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仲雨航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在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精细化管理被逐步引入到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之中,因此,强化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力度、严格管控医院成本核算、确保总会计师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实现高精度、高水平的成本管理成为了公立医院改革中必须重视与达到的目标。然而,部分医院的业务活动未能与财务活动有机融合,并且成本核算信息化程度不高。为了扭转信息滞后、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同时提升医院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工作调整的能力,必然要基于业财融合推进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从而使成本核算更加契合新医改背景的具体要求。
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下,通常是业务活动产生后,结合业务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反馈数据开展账务处理,而后医院决策者以账务处理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制定。此种模式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数据的更新不够及时,获取到的均是滞后性的信息,在医院外在发展环境改变、内部工作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难以通过信息分析做出精准预测并实现提前防控,无法发挥出财务数据信息的效能与价值。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行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医院必然要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系统及财务系统的有机整合,方可实现信息的高效、精准获取,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可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业财融合是在业务活动开展的基础上,采用一体化方式处理财务信息,将业务、财务两个原本各自独立的活动有机关联与整合,从而达到信息数据共享的目的。业财融合的实现可转变以往基于信息系统的电子账务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会计管控效能的发挥,可通过财务管控实现对经济业务展开全面化与动态化监控,还能够立足经营者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发挥决策管理中会计工作的预测、控制、监督等各方面价值。新医改政策推行下,医院人员成本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医药结构逐步调整与完善,然而仍然存在医疗资源未能均衡分配、经济运行压力渐增的问题,特别是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后,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经济管理压力也进一步提升。而业财融合的实现,能够基于新型管理理念的引入、以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实施,使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居于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HIS医院信息系统,此系统开发利用时间较早,收费、药品管理环节均利用此系统,可实现收费、挂号以及药品管理过程的信息化。二是临床信息系统,此系统属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系统,医护人员可在手术麻醉系统、心电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支持下展开高效率的工作。三是ERP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公立医院基本完成了前两个系统的建设,但ERP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全面建设与实施。
1.初步完成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建立
通过了解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现状发现,部分医院的门诊及住院两方面数据占居科室收入总量的95%以上,药品、卫生材料的成本支出占据科室总支出费用的80%左右。同时,门诊人次、住院床日数据收集与统计占据科室工作量的85%左右,且医疗辅助科室的内部服务量数据也超过了80%。此外,通过分析公立医院所应用的成本核算软件发现,许多医院并未完成成本核算软件的配备,并且医院是各自选用成本核算软件,未能实现成本核算软件标准的统一化。
2.基本完成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系统的构建
当前阶段,大部分公立医院均配备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系统,然而成本核算的效果却差参不齐。一些品牌的成本核算软件,是在科室成本核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医院服务项目成本进行统计的,并未实现高度的数据共享,成本核算过程不仅存在工作量过高的情况,还需要较长的成本核算时间,因而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未能将成本核算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3.病种成本核算系统不够成熟
公立医院虽然引入了病种成本核算软件,但此类软件通常是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叠加为基础的,未能于医疗管理中实现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病种管理方式的引入与实施,并且由于临床医院管理中会面临多种多样的疾病,并且疾病产生路径各异,因而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标准化医疗服务项目尚未构建完成,正因如此,也导致以临床路径的病种成本核算系统未能成熟与完善。
虽然当前阶段医院逐步完成了HIS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挂号、收费、药品管理、临床医疗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然而业务活动及财务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仍是各自独立的,这与业财融合的基本要求并不相符,并且会因两个系统未能融合而影响到公立医院信息化的整体建设进程。
目前,医院虽完成了科室、项目两个成本核算系统的构建,但并未接入到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中,未实现这些系统的有机融合,而是各自独立运行。然而科室成本核算需要在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结果的基础上展开数据核算,需要通过成本数据分配,将之纳入到科室各类成本明目之下,且需在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得出后将之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中进行分摊,若是其未能与财务核算系统有机结合,将会导致成本核算工作量增加,出现重复核算问题,难以实现高效的成本核算。
现阶段,公立医院以HIS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实现了业务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的信息化,然而这些核算基础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系统当中,未能实现业务、财务两个系统的有效信息共享,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致使医院各职能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无法有效共享,难以为成本核算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并且成本核算时所应用的成本归集标准并不精准、分配标准也未能统一,因而科室成本核算结果缺乏精准性,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医院项目成本核算结果也可能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同时,由于公立医院的诊断、治疗、中医等医疗服务项目类别众多,存在一个医疗服务项目被多科室共用的情况,规模较大的公立医院年诊疗量可高达几百万人次,即便是单一的医疗服务项目之中也包含多种不同类别的成本,因而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面临着较大的数据压力。
