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分析 (Ⅲ):公众偏好*——生态文化感知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4-07-28

张 昶 王 成 郄光发 孙睿霖 黄 甜

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北京100091

生态文化建设是以生态文化载体为切入点,通过各类载体实现生态文化的表征与传播[1]。生态文化载体有很多种类型,依据载体主导功能的分异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感知类载体、活动类载体、教育类载体、产品类载体,分别以此四者为主体对应构成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的感知、活动、教育、产品四大体系[2-3]。以感知类载体为主体构成的感知体系主要依托森林、森林公园、城市绿地、河流、湖泊、滨水公园水系等绿色林水环境构建生态体验空间,具有立足自然环境表达自然,依托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传递人与自然和谐感悟的功能,是表征生态文化的重要依托体,亦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社会主体作为生态文化载体的受体,其对载体项目的具体形式与内容的偏好决定了感知载体建设的合理性与适用性,也影响了载体功能的发挥,故以其偏好为基础展开载体的建设具有必要性。

1 研究地点与方法

1)研究地点与问卷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西安的建成区,也涉及郊区及城中村,涵盖了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用地类型。共计发放问卷1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82份。

2)调查对象。本次西安生态文化建设社会需求的调研主要选取了性别、居住地、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这5个基本因子作为构建抽样人群基本信息的核心元素,细分为性别 (男、女),居住地 (城区、郊区、外来)、年龄 (13~17的少年、18~19的青年、40~59的中年、60以上的老年),职业 (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学生、自由职业、其他),文化程度 (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月收入 (无收入、1 000元以下、1 000~2 000元、2 000~5 000元、5 000元以上)。

3)调研内容及分析方法。分为公众意识、公众认知、公众偏好3个部分,分别设计了34个问题,在公众偏好部分主要围绕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元素的四大体系 (感知、活动、教育、产品体系)分别展开调查研究。以Excel为工具,将问卷调研信息转化为可统计分析的数据。

2 调查问卷的解读分析

感知体系的7个问题分别针对市域宏观空间、新建城市用地、城市更新区、遗址空间、森林为主的自然环境、临水自然环境、疏林草地为主的自然环境。结果显示,公众对感知体系的偏好呈现出一定总体趋势;同时,在该总体趋势下,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状况等因素均会导致一定的群体差异,其中以年龄差异最为明显。具体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1)市域宏观空间。在总体情况方面 (图1),公众目前对市域宏观空间的总体生态感知处于较好评状态,部分差评原因集中在工作居住环境和“土”遗址空间生态感知的缺乏;在群体差异方面(图2),老年群体认为工作居住环境生态感知的缺乏 (A)是导致总体生态感知差的主要原因,而青年群体认为“土”遗址空间生态感知的缺乏 (C)是导致总体生态感知差的主要原因。

图1 公众对市域生态感知的总体情况

图2 公众对总体生态感知差评的群体差异

2)新建城市用地。在总体情况方面 (图3),关于新建城市用地,公众对中央公园、开放的绿色空间、绿色社区、绿色公众环境等城市生态公共空间具有需求,其认为城市生态空间能够让人更好地感受到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并且特别希望其所生活的城市中有分布合理、生长状况良好的近自然林地;在群体差异方面 (图4),老年群体存在与少年群体不同的对新建城市用地的建设期望,前者认为绿色社区、林荫路等能够使新建城市用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认为近自然林地能达成这一感官。这项结果可能与老人更多地需求绿色环境就在身边而少年更多地需求亲近自然的童年游憩林地有关。

图3 对不同城市空间生态文化感知的总体情况

图4 不同城市空间生态文化感知的群体差异

3)城市更新区。一方面是总体情况,公众对这类土地改造的意见比较分散,但总体说来,就生态文化社会活动而言,公众比较偏爱义务植树这一活动项目;就具体场所或空间而言,公众比较偏爱户外游憩地、城市公园以及展馆等自然教育基地。进一步调查也反映出,参与生态文化社会活动,参加生态文化展馆的综合教育,参与自然户外游憩活动,是几种最能够让公众感知到自然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另一方面是群体差异 (图4),户外游憩地是老年群体的首选,而自然教育基地与生态公益活动地则是其他年龄群体的首选。该调查情况也说明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户外空间尚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需要加强建设。

