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起育肥牛气肿疽病防治体会

时间:2024-07-28

黑 靖,滕倩倩

(1.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730600;2.甘肃省靖远县农业农村局,730600)

牛气肿疽是有气肿疽梭菌所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此病无法直接传播,表现为地方性或者散发流行。发病时病畜会出现跛行、食欲下降、反刍废绝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死率较高,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结合一起育肥牛气肿疽病的诊治病例,具体谈谈该病的防治体会。

1 发病情况

2019 年秋季,某养殖场的育肥牛突然爆发疫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食欲下降、肌肉组织气性肿胀等,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畜的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15d 后,病畜数量超过40 头,死亡15 头,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经过诊断后,确诊为气肿疽病,通过后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控制了病情的扩散。

2 流行病学

牛气肿疽病的病原是气肿疽梭菌,其可以侵害水牛、黄牛,偶尔也可见猪感染,马、驴、骡等牲畜一般不会感染。此病多发于夏季,尤其是洪水过后,病原由口腔或者伤口入侵组织器官。发病后如果对病死牛的尸体不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地方性流行。

3 症状表现

发病时病畜体温明显升高,最高可达42℃,肩部以及臀部的鸡肉肿胀,发病初期表现我热痛,后期变冷无痛,患部皮肤呈干硬的状态,按压可有捻发音,部分病畜可表现为食欲下降、跛行、呼吸困难、反刍废绝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病畜会在 24~60h 内死亡。

4 病理变化

由于病畜肌肉组织其中以及瘤胃鼓胀,会导致死亡病畜尸体膨胀,肛门以及阴道部位可见有血样液体,鼻腔有流血样泡沫,肩部、腰部的捻发音以及肌肉组织肿胀可扩展至临近部位,部分病畜仅存在骨骼肌。患部的皮肤坏死,少部分病畜正常,皮下组织我红色或者金黄色,肿胀的肌肉组织内部潮湿或者特殊干燥,并且有刺激性的酸样气味。若病畜的病程比较长,则肌肉坏死病变更为明显,少部分病畜的舌肌、喉肌、膈肌、咽肌以及肋间肌也可出现捻发音。

5 诊断要点

病畜发病比较突然,体温在短时间内上升,四肢内部存在肿胀的情况,发病初期为热痛,之后变冷无痛,叩击有鼓音,按压可有捻发音。部分病畜病情发展快,病程比较短,最快4h 可导致病畜死亡。去病畜胸液培养之后进行镜检,可以发现革兰氏阴性极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

6 防治措施

首先,养殖人员平时要注意观察牛群的情况,并关注疫情,如果邻近地区出现气肿疽病,要立即对牛群进行预防性接种,对因怀孕、患病、哺乳等因素未能进行接种的牛,后续要注意补充免疫。其次,如果本养殖场发现疫情,要及时将病畜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尤其是病畜的活动区域。若病畜死亡,要妥善处理尸体,建议深埋处理,避免病源扩散,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关于牛气肿疽病的治疗有两种方案,其一是在病畜出现发病症状的12h 内,肌肉注射青霉素200 万IU,每间隔6h 注射1 次,可以有效改善病畜的症状。若病畜发病在12h 以上,则在首次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先静脉滴注1000mL 含糖盐水,促使青霉素尽快发挥作用,后续每间隔12h 注射1 次青霉素。其二是针对病畜肿胀的部位,选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进行分点注射,每日1 次,治疗效果良好。

7 体会

通过此次对育肥牛气肿疽病的诊治,结合牛气肿疽病的特点,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7.1 一旦养殖场爆发牛气肿疽病,后期在想彻底净化极为困难,因此,预防此病最佳的方式就是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并全进全出。若需要从其他地区购牛,则需要将购入的牛先隔离饲养,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确认安全后恢复正常饲养,避免购入的牛携带病毒。

7.2 气肿疽梭菌可以通过土壤进行传播,因此,如果采用的是放牧养殖的方式,在放牧时注意避开被气肿疽梭菌污染的草场,避免牛群被感染。

7.3 平时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牛群的状况,秉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原则,如果发现病畜,要及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并尽快筛选疑似病例,也进行隔离。同时对于病畜以及疑似病例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病畜死亡。对于健康的牛群要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增强牛群的免疫力,避免被病源侵入。

7.4 加强养殖场管理,严格执行定期消毒制度,对牛舍、活动区、养殖设施以及工具都要进行消毒,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为了有效灭杀气肿疽梭菌,消毒时可以选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或者升汞,其对于气肿疽梭菌比较敏感,消毒效果比较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