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业财融合背景下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策略

时间:2024-04-24

田 媛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

通过分析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不难发现,部分企业的预算工作仍然以事后预算为主。随着现代企业的深化改革,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使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多电力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已经逐渐过渡至具有信息价值导向作用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对于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开始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所以,还需将财务预算管理与业务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业财融合,是指在企业内部将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进行有效融合,二者互为一体,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以此来判断业务的开展情况,是否满足企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事实上,业财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只有将财务管理移至前端,才能积极应对所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并为企业领导者做出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与风险提示[1]。

在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业财融合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一,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部分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二者间始终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财务部门自身效用的充分发挥。如果财务信息无法详细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那么就会不断降低财务信息决策的实用性。第二,能更大限度地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业财融合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还需进行密切协作,通过后期业务数据分析研究,从而为实现企业不同阶段的良好发展,提供强力有效的决策支持。其次,能提高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业财融合过程中能充分加强合作。这样财务部门才能对业务部门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动态化了解与追踪,进一步提升财务指标的实效性与准确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财务指标的预警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帮助企业及时找出当前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等。

二、当前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未能对全面预算管理有着正确的了解与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预算管理体系,一般包含投资预算、生产预算以及资本预算等等。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预算略有不同,其既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同时也离不开其他各个部门的参与和协助。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企业领导者通常会将预算编制等工作内容,直接划分为财务部门,导致对于预算编制工作,业务部门的配合度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久而久之,还会逐步降低预算数字决策的参考性与实用性。其次,针对常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企业领导者也未能做出合理安排与规划[2]。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绝不能仅限于停留在预算管理机制的制定层面,而是需要不断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另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不能过于形式化主义,这将会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的恶性循环,不仅会造成预算执行效率的始终停滞不前,还难以达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二)缺少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大力支持

现阶段,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企业业务部门所采用的前端信息,与财务部门末端所采用的信息系统存在着一定差异,再加上缺少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导致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下,缺少合理的统筹标准。除此之外,在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大多企业通常都是以手工录入为主,并且在预算编制中,也是需要由人工对大量预算报表进行分析与整理,甚至在预算执行阶段,仍然是手动操作,其中就包括对预算进行导入或调整等环节,未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3]。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正是因为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所以才会造成预算编制工作效率始终不高,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会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缺少统一的信息系统,不具备预算分析功能,最终将难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用,对企业经济的业务决策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预算滞后性显著,缺少灵活性与适应性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既是对前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一项活动,同时也是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进行提前预测的一项活动,所以,预算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前瞻性与预测性等特征。但是现阶段,在传统预算管理过程中,已经无法符合企业的生产需求与发展需求等,而在传统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是在年末阶段,针对这一年当中的业绩情况,由财务部门对下一年的预算数据进行编制,在完成预算编制后,将会进一步提高预算数据的稳定性。若是市场供求发生变化,还应第一时间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进行调整和优化,然而,在既往的预算管理工作中,短时间内却难以进行及时调整或反馈,使企业的预算工作滞后于市场,预算工作与现实情况相脱节,难以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的积极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果企业预算管理存在滞后性问题,将会使企业失去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四)缺少科学合理的沟通协作机制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想促进企业真正实现业财融合的效果,就需要注重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只有做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实现预期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成效。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在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始终存在着沟通交流不畅通的问题,再加上缺少合理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将会造成有关信息数据无法及时进行传递,造成预算管理工作执行效果难以提升,甚至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业务部门的实际经济支出,已经远远超出企业所设定的预算金额,但是,由于未能将这一情况及时上报至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也难以对业务部门的开展状况进行实时把控,最终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性,使企业不得不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正是因为缺少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才会造成上述这些问题,再加上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二者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渠道以及部门负责人等,都始终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由此存在各种潜在问题。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企业领导者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提高企业领导者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是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第一,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首先应当进行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做好顶层设计,落实业财融合理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创造更加优质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励员工发挥更好的工作热情。第二,构建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相应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负责人的牵头作用,确保企业员工能够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4]。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于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应当将企业的综合经营发展战略作为出发点,同时也要将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直接应用到预算管理体制中,合理控制资源调配力度,能有效的发挥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创建高效预算管理的工作效能奠定基础。其次,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其既需要熟练掌握财务工作技能与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更要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从事务性或审批性等工作中抽出身来,促使财务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确保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都能融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二)加强预算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工作中,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还需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强化信息化建设中的预算管理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电力企业改革创新的一种必然趋势。基于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将业务推向预算管理的最前端。预算管理系统通常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比如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等。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预算平台,能够确保各项业务始终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展与操作,这样才能针对业务流程的某个节点,进行动态化的预算监督与跟踪,从而有利于实现更加理想的预算管理效果[5]。例如,通过使用预算管理系统,无论是每个部门还是每个项目,亦或是不同科目的预算剩余金额,都能对其进行详细计算,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预算审批结果的准确性,还能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总的来说,电力企业应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有利于巩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三)创建预算反馈机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立足于业财融合背景下,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还需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先导作用,应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财务部门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业务部门的具体发展状况,以此来创建关于预算管理的沟通机制与反馈机制。除此之外,财务部门也应当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经营状况,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适当调整与完善,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始终服务于企业经营业务,并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经营单位也要及时地向客户提供有关的资料,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有效融合,使财务部门能够通过对系统数据的深入分析与管理,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运用以半年调整为主,特别调整为辅的并用机制,以此来避免出现预算执行偏差的问题。基于业财融合背景下,与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需求,还能及时进行反馈与调节,进一步增加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统一管理目标

针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内部沟通机制,电力企业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与规划,加强财务部和业务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和渠道。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各业务部门的费用支出情况与资金活动情况等,通常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同时也会要求各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应及时将所涉及到的财务数据信息提交给财务部门,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财务综合管理体系,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有效融合。另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一体化监督机制,主要是针对相关人员的业绩状况,进行动态化监督与管理,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措施[6]。最后,针对业务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还应实行统一化的制定,结合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对诸如此类管理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也要对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基于成本控制,来明确两个部门的管理目标,再将管理目标与部门绩效相结合,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财务与业务融为一体的业财融合理念,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因此,企业还需将财务与业务进行有效融合,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者还应不断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注重加强信息化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预算反馈机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