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陈文杰,姚干,欧阳时锋,吴洪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泌尿外科,湖南 长沙 410011)
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是目前妇科及产科一种常见的医源性疾病。常因妇科手术损伤、产伤和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放疗等导致,一直以来都令临床外科医生感到非常棘手,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2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的VVF患者,总结其诊断、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62例患者均以术后出现漏尿为主要临床症状而就诊,通过膀胱镜检查和膀胱亚甲蓝实验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年龄20~66岁,平均46.5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8个月。其中,病因包括因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7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17例、经阴道分娩损伤8例。单个瘘口45例,多个瘘口17例,瘘口大小0.5~4.0 cm。经膀胱镜检查,瘘口位于侧壁的39例,后壁的17例,三角区的6例。62例患者中,53例患者为初次行修补术,9例患者为首次或二次修补手术失败的患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途径行修补41例,经阴道途径修补10例,经腹腔镜下修补8例,经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修补3例。部分患者膀胱镜下瘘口图片见图1。
图1 膀胱镜下膀胱阴道瘘口Fig.1 Bladder-vagina fistula under cystoscope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经确诊后均先留置导尿管,改善漏尿症状。本组手术均在出现漏尿症状3~6个月后进行,术前常规行中段尿液细菌培养,以排除及控制泌尿系感染及会阴感染。术前常规连续3 d用0.1%新洁尔灭阴道、会阴抹洗及肠道准备。对于绝经期妇女予以口服雌激素,以增加阴道壁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血供。为了避免术中输尿管口的损伤,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于双侧输尿管内,如瘘口较小,留置输尿管导管于瘘口内,一端从阴道开口出来,方便术中快速寻找瘘口。
1.2.2 耻骨上经膀胱修补术 患者取臀高平卧位,下腹部正中切口,显露膀胱。前方正中切口打开膀胱壁,观察瘘口与输尿管开口位置,检查瘘口周围情况,如瘘口周围有残余缝线或异物,则先予以清除。自瘘口置入8F导尿管,自膀胱壁及阴道壁之间注入盐水打一水垫,打起导尿管水囊后,提起瘘口,这有利于两层之间的分离。自膀胱内壁距瘘口缘0.5~1.0 cm环形切开膀胱全层,保证正常组织的显露。于膀胱壁与阴道壁之间的切口进入,进一步游离使膀胱后壁与阴道壁完全分离,彻底切除瘘口及周围瘢痕组织,2-0可吸收缝线连续内翻缝合阴道瘘口全层;膀胱瘘口先用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黏膜外肌层加固,再用4-0可吸收线连续外翻缝合黏膜层,两层之间缝合方向相互垂直,以避免各层之间出现间隙,并保证张力合适。见图2。
图2 经膀胱分离与缝合Fig.3 Separation and suture via bladder
1.2.3 经阴道修补 采取张腿俯卧位,腹部垫枕,臀高头低,牵开大阴唇,放置阴道鸭嘴牵开器,暴露阴道及瘘口,插入气囊导尿管打起气囊,并往外牵拉尿道以方便暴露瘘口,沿瘘口切开,切除瘘口边缘瘢痕。尽量于阴道前壁与膀胱壁之间的平面逐步锐性分离,以松弛瘘口边缘分离至瘘口周围1.5~2.0 cm处,4-0可吸收线连续外翻缝合膀胱黏膜及肌层,再用2-0可吸收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阴道肌层及黏膜。
1.2.4 经腹腔镜下修补术 患者取30°头低臀高平卧位,为了防止气腹泄漏,在阴道内置入碘伏纱布。消毒铺无菌巾单后,在脐下处做1个1.5 cm的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中弯钳逐层撑开进入腹腔,置入12 mm Trocar,注入CO2气体,压力12 mmHg,放置内镜,先探查腹腔及盆腔情况,再分别在脐下左、右腹直肌旁3.0 cm戳孔,分别置入5和12 mm Trocar,置入操作器械。用剪刀剪开膀胱,明确膀胱阴道瘘瘘口位置,找到并分离膀胱后壁与阴道前壁间隙,再用剪刀锐性分离瘘口周围的膀胱后壁及阴道前壁,充分游离后以2-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阴道壁瘘口,要注意松紧适当。将大网膜完全覆盖于已缝合的阴道瘘口创面上,并用4-0可吸收线缝合,固定在瘘口切口的边缘。4-0可吸收线连续外翻膀胱黏膜层,再纵行间断或连续缝合膀胱黏膜下肌层加固。见图3。
图3 腹腔镜下显露分离与缝合Fig.3 Laparoscopic exposure separation and suture
1.2.5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修补术 患者先在膀胱镜下找到双侧输尿管开口,并留置5F输尿管导管,避免术中误伤输尿管,再经瘘口置入5F输尿管导管并从阴道引出,留置16F气囊尿管,阴道内置入碘伏纱布防止气腹泄漏。患者取头低臀高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在脐下处做1个小切口,切开皮肤,中弯钳钝性撑开腹部各层进入腹腔,置入12 mm Trocar,注入CO2气体,压力为12 mmHg,置入内镜,分别在左、右距离该孔约8.0 cm处切开皮肤,置入8 mm Trocar,左髂前上棘内侧约2.0 cm处切1个小口,置入10 mm Trocar作为辅助孔,分别将各Trocar固定于机械臂,置入操作器械。内镜下先探查腹腔,后修补方法同腹腔镜下修补术。修补完成后均更换阴道填塞纱布,从导尿管注入美兰,检查是否有漏尿,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腹膜外间隙引流管及导尿管。取出阴道内纱布,再重新放置络合碘纱条,术后24 h取出。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留置引流管。根据情况,一般在术后第3天拔出,导尿管在术后第2周拔出,造瘘管在术后第4周左右拔出。
