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云路 高 宇 李 雄 吴 雪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018 年2 月,***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 “公园城市” 理念,指示 “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1]。习总书记提出 “公园城市” 理念之后,在风景园林行业内外,乃至城乡人居环境领域被广泛热议。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全面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这是党和国家在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也对我国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立足于当今我国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发展背景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和新理论研究,重点探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 “公园城市” 建设路径,以期丰富公园城市的发展建设内涵,并为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引和参考。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我国绿色发展的科学指南[2]。在2018 年5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遵循六项重要原则: 把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放在首位; 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思想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强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和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 “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 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笔者认为这是对***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深刻、全面的论述,必将对我国公园城建设和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发展指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
1)形成***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下的公园城市理论基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深入挖掘***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结合当前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问题和实际需求,将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到公园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将有助于提高公园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我国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为优化我国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3]。
2)提高公园城市思想站位、生动实践***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生态思想的融合将充实公园城市建设现有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提高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思想站位,使其在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支撑与引领的作用,更加生动地实践***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3)增强公园城市应对当前及未来城市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公园城市建设将更加清晰地判断当前及预警未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着手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生态人居环境所面临的现实矛盾,这将提高城市公园适应未来城市绿色发展需求的能力,体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历史责任感和整体发展观[4]。
4)推进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融合促进。融入***生态文明思想的公园城市建设有机地推进了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等人居环境相关学科与党和国家战略政策的有机衔接,为我国人居环境相关行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导和实践支撑,也为行业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实践绿色发展新理念、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平台。
如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科学认知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系统梳理公园城市建设内涵 (图1),这将成为当前风景园林研究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进我国公园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根本。
1)从单一到系统。突破 “公园” 的单一概念,建立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综合体系。当前公园城市需要突破传统 “公园” 的单一概念,跳出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范畴[5-6],在此基础上更需要将人居生态环境有机整合,拓展对于自然环境、区域环境、人工环境的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系统性思考。积极融入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的***生态文明思想,建立 “城市-乡村-自然保护地” 的公园城市综合体系,形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系统”,这是适应生态文明理念下人居生态环境营造的必然,也将有效推动公园城市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图1 ***生态文明思想下公园城市建设内涵
2)从普适到特殊。积极回应当前我国人居生态环境问题,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园城市 “中国方案”。公园城市建设在远景目标勾勒和未来发展空间谋划基础上更应该积极加强对于当前我国城市面临问题和发展需求的响应[7]。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应多关注当前人居生态环境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需求,将公园城市建设升华为解决当前人居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 “中国方案” 和 “中国模式”,不断提升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价值,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园城市发展路径。
3)从建设者到使用者。公园城市应该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维。公园城市建设载体在园,核心在人; 既是城市环境工程,更是民生幸福工程[8]; 不仅仅是优化城市环境,更要让公众共享美好的环境。因此,公园城市建设也应秉承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维,从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角度,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开放性、可达性、亲民性,实现绿色空间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9]。
4)从独立到融合。公园城市建设应该融合交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应强化人居环境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林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公园城市建设科学理论体系[10],奠定公园城市发展基础和技术体系,逐步建立***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下公园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5)从继承到发扬。古为今用,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造园理念。在当前公园城市建设中,应将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精华融入到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之中,做到古为今用、传承创新,让 “天人合一” 的中国传统造园理念支撑我国现代公园城市的建设[11-12]; 同时通过公园城市的建设去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公园城市更具有 “中华魂” 和 “中华脉”。
本文尝试从价值观念培养、操作体系构建、空间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制定、传统文化传承和反馈机制协调6 个方面提出***生态文明思想下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图2)。
图2 ***生态文明思想下公园城市建设路径
***生态文明思想下的公园城市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在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营造中的绿色理念和定力,树立生态文明观,充分认识实践绿色发展理念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公园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的绿色保护和生态营造等的基本理念知识体系的普及; 另一方面要培养广大市民的绿色环保理念和思维,关注市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绿色生态的重视,增强市民的绿色法律意识和规范的普及[13]。这将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贡献更多的力量。
为了合理高效地推进公园城市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的多领域、多尺度和多层级的特点,以规划为引领、以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管控为保障,建立多领域交叉的发展系统; 同时,做好公园城市相关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相互衔接,构建 “规划-建设-管控” 的工作系统,让公园城市从理念到落地、从规划到建设具有坚实的保障。
公园城市的发展路径应该打破传统城市乡村“二元结构” 分离的状态,跳出传统仅仅是 “城市公园” 建设的范畴,将城市、乡村和自然保护地当成一个协调互动的体系和完整的复合人居生态环境系统,围绕城市生态环境、乡村生态环境和保护地生态系统等领域展开研究和实践,构建“城市-乡村-自然保护地” 三位一体的公园城市空间体系,为实现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学支撑和保障。
全面评估公园城市在生态环境、民生需求、景观营造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园城市评价指标,更加直观、明确地反映公园城市建设在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绩效[14],并充分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和水准。
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公园城市建设更应该有责任将城市文化和地域文脉进行传承和发扬。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体现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以文化塑造公园城市的底蕴,让每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通过公园城市进行表达和传播,赋予公园城市更多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
公园城市的建设目的是服务广大人民,必须要经得住城乡居民的监督和检验。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情况应及时通过网络及媒体途径向社会公布,同时对已开展的公园建设及使用情况进行民意调查,积极接受公众意见反馈,进一步提高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的全民共享度和参与度[15]。
公园城市建设是适应新时代我国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发展形势和需求所提出的城市发展新目标。***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系统的指引,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园城市的建设应进一步深度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创新理念和思维,主动响应国家战略和人居生态环境发展需求,在价值观念、操作体系、空间体系、评价标准、传统文化和反馈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完善其建设体系,不断深化公园城市的发展内涵,努力把我国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也必将为世界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