为提高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可靠性,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高效率完成,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公立医院必然要完成成本核算的信息一体化建设,在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为成本核算的高效、精确开展提供支持。公立医院需要以一体化的成本核算系统为基础,通过成本数据的自动化收集、传输、统计、分析实现成本数据及整个过程的精确核算,从而使成本核算结果更加精准,并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成本数据的全面核算。要实现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的一体化建设,要做到如下几点:
公立医院应以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构建为基础,实现医疗服务项目中产生的材料成本、动力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设备成本的自动化归类,并将之自动分摊到各个医疗服务项目中,基于医疗服务项目这一业务核算单元实现成本的有效归类与整合,通过自动化的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为一体化成本核算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还可实现医疗服务项目实施中物资消耗时间、设备使用时间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可形成相对固定的数据收集流程。若医院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还可于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设时实现作业的划分与固化。
1.科室成本核算
科室成本核算的自动化实现是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作为源头,基于自动化归集与分摊,实现成本核算过程的自动化开展。首先要精准辨识出科室承担的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做好间接成本的归集,并将之分摊于项目服务成本之中,进而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基础上自动化核算科室所产生的成本。
2.病种成本核算
病种成本核算时,要以临床路径的诊疗数据为基础,要细致划分信息系统中的病种临床路径,在此基础上展开核算。同时,要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基础上构建病种成本归集路径,患者自入院至出院整个时间段内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均属于病种成本,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既要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统计,也要计算疾病诊治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药品及其他耗材成本,从而自动化进行病种成本的归集与核算,这便需要基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展开病种成本的核算。
公立医院要实现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必然要构建一个一体化的财务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成本核算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有效连接,通过两个系统的有机融合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并在网络支持下,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一体化进行各种不同类别成本的核算统计,不仅能够使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合理,也可实现成本核算结果精准性的提升,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成本核算过程。
公立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要整合医院目前现有的HIS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ERP管理系统等,并且要完成医院管理相关数据字典的构建,要针对各项基本信息完成编码、名称、以及定义的收集与整合。需要以规范、统一的综合管理基础资料信息为基础,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有效构建,扭转以往各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独立存储与利用的状况,实现系统之间信息数据的有效互换与共享。应对各部门的管理、服务进行梳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基于信息集成平台,自动化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传输,从而实现各部门数据信息的统一,保证数据的精准性与全面性。
除了规范的数据分类、完善的数据字典以外,还应将业务数据接口、数据信息共享作为一体化成本核算系统的构建基础。公立医院需要细化核算数据,如耗材统计时,要明确具体的收费项目,确定各个耗材的库存总量。同时,要对耗材管理所涉及的采购、出入库、消耗、付款管理等各个流程进行重新梳理,通过闭环管理的实现,实现与收费的有效关联,获取更加精准与全面的成本核算数据。与此同时,还要对医疗服务项目数据中项目收入来源进行把控,在HIS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数据的共享,不仅可节约成本核算成本,也可加强收入及支出的配比控制,利于消除收费中存在的漏洞问题,还能提升成本信息监控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一体化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明确固化标准的项目组成,要将疾病的多样性纳入考量,选配模块构建中要囊括出现率较高的病发症。设计病种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拓展性,还需具备一定的延展性,要确保病种成本核算信息路径可得到充分的预留,需要固化标准医疗服务项目这一病种成本构成内容。应以项目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结合诊次、床日等各种不同病种成本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实现成本核算过程的高效开展。
医院成本包含内容众多,其中许多成本均需在分摊后再进行成本核算。因此,成本核算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将成本分摊所要遵循的依据是否科学纳入考量,并固定这一分摊依据,且应于成本核算过程中持续性进行成本分摊依据的优化与完善。
1.明确人力成本分摊依据
核算医院成本时,人力成本核算必不可少,需要在医疗服务项目实施中,科学、精准地计量医生的服务时间,然而这一计算相对困难,因而需要通过人力成本分摊依据的合理确定,进而实现人力成本在各个业务活动中的有效分摊,从而实现人力成本的精确核算。
2.合理确定设备折旧成本分摊依据
设备折旧可由设备使用者、资源耗费方承担设备折旧成本,在具体的医疗服务项目基础上进行设备折旧费用的分摊,可将使用时间、占用面积等作为分摊依据,采用此种分摊方式可得出更加精准的成本核算结果,实现成本管理与设备使用部门的有效关联,能够通过成本管理部门的成本归集,明确成本管理重点,及时发现与解决设备使用问题,从而实现成本核算管理价值的最大化展现。
业财融合背景下,成本核算的精准性提升需要以一体化的成本核算系统为基础,依托于信息化建设实现便捷化、高效化、精准性的成本核算。通过业务、财务系统的有效对接,共享各个项目、各个科室以及不同病种的数据信息,实现财务数据的及时掌控,可将这些数据作为医院成本管理的数据基础,还能为物价管理部门调节医院服务价格提供依据,也可在此基础上确定医保付费标准,并实现不同医院之间数据的有效对比与全面分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