4)遗址空间。历史遗迹是西安的一张城市名片,悠久的历史留给其诸多具有较高价值的遗址,而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加快,遗址空间的生态文明在现代城市中的塑造问题成为了一个时代课题[4]。针对这一状况,本次问卷调查并总结了公众对于怎样塑造有历史感且具生态文化感知的遗址空间的意见与期望。从总体情况方面,公众认为遗址空间除了保留其文化属性与历史价值外,因其占西安建成区的面积比例较大,故其更应该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成为一个绿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且不仅是繁茂的绿化,还要承载着生态文化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是不同年龄群体的意见 (见图4),老年群体对于遗址空间塑造没有明显的感觉差异,而青年、少年、中年群体则对于观赏式生态休憩空间具有明显的需求,因此在遗址空间的塑造过程中,特别是休憩与观赏空间的设施建设、场地建设过程中,要更多地从中青年群体的活动特征出发。

5)自然景观区 (户外森林环境)。主要对森林环境中的活动项目和体验途径的公众偏好进行了调查,具有针对性地开展能使公众获得最亲近自然、爱护自然感受的生态文化具体载体项目的规划与建设。

对于活动项目,从总体情况方面 (公众具有山地运动>野外生存>森林狩猎>丛林探险的偏好排序见图5)。该调查结果表明,在户外森林环境中,活动项目的康体性与趣味性是公众体验自然过程中较为感兴趣的需求。另一反面是不同年龄群体的意见 (图6),登山等山地运动项目是老年群体较之其他年龄群体的首选,而丛林探险则是少年群体较之其他年龄群体的首选。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依托森林构建户外游憩场所时,必须充分考虑主要使用群体,从其年龄特征出发规划设计活动项目与活动设施。主体服务对象为老年群体时,应多开展森林康体登山步道等以康体性项目为主的建设;而主体服务对象为少年群体时,应多开展趣味性的活动项目建设。

对于体验途径,从总体情况方面公众具有森林漫步>森林氧吧>森林文艺工作室>森林人家的偏好排序。该调查结果表面,公众期望在森林中获得一种不同于都市的心灵的安宁,期望森林的原生自然环境能带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能体验到一种林居生活的快乐。在群体差异方面 (图6),老年群体对于静态空间的需求较之其他年龄群体更大,其特别偏好“森林漫步”和“森林小憩享受森林氧吧”2个选项。

6)自然景观区 (临水自然环境)。在总体情况方面,调查结果充分体现了人亲水的天性。公众对滨水活动项目表现出差异不大的总体喜好度,对水上运动空间、滨水步道、亲水观景观鸟平台的需求也较为平均。总的来说,公众将滨水空间视为理想的社交平台与休闲场所,期望滨水空间具有亲水观赏性与游憩娱乐性。在群体差异方面 (图6),较之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老年群体更偏向于选择“在亲水观景平台赏景观鸟”,不钟情于选择“游船泛舟”。该调查结果表明,在设计以老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滨水场所时,应该增加相对静态的亲水平台与亲水步道的建设,而减少游船等活动性较强的项目建设。

图5 不同自然空间生态文化感知的总体情况

图6 不同自然空间生态文化感知的群体差异

7)自然景观区 (疏林草地)。在总体情况方面,休憩、拍照、写生、听歌阅读是公众期望能够在疏林草地空间中开展的活动项目;在群体差异方面,青少年群体对接触昆虫的兴趣较大。该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的疏林草地应该充分发挥其联系自然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建设时为青少年保留一定的亲近昆虫的游玩场地以及接触生物的自然认知场所,建立其与自然和生物沟通的情感通道。

3 西安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建设对策

对比上述调查数据统计的分析结果与西安的实际情况,在生态文化感知体系的建设方面,公众需求与现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故而影响了其从中感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应在感知体系上还存在居住工作环境缺少绿色空间、市域郊区缺少山水自然风光、遗址区域缺失生态感知空间、城市新建区缺少开放公共绿地、城市更新区缺少游憩教育基地、自然景观区缺少公众需求项目的问题。

