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时间:2024-04-24

宋尚文 山西省人事考试中心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目前市场上企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企业之间竞争,开始进一步延伸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伴随着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深入,以及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开始成为现代企业重点关注内容,为新时期的企业合作竞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维护行业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相关内容,有助于解决供应链存在问题,指导后续工作高质量落实。

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供应链质量管理发展现状

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由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重点,开始逐渐从组织内部朝着外部延伸,而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诞生,则是产业链各环节融合的具体表现。例如,我国先后引进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先进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同时引进新思想和新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货源管理模式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各主机企业均开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形成了有别于日韩体系、欧美体系的本土供应链体系。随着南北车合并,中车着手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上进行整合,并发布了中车Q、供应商资质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标准及指南,主机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式趋于融合。

质量管理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先后经历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并逐步递进到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主张用户为主、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原先国内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是集中在企业内部,而全球化市场不断开辟和拓展,产业链分工更为细分化,质量管理工作开始打破了传统内部观念束缚,倾向于对整条供应链实施质量管控,质量管理视角发生转变,相应的促进了供应链质量管理发展[1]。

由于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大,机车车辆多数零部件需要对外采购,大部分主机企业只生产转向架和车体,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致使企业对外采购成本在产品总价值占比超过了70%以上,而批量整改质量问题占比也超过了80%以上。因此,强化供应链质量管理成为各主机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剖析

结合供应链质量管理现状来看,即便行业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但是整体水平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2]。部分企业自身认知有所不足,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问题缺少深入理解,忽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研发之间的潜在联系,不可避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其一,供应链质量管理认知存在偏差,部分企业片面的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货源管理,采购产品质量与己无关,供应商有问题换一家即可,对供应链质量管理投入严重不足。

其二,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供应链各节点之间交互受限,信息共享程度不足,特别是技术要求逐级传递造成信息衰减,一定程度上导致质量问题的产生。

其三,快速响应机制不完善,未能对于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进行有效预测分析,并及时进行应对,极大地弱化了共供应链的协同作用造成用户抱怨。

其四,企业之间多是合同关系,未能深层次合作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多数企业注重短期利益,难以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去考虑问题。另外,供应链集成水平不高,加剧了企业内在需求与生产要素之间的矛盾,不仅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和限制,还会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逐步增加。

其五,供应链质量管理缺乏完善制度体系支持,在供应商选择、评价、绩效监视等方面,管理不够精细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应对措施和发展趋势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应对措施

其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所处行业特性,确定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匹配适宜的资源做好供应链各环节的整合,提升整个供应链质量保证能力。

其二,与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战略合作供应商的选择十分关键,需要充分契合企业发展情况,通过与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共同新产品开发、联合投标、相互驻厂等,在商务、技术、管理方面协同共进,寻找质量、成本、交期协调的最优解,实现供需双方利益最大化。

其三,加强企业供应链信息化建设。现代企业要关注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合理信息化系统运用和建构,实现设计、生产、售后、采购、质量等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各企业优势,发挥供应链协同作用。

其四,构建合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自身规模、质量管理能力等因素,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在供应商初选和评价阶段,根据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设置选择条件及评价标准,采用多功能团队形式考察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在供应商供货初期,通过样品试制及里程碑管理、首件检验、运用考核等方式,确认产品符合运用条件;在供应商批量供货时,通过供应商业绩评价、放行检验与进货检验联合管控模式,确保采购产品质量稳定。

其五,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结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主要包含供应商评价选择,以及供应商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分析。对于前者,主要是对轨道交通配件供应商具体情况以及主机厂对供应商管理薄弱环节,汲取欧美国家等先进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优化创新。通过供应商管理模式优化创新,力求改善轨道交通车辆质量控制困境问题,形成更加稳定的供应链。

(二)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未来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发展,完善配套的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制度体系,促使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最优化。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实现全流程供应链质量管理,在制度体系基础上贯穿于供应链各节点,实现供应链质量管理各环节标准化、可视化,确保关键环节质量受控。

