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太阳病篇在兽医临床之应用

时间:2024-07-28

王本琢 ,王玉燕 ,孟维彬 ,高秀妹 ,戴永海 ,丁 壮

(1.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2.山东无棣县畜牧兽医局,251900;3.山东阳信县畜牧局,251800;4.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太阳病篇在兽医临床之应用

王本琢1.2,王玉燕3,孟维彬2,高秀妹2,戴永海4,丁 壮1⋆

(1.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2.山东无棣县畜牧兽医局,251900;3.山东阳信县畜牧局,251800;4.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本文针对六经辨证之太阳病篇,阐述了太阳病在兽医临床的具体体现和临床应用。太阳病分为太阳经病和太阳腑病,对太阳病的中风、伤寒、温病(经病)、蓄水病(腑病)在兽医临床的证、病因病机、治则、方药方解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论述,为兽医临床运用六经辨证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六经辨证;太阳经病;太阳腑病。

六经分证,最早出自《素问.热论》,至东汉时期(公元196-204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河南南阳人,又名张长沙)根据这一基础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当时疫病流行的具体情况,把外感疫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创造性的加以总结,提出了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这就是我国古典名著《伤寒论》的主题和核心。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该书原名为《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大约成书于公元200-210年之间,但因当时连年战乱而使该书散失不全,后经西晋王叔和加以收集、整理、编次,而成为现在的《伤寒论》。至宋代复经林亿等人加以矫正而流传至今。全书共分十卷,计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了复方和缺方外,共有一百一十七方(有些文献认为是一百一三个),但因该书文简义奥,较难理解,所以从金代成无己起,开始注解,至今约有上百家之多。《伤寒论》除完善地提出了六经辨证外,还把《内经》以来的脏腑、经络、和病因等学说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方法,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通六经辨证而执万病之牛耳。清代的温病学说,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伤寒论》严密而又系统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联,见其证即用其方,用其方必用其药,辨证严谨周密,用药恰当入微,到目前为止,仍是医务工作者必读效用的中药典籍。

由于《伤寒论》有着突出的医学价值,兽医临床工作者将《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应用于兽医临床者越来越多,而且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如笔者治疗猪、牛、羊、犬等的呕吐案,选用代赭石旋覆花汤加减,基本上均一剂而愈。又如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例,选用石膏、紫草、牡丹皮、柴胡等,均能应手而愈。这都说明,应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方法,对于提高中兽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临床价值。但目前在兽医方面尚未见到结合《伤寒论》条文的系统论述。现将笔者就太阳病篇的临床实践体会以及对理论的探讨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太阳病

太阳主畜禽机体的表层,能发挥卫外的作用,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故外感病多出现太阳病证,也叫表证。太阳病有经病和腑病之分,因太阳主表,故表病就是经病,外邪随经入膀胱部位,即为腑病。太阳在表之邪,由表向里传变,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入三阴,为之传经。若太阳之病证未罢,又复出现他经之证,为之并病,若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之证同时出现为之合病。太阳病误治失治发生变证者为坏病。

1 太阳病纲要

1.1 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颈强痛而恶寒”,家畜外感风寒出现浮脉,头项强直、运转不灵等症状时,统称为太阳病,家禽外感风寒出现鼻流清水、喷嚏、脚凉、扎堆、乍毛、不愿运动、行动迟缓者也是太阳病的特征。

1.2 病因病机太阳主畜禽体之表,由于风寒侵袭体表,畜禽机体气血充盈于体表而抗拒外邪(正邪交战),故见脉浮;因风寒外束,正气不能畅达于外,继而向上,与邪气交争于头颈部位,所以头颈强直、运转不灵;风寒之邪束于表,所以恶寒,恶寒证(怕冷)证为邪在太阳之特征,但必须会有发热的症状,发热是气血向外抗拒,充盈体表的缘故。可以看出太阳病证体现的是正 (发热)邪(恶寒)两个方面的证候。

