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力度的措施思考

时间:2024-04-24

安 谦 翼城县人民医院

前言

事业单位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给各地区居民提供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助力。但是,随着事业单位经营范围的扩张,工作内容的增多,单位内部控制的难度也随之不断上升。因此,事业单位需不断强化其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逐步完善单位对应管理体系,让单位日常运行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完善内外部监管机制等,有效避免各类违规行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升单位风险防范能力,促使其内部各项资源得到科学的配置,减少其经济损失,从而推动单位健康、平稳发展。但是,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管理力度的同时,仍旧存在内部控制意识有待提升、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为此,事业单位需仔细分析自身问题,以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单位内部管控力度,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规范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其内部控制水平不仅关系着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还关系着各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若单位的内部控制力较低,就会导致一些单位对其内部资产管理、使用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当地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1]。因此,事业单位必须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管等,以进一步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力,规范各项业务、管理活动工作流程,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有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继而规范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让各地区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从而促使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等方面平稳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内部治理水平,防范腐败问题

为保障事业单位能够顺利开展各项事务,国家财政部门会为其划拨活动经费。因此,如何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科学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受到以往较为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一些单位并不注重其内部治理水平的提升,致使单位内部控制力下降。所以,这部分事业单位经常出现内部资产维护、利用不当的情况,不仅会造成资金闲置,还会使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未受到严格约束,导致其套取、挪用国有资金,不利于财政资金价值的最大化,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致使事业单位公信力下降,进而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而,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力度的提升,通过科学设定内部控制管理目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等策略,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强化资产的安全管理和高效利用,从而有效防范贪污腐败问题,充分发挥国有资金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等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力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有待强化

与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相比,事业单位有着明显的特征,即经费来源的国有化。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其经费来源也日趋多元化,但很多事业单位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还是财政拨款,这就使得很多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甚至还因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程度较低,而产生错误认知,导致其认为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会增加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投入,不利于国有资金价值的发挥,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规章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使得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而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识与行为会对单位各级管理人员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导致各部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时,往往只关注本部门的事务,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较少,致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质量不高[2]。并且,受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内部控制认知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部门管理人员还认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无关,从而导致单位部分部门未积极参与、配合各项内部控制工作。而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其本身就承担单位会计核算等较为繁重的工作。所以,该部门管理人员特别容易忽视内部控制工作。在此情况下,事业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工作自然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再加上各部门间的合作、沟通较少,各项财务、业务工作的对接,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健全

部分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即体系不够健全,制度不够精细、完善等,导致单位各部门的职能、定位模糊不清,导致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较弱,出现预算编制不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各部门及各岗位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责任等现象,致使单位内部资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科学的配置以及合理的使用,单位自然无法创造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从而导致当地群众未得到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致使其满意度下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另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所以,这部分单位在开展各项完善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并未对单位当前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也没有充分融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从而导致此类体系的实践性、操作性不强,无法为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三)会计控制的力度薄弱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质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其经营范围也得到了扩张,其他收入来源也随之增长,致使单位会计控制难度增加。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会计的控制力度较为薄弱,再加上一些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的影响,这部分事业单位财会会计工作未得到正确的指引,使得单位很多会计基础性工作落实不到位,不仅无法让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还使得单位资产实物与账务记录信息存在误差,从而导致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解决各项财务问题,给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3]。另外,财务预算体系不健全也是导致单位会计控制力度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事业单位预算体系没有覆盖到单位各环节工作,单位遗漏的环节就容易形成预算盲点,致使其资金支出增多,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有力的内外部监管

导致单位内部监管力度较弱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部分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而是让一些会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就会容易受到一些上级管理人员的影响,使得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再加上会计人员本身工作任务量就相对较大,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率就会迅速上升,从而导致单位缺乏有力的内部监管。而导致事业单位外部监督不力原因在于其财务数据信息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开等,社会各界人士无法清楚掌握单位资金流向、使用状况等信息,自然事业单位外部监督力度就会减弱。

(五)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事业单位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提升单位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但是,受事业单位管理结构复杂、管理层次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没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设施,对于各类型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开发也较为粗浅,甚至部分单位并没有较为先进的管理系统,从而导致其内部信息传递效率十分低下,影响单位工作效率。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教育,提升内控意识

认知、意识指导行动,因此,为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强化自身内部控制意识,主动参与相关学习活动,以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知晓内部控制管理的价值,认识内部控制工作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正确指导各部门工作,促使各项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还需要将其考核纳入至内部控制相关指标,将其实际利益与单位内部控制效果相挂钩。另外,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时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参与相关培训活动,让各级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内部控制相关知识,提升其内控意识,使其能够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而积极参与、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效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力度[4]。除此之外,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内部宣传,让所有基层工作人员都能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活动,清楚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单位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做好自我管理等,进而创造良好的内控氛围,促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二)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保护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还可以为单位其他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推动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内控体系的建设,并不断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以提升其有效性和科学性。单位在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时,首先应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性,让每位工作人员都对此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各自的见解,多角度了解单位当前的内部控制情况,促使此类体系更加贴合单位的实际状况。其次,单位高层管理人员须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分析当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以及较为模糊的环节,并充分融合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以优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工作环节的责任与任务,让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并将其细化至各个岗位,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清楚自身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5]。最后,单位还可以将内部控制体系与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有机结合,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内控执行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提高其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单位社会公信力,推动我国社会平稳发展。

(三)加强会计控制力度

要想加强会计控制力度,事业单位首先要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依据单位实际情况设置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职责,让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有序开展自身工作的同时,能够相互监督、制衡其他工作人员,以进一步保障单位内部资产的安全性,同时,单位还需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核算机制,让会计人员能够严格依照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开展各项工作,提升会计信息复核、处理质量,进而有效保障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让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单位各项业务、管理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风险问题,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平稳发展。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将其覆盖到单位内部各环节工作,进而有效提升单位会计控制力度,提高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完善内外部监管机制

科学、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力度。因此,事业单位需重视内部监管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断培养、引进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进而有效提升单位内部审计水平,提升单位内部监督力度,以便单位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而保障单位内部资产的安全,有效降低单位的经营风险。

为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促使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位可以引进专业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让该机构对单位进行审计,让单位能够清楚自身问题,并制定对应解决措施,以消除或者减少各类问题的负面影响[6]。另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自身财务数据信息,让社会各界人士监管事业单位,在有效提升单位外部监管力度的同时,提升单位的社会公信力。

(五)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依据单位发展规划、资金状况等,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逐步完善单位内部基础设施,为各类管理系统的平稳、快速运行奠定基础。同时,单位可以与专业的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合作,购买合适的系统软件,以进一步提升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另外,单位还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充分开发、应用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让单位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交流更加便捷,进而有效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不仅能够规范其内部管理工作,还能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有效防范贪污腐败问题,促使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事业单位需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并通过加强教育,提升内控意识、加强会计控制力度等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单位内部控制力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