考虑的是成本,贪图便宜。北方一家年销售收入1.5亿元的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的分析更加证实了这一情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优质优价,重点向大机关、团体单位食堂的“菜篮子”供货,稍微有点规模和实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社都不屑于与高校食堂对接。
“适合高校食堂的低端米比较少。”在“农校对接”洽谈会现场,湖南省天龙米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彭湘华说,公司年产销10万吨大米,主要以每公斤5元以上的中高端大米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主。低端大米的利润每公斤只有几分钱,根本不及每公斤大米1毛多钱的物流成本。
记者调查发现,农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蔬菜主打“绿色、有机、无公害”牌,再加上人工管理成本与正式发票税率等,同样品名、重量的蔬菜比普通菜市场的价格高出10%。而高校食堂采购往往只注重价格不关注质量,一味追求价格越低越好,令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高校食堂难以对接上。
广东省肇庆学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学院有2万多名在校生,既有学院自己经营的食堂,又有对外承包经营的食堂。同一个学院食堂的采购模式、渠道都不一样。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在推动全国层面的高校食堂‘菜篮子’工程建设,但是因时空距离与运输成本等问题,广东高校食堂不可能从山东、陕西、湖南等省农业专业社采购蔬菜,仍然在广东省内找供货商。”肇庆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快马赶不上青菜行,蔬菜市场一天一个价格。高校食堂的传统经营模式与利益链很牢固,谁有关系就采购谁的,谁给回扣就买谁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方面透露,“‘农校对接’规范化,就能市场化;不规范,我们正规企业不同他们玩,不趟这浑水。所以,学生在高校食堂吃不到真正好的食品与蔬菜,往往是一些施用催化剂、膨胀剂的农副产品。”
高校食堂采购往往追求价格越低越好。图为湖南一所高校食堂推出5毛一份的特供菜。图/CFP
在“农校对接”洽谈会现场,北京某机构极力打造推荐类似“淘宝”的电子交易平台,以一统高校食堂“菜篮子”市场。据该组织机构宣称,“通过网上实现订单,银行代学校及时付款,并为企业融资,可以降低采购成本20%以上。如果全国高校食堂实现网上采购,每年可降低采购成本200亿元上。”
不过,参加洽谈会的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不以为然地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分工专业化,有关机构欲借助政府‘有形之手’垄断高校食堂‘菜篮子’的模式既不可取,更不现实。”
来自广西大学的代表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高校食堂“米袋子”中的米、面、油等大宗商品通过采购平台可以实现跨区域性联合采购,但是“菜篮子”由于季节性强、品种多、批量小,在省域内开展联合采购都很困难,主要以属地供给为主。
据介绍,国际上学校饮食供给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当数日本。从1889年开始至今,日本在学校饮食推广中使用当地生产的农产品及加工食品,促进了地域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推进“地产地销”振兴农业计划中,各都道府县都采取行政支持措施促进学校饮食供应中使用当地农产品。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并建设区域性“农校对接”平台,务实做好高校“菜篮子”工作,促进农业订单式生产和农民增收,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让高校广大学生受益。
□编辑赵慧□美编王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