2 太阳经病

2.1 中风

2.1.1 伤寒论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在家畜则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直、运转不灵、口色正常或暗,体温增高、脉浮缓。

2.1.2 病因病机 中风表虚,在正气抗邪时,气血容易达表,所以得病之初先见发热;表虚则卫外不固,所以汗出,汗出则肌松,故恶风,汗出营阴外泄,故脉松弛而缓,以上脉证均与出汗有关,所以是表虚。本病是邪在肌腠,虽汗出而邪不去,热也不减,是中风的特征。

2.1.3 家畜太阳病中,最主要分两类,有汗恶风寒属于表虚,名“中风”,无汗的,恶寒甚,属表实名“伤寒”。

2.1.4 中风的治疗原则 调和营卫、解肌发汗。

2.1.5 方药 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2.1.6 方解 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

2.1.7 伤寒论第13条 “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2 伤寒

2.2.1 伤寒论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在家畜则表现耳耷头低、项强不灵、腰弓毛乍、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体温增高或偏低、口色正常或暗、食欲减退或不吃、鼻流清涕、肢体痛、重者咳;在家禽上

2.2.2 病因病机 寒束于表正气抗邪,故恶寒发热,因皮毛闭塞,肺气不畅,故无汗或咳喘。正气被阻不能畅行故肢体痛,气血充盈于表故脉浮,寒邪外束而汗不得出故脉紧,后肢太阳经脉起于内眼角,上入头顶,寒邪侵入太阳经故头重项强。

2.2.3 伤寒的治疗原则 发汗解表、宣通肺气。

2.2.4 方药 麻黄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2.2.5 方解 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2.2.6 伤寒论第35条 “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3 温病

2.3.1 伤寒论第六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3.2 温病在家畜则表现为 肌表发热,体温增高,恶热喜饮,口色偏红,脉浮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或兼有咳喘。

2.3.3 病因病机 风热之邪,侵袭肌表。温病初起,卫气被郁,肺失宣降所致。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温热毒邪犯肺,肺气失宣,则咳嗽咽痛,邪热伤津,则口渴,邪在卫表,故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3.4 温病的治疗原则 治宜辛凉透散以散其表,清泄肺热以解其毒,宣降肺气以复其清肃。

2.3.5 方药 银翘散(银花、连翘 、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2.3.6 方解 方中银花、连翘芳香清解,既轻宣透表,又清热解毒,重用为君。薄荷、牛蒡子辛凉宣散,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豆豉、荆芥辛而微温,透邪外出,两药虽为辛温解表药,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伍在辛凉药中,可增强透表之力,共为臣药。桔梗宣肺止咳;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2.3.7 温病与伤寒、中风差异很大,两者是完全对立的。中风、伤寒初起有表证,只是中风表虚,伤寒表实而已,治疗总则是辛温解表。而温病则是已化热,只宜于辛凉解表法,伤寒论第六条提出的温病大纲“举证略方”,后世温病学说,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太阳腑病

3.1 太阳经邪不解,内传膀胱部位,或为水病,或为血病,即是太阳腑病。太阳腑病有两个类型,蓄水和蓄血。家畜蓄血病例不多,现谈蓄水病。

3.2 症状 脉浮、发热、恶寒、小便不利,气短而渴、渴而不多饮。

3.3 病因病机 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微热恶寒;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

3.4 治疗原则 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

3.5 方药 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

3.6 方解病机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病证。本方在《伤寒论》中治疗蓄水证,乃由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3.7 伤寒论第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张仲景.《伤寒论》

[2]张步桃.《张步桃解读伤寒论》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

[3]孙其新.《李可经方基础有效量》的六经辨证统百病,人们军医出版社,2016.

S853.1

B

1003-8655(2017)06-0065-03

王本琢(1964—),硕士,高级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六经辨证与兽医临床。 联系地址: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局。

丁壮(1960—),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