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结构模块化进程,实现采购产品标准化、谱系化。加强供应商的选择与帮扶,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供应商队伍。在提升企业和供应商联合研发水平的同时,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供应链节点企业共同发展。

建立供应链质量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数字赋能,运用QMS、SAP、PHM、MAS等系统,实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共建共享,为各企业管理策划及实施提供依据。完善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促使企业之间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传输共享,避免信息共享受限带来风险。

四、供应商质量管理策略

(一)科学地认识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供应链模式下,针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需要质量管理人员树立起科学的认知观念,对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明确的认识,供应商质量管理和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供应商质量管理应更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这是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实施质量管理的着手点,在供应商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运用,将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建立起科学的网络质量管理系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将供应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质量管控中的核心,评估供应商,并要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行立体化的评价,全过程的监督生产流程管理、关键节点,加强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控。将落后的质量控制思想改进,加强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明确重要节点和检验程序管理目标,准确地做好供应商质量环节的合理划定。

(二)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

在供应链的质量管控中,针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有必要构建起健全、完善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从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着手,完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管理流程、管理机制这两大要点,是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点环节。很多企业目前已经对供应商质量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结合企业的现状,制定了与供应商质量管理有关的机制,明确了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流程和具体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在处理产品问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缺少明确的反馈意见主体,当出现问题产品时,处理方法不妥当、不具体,缺少对问题的有效处理,降低了产品问题的有效处理效率。此类实际的不足问题,均是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因此,企业必须要改进现状,进一步地完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健全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模式。例如,企业在生产中若是出现了有关配件的质量缺陷问题,经过了配件质量检查和一系列的反馈分析工作之后,确认配件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立即的上报给质量部门的负责人,由相关的部门人员制定后续的改进方案和处理策略,向检测部门提交有质量问题的配件产品。由检测部门通过评审,明确问题和问题的原因之后,与供应商之间相互联络,获取供应商的支持,改进不足,并且要将这批材料从生产资料的备用资源中剔除,防止出现有问题的材料投入到生产中,消除质量隐患。当出现质量问题时,应上报给管理层人员,防止出现质量问题从小隐患变成大风险。

(三)构建双向质量控制机制

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中,结合供应链体系中质量管理的目标,企业需要与供应商进行相互之间的协作,构建起双向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面向供应商和关键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在双向的质量管控机制的作用下,使企业的生产更高效、安全,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企业需要增进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建立起双向管理的质量控制机制,要求供应商和企业的生产环节之间形成紧密的衔接关系,在企业的生产中,要求供应商加入其中,企业获取供应商的专业性指导,从专业材料、使用规则等方面,由供应商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质量的指导和监管服务。例如,生产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需要邀请供应商一起对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中进行探讨,在投入市场之前,进行双向的质量控制,例如,针对产品的功能、使用到的配件质量、原材料的性能等,要进行立体化的调研分析,在双向的质量控制机制作用下,确保产品的定位准确性,实现生产目标。由供应商给出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建议,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在企业和供应商的双向沟通与双向质量控制机制的作用下,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由供应商提供专业化的材料、知识指导和信息服务,确保关键的环节中生产质量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发挥双向质量控制机制的功能,防范质量风险。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

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控,提高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效果,还需要从后续的评价环节,加强对质量管理效果的有效评价和反馈,建立起健全的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管理体系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中只是一小部分,不仅要在供应商质量管理中,落实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还需要在质量管理的评价机制建设中,进行持续的完善,发挥出质量管理效果评价机制的功能,协助企业实现管理目标,增强企业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效果。企业的内部要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评价氛围,要求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到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中来,包括企业市场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等各岗位人员,需要在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中,相互协作,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质量管理效果的网络评估平台,在平台当中录入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完善有关的数据。例如,供应商的生产地提供的材料数量、材料名称、材料性能等,在平台上实时地上传信息记录信息,将质量评估的效果记录下来,进行信息的实时更新、共享,确保各部门人员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协作的功能,发挥出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机制的作用,为供应链上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任务目标夯实基础。

五、结语

总而言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在当今铁路质量安全要求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便于企业更好地顺应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在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为企业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