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质量管理体系在供水企业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4-04-24

赵 越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供水企业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对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经营问题的发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因此,供水企业应当结合当前存在的质量问题,正确地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进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做好体系建设工作,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实施步骤来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申请认证和应用工作。

一、当前供水企业存在的质量问题

当前供水企业在开展供水服务时,需要先在水源地进行取水,然后经过水厂进行制水,并借助管网来进行水的传输,使用水表来进行计量,从而向客户收取相应的水费。在整个供应环节中,都必须要确保水的质量,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针对供水企业的生产,我国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并且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依然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供水质量的提升。

(一)水质问题

水质问题是供水企业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在供水中也会发生,但是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会威胁到使用人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水质问题的发生,会造成用水困难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的开展,甚至还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进而引起社会动荡的发生。

(二)计量问题

供水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也会存在计量的问题,会出现计量不准确的情况,所采用的收费方式也比较落后,导致客户的满意程度不高。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和资金能力的限制,导致当前许多供水企业未能引进先进的水表,导致水表的计量准确性不高,从而造成计量争议的发生。目前我国依然有许多地区都是采用人工收费的方式来收取水费,但是这样的收费效率较低。在抄水表时,也会存在手续繁琐的情况,未能实现自动化抄表,容易发生差错,进而造成费用计量问题。

(三)管网建设问题

自来水的管网建设质量也会造成供水质量问题,对正常供水造成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自来水管网都是由供水企业进行负责建设,市场竞争不大,因此在建设中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很难保证管网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管网也会存在质量问题,因此做好管道的后期检修和维护十分重要,但是检修和维护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成本,许多供水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开展管网维护工作,因此也会造成管网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问题也是供水企业常见的质量问题,因为我国的供水行业的市场竞争不大,因此供水企业的服务意识并不高,并没有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开展服务工作,极容易出现服务质量问题。例如,许多供水企业都会存在机构庞大、人员冗余、业务素质差、办事能力效率低等问题,未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1]。

二、供水企业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升水质的需要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在供水企业中的应用,是提升水质的需要。我国于2023年提出了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原来的标准相比,提出了更高的水质指标,指标数量也增多了,还对部分指标内容进行了修订,重视了有机污染的监测。随着新标准的提出,供水企业也要加强质量管理,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升水的质量。例如,供水企业要做好制水和供水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并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2]。

(二)实现生产标准化的需要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也是供水企业实现生产标准化的需要。针对新的水厂评价指标,对水质的合格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供水企业每天都需要对水的浑浊度、余氯以及酸碱值进行检测,并且要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确保检测的合格率要超过98%。而较高的合格率要求,需要供水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提高实现标准化的生产,才能提高水的质量。

(三)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也是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为了确保供水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规范性。而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则可以重新梳理相关的管理文件,并完善优化管理文件内容,进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为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质量管理体系在供水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供水企业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在制定目标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结合顾客的需求来制定,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供水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时,也要转变传统的认识,要扭转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而围绕顾客需求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在制定质量管理目标时,供水企业应当制定可量化的目标。例如,水质综合合格率≥98%、产供水量完成计划、供水单位电耗完成计划、供水配套设备完好率98%以上等,进而更好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二)建立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

供水企业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当建设一个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通过将使用资源从输入变成输出,因此供水企业要识别各项资源之间的关联和作用关系。一般情况下,当完成一个过程的输出之后,就会立刻进入到下一个输入环节。所以企业需要做好这些输入输出过程的识别和管理。例如,供水企业需要结合顾客的需求来明确当前的管理职责、明确资源管理策略,然后分别当前产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实施,进而输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三)结合企业的特点制定质量管理体系

供水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结合企业的特点来制定恰当的体系内容,才能将管理体系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提高供水企业的产品质量。供水也可以参考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来创建新的管理体系,结合新的质量要求来做好质量文件编写工作,为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提供重要的文字基础。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编制时,需要发挥好专家的作用,由专家进行培训,对管理人员、班长、组长以及品管员进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新的质量标准的认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建时,需要将整个文件框架分成四个层次来进行建设,第一层次是质量手册,应当包含有供水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方针等。第二层次是程序文件,包含了在开展质量管理时的过程顺序,以及相关的控制程度等。第三层次是作业指导书,为质量管理管控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第四层次是一些质量表格、清单和记录等,对供水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行详细的记录。

(四)做好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

要做好自来水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供水企业需要做好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因为在制水和供水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单向的过程,当在供水环节中发现水质问题,则很难进行返工处理,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供水企业的经营成本。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提高水质的要求,并加强对整个生产环节的控制,实现质量的连续性控制[3]。第一,在进行过程控制时,需要设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包含有过程指标和内控指标。例如在制水时,可以细分为多个生产环节,包含有取水环节、次氯酸钠投加环节、沉淀环节等。只有确保本环节的质量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生产环节,从而连续性地保证了生产质量。当完成制水后,需要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检测指标不合格,则需要采取相关的弥补措施进行处理,直至水质达标后才能继续生产。第二,做好整个生产环节的监控。为了保证整个制水供水的质量,供水企业可以借助各项仪器设备来进行质量监控,例如安装浊度仪来检测水的浑浊程度,安装余氯计来检测水的含氯量,安装pH计来检测水的酸碱度等,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供水,进而更好地保证供水的质量。第三,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供水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净水处理的自动化水平等来提升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改进,进而更好地保证供水的质量。

(五)建立内部监督审核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供水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内部监督和审核工作,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管理体系中失效或者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内容,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六)做好人为因素控制

供水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需要做好人为因素的控制。作为供水企业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标准,进而确保供水的质量[4]。

此外,作为供水企业的员工,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当中,树立质量理念,正确地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来落实好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升企业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七)做好外部审核

在开展质量管理时,供水企业要做好外部审核工作,发挥好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容进行审核,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内部管理情况来指出当前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意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四、质量管理体系在供水企业中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供水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实施步骤,严格按照步骤要求来落实工作,保证质量管理效果。在实施准备阶段,需要统一思想,需要做好培训学习工作,提高全体员工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内容的认识和认同,进而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当中。

(二)体系设计阶段

要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供水企业要制定完善的体系设计,并且做好管理体系的策划。供水企业在体系设计阶段,需要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做好分工等,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资源支持等。例如,供水企业需要设置质量管理部门,明确人员的职责,避免设置职能交叉的职位。

(三)编制体系文件阶段

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后,则需要将策划的内容形成具体的文件,进而形成质量管理文件,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指导供水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在编制文件时,需要做好质量方针的编制,做好手册的编制,并且要做好文件的审核和发布,将审核通过的文件发放到全体员工手中,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够熟悉具体的质量要求。

(四)试运行阶段

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后,则需要对文件进行试运行,借此来检验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员工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需要按照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来落实工作,并且要做好内部质量审核工作,对现有的质量工作进行评审,进而发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优化措施。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供水企业必须要制定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员工都能够顺利地将自身的意见反馈给质量管理部门,方便管理部门及时纠正不足,完善管理体系内容。

(五)审核阶段

经过内部评审后,确保所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能够很好地约束员工的行为,提高供水质量,此时供水企业就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申请工作,并且迎接好审核,从而更好地提升供水质量,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供水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供水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供水质量,我国供水企业应当制定和国际质量标准相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供水质量提供重要的指导,也可以更好地保证我国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供水企业要学习优秀的经验,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制定合理的体系内容,进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有效地提升供水生产的标准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