62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2年,平均随访6.5个月,60例患者得到治愈。其中,53例初次治疗的患者有52治愈,1例初次治疗的患者术后仍有少许渗尿,考虑与术后伤口感染、愈合欠佳有关,经留置导尿管并加强抗炎,1个月后自行愈合。曾行膀胱阴道瘘修补失败而再次或三次手术的9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仍有漏尿,为二次修补术的患者,有3处瘘口,疤痕较严重,考虑为缝合不够严密有关,经再次手术治愈。
以前,VVF主要是因为产伤所致,但随着分娩技术的进步,产伤导致的VVF逐步下降。妇产科手术导致的VVF呈逐步上升趋势,RAASSEN等[1]一项18年的回顾性研究表明,约80.2%的VVF与之有关,尤其是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3]。本组患者中,12.9%(8/62)由产伤引起,87.1%(54/62)由妇科手术引起。
VV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瘘,临床表现主要是持续阴道漏尿,漏尿程度与瘘口大小及部位有关。一般妇科手术造成的瘘,在术后拔除尿管时或1~3周后出现阴道漏尿,应排除急迫性尿失禁或阴道分泌物等,鉴别可行尿动力学检查或分泌物尿素和肌酐检查。需考虑位置及瘘口与输尿管口的关系等,这对拟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膀胱镜下未发现瘘口,亦不能排除瘘的可能,可将斑马导丝软头插入可疑瘘口,经阴道膀胱镜检查,若在阴道内看到导丝就能证实瘘的存在及准确位置,若仍无法确诊,可行膀胱灌注美兰溶液观察阴道纱布是否染色,来确定是否存在膀胱阴道瘘。既往有盆腔恶性肿瘤史的患者,应行瘘口周围组织活检,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复发的可能。对于复杂性VVF,还须行CT及静脉肾盂造影等相关检查来评估泌尿系统与瘘管的关系。
极少数的膀胱小瘘口留置导尿管,充分引流尿液、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后可自然闭合,保守治疗仅能治愈约5.0%的瘘口[4],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多种,其中耻骨上经膀胱途径在直视下操作,暴露满意,手术成功率高,但对于直径大于2.0 cm的瘘口或多发瘘口,由于周围瘢痕组织多导致缝合张力高,易修补失败[5]。腹腔途径优点是能充分暴露术野,可同时处理膀胱和输尿管病变,方便取大网膜作为填充物,适用于大瘘口、多次手术修补失败或伴有输尿管瘘者,缺点是对腹腔内的脏器影响较大。经阴道途径避免了对腹腔脏器的影响,且避开了腹腔手术造成的腹腔粘连,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点,但视野不佳,暴露差,适用于简单、低位瘘[6-8]。有研究[9-11]报道了经腹腔镜修复VVF,MIKLOS等[12]也系统回顾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手术修补,认为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点是创伤性小、恢复快,而且修补成功率与开放手术相当。机器人辅助较传统腹腔镜操作更灵活,稳定性强,视野更清晰,可为VVF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途径[13]。
临床治疗中,如患者既往有盆腔肿瘤病史,在进行治疗前需进行活检,若活检发现有恶性肿瘤侵犯,则不能进行修补手术。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一项Meta分析[14]表明,更多学者倾向于在患者患病3~6个月后进行手术,确定患者局部炎症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提高瘘口修补后的愈合率。有研究[15]表明,早期修复与延期修复相比具有更高或至少相似的成功率。此外,还具有减轻痛苦和早期开始正常生活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小型未感染的瘘管。有文献[16-17]指出,修复的时间并不影响结果。
笔者认为,手术时期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瘘孔情况制定,通常时间为妇产科手术3~6个月后,但如患者体质良好,经定期检查后,在瘘口瘢痕组织软化、无感染的情况下,亦可早期手术。同时手术操作应在月经后第1周进行。术前和术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总结如下:①对于老年患者或行卵巢切除时间过长的患者,应口服雌激素促使瘢痕组织软化,使分离更容易进行;②手术前对阴道进行抹洗,保证手术部位的清洁,同时需要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常规检查及评估,如患者机体状况较差或合并有感染者,需采用营养支持及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等,术前还需充分了解瘘孔数量、位置及大小与输尿管开口的位置关系,以决定手术方式及术中注意重点;③术中充分游离瘘口周围的阴道壁及膀胱壁组织,彻底清除疤痕组织及异物。一般经膀胱与阴道壁之间的间隙分离,此间隙较疏松,分离时出血少,分离应使瘘口周围组织充分松弛,以保证缝合无张力。进行缝合时,采取垂直交叉的缝合方式,避免各层组织间出现重合。瘘孔较大的患者,需填充加固缝合后的瘘口,可采用修剪后的大网膜组织转移覆盖,大网膜丰富的血供能吸收炎症渗出,并分泌生长因子促进组织愈合,纤维化的大网膜脂肪更能加强瘘口的物理强度[18]。在对膀胱壁进行缝合时,应避免输尿管口的损伤,可在缝合前插入输尿管导管。缝合完毕后留置导尿管,保证通畅的引流;④保证术后膀胱清洁,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则需要放置膀胱造瘘管;⑤术后加强治疗,运用敏感的抗生素预防再次感染。
综上所述,术前明确诊断、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修补时期、注意术中精细分离和缝合技巧是提高修补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