3.1 居住环境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构建对策

依据问卷调研的结果,公众十分关心居住环境的生态状况,认为居住环境生态感知空间的缺失时是影响其对西安总体人居环境产生人与自然和谐感知的主要原因。并且公众还表示,其感知生态文化的最直接的空间是承载其日常生活的居住环境。因此,立足居住环境展开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对生态文化向社会渗透,同时提升公众的人居幸福感产生重要作用。对于居住环境的生态文化感知载体建设,一方面,从总体布局层面要立足生态背景,符合区域总体生态状况,在具体的建设层面要立足居住主体人群的社会属性,充分运用低碳节能与环保循环等新兴绿色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要重点加强绿色空间塑造与社区绿色主题环保活动与科普活动的建设,使居民能在感性上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感知,在理性上提升对绿色人居环境的认识[5]。

3.2 工作环境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构建对策

根据问卷调研的结果,公众对于绿色的工作空间存在需求,且工作环境的绿色生态感知直接影响其对于西安总体环境的生态感知。鉴于此,在加强绿色产业建设、发展生态企业,在生产层面推行生态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还应对企业环境建设的内涵与途径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绿色企业,将康体功能、视觉美化功能、生态文化普及功能融入其中,营造能够感受到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

3.3 遗址区域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构建对策

依据问卷调查所总结的公众意见,公众认为依托遗址空间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时,生态文化内涵应该是与遗址区域的绿化并重的。应立足遗址区域的用地现状,结合遗址区域的历史价值以及历史意义展开[6],构建环境变迁与历史遗址变迁关系的研究与教育基地、人性化的绿色观赏休憩空间、古树遗址园、遗址植物园等生态文化专类园。特别应加强青少年群体对于历史遗址的兴趣与关注度,提升青少年群体对依托遗址建立的生态文化载体的参与度。以传承历史文化传播生态文化为总体目标,扭转公众对于遗址区域毫无生态感的负面印象,使遗址区域亦成为能够很好感知人与自然和谐,能够很好诠释生态文化的城市亮点。

3.4 自然景观区生态文化感知载体的构建对策

依据该调研结果,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感知体验途径与活动项目存在不同的公众的偏好与期望。鉴于该现状,应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一方面立足公众的总体需求进行共性建设;另一方面,立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差异进行个性建设,满足各层次的诉求[7]。

1)森林环境建设应重视康体原生感知。调查反映出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感受最能够借由康体性与趣味性的活动项目、原生性与创意性的感悟途径得以实现与强化。因此,在规划森林游憩线路、设计森林游憩设施、策划森林游憩活动时应对此加以重点考虑,加强森林环境中森林登山步道、山地运动场等康体性质场所的建设,加强森林氧吧、森林浴场、森林养生木屋等保健性质空间的建设,以及强化森林剧场、森林文化谷等具备艺术性与创造性休闲文娱场所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凸显康体、原生主题的趣味性与创意性活动。同时,立足森林环境主要服务群体的年龄属性,调整重点建设项目与活动项目[8-9]。在青少年为使用主体时,丛林探险、森林野外生存、森林秘境徒步探寻等符合青少年个性偏好的强趣味性与体验性活动及其场所的打造应成为建设重点;在老年人为使用主体时,森林漫步道、森林冥想养生浴场等切合老年群体身心需求的静态性康体体验场所的打造应成为建设重点[10-11]。

2)滨水环境建设应重视亲水游憩体验。调查结果显示,滨水环境中开展的休闲性亲水活动项目与游憩项目最能够激发公众对自然和谐的感悟。而目前滨水环境的建设普遍或轻或重地存在以工程渠化代替自然水岸、以视觉美化代替原生风貌、以沿河餐饮娱乐等商业场所代替静态体验空间的问题。对以自然和谐感悟为目的的滨水环境建设应对此加以校正与杜绝,在维系原有滨水景观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添加生态文化步道、亲水平台、观鸟平台、水岸疏林草地休闲区、水上运动场所等元素[12],构建人与水接触与亲近的平台。同时,应考虑环境主体使用者,青年群体为使用者时强化水上运动场所、水岸嬉戏游玩场所、水洼野趣体验空间的建设;而老年群体为主体使用者时,则要更多地考虑水滨休息节点的建设,并赋予节点更多的内涵,如观日出、感潮汐等自然主题。

3)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应重视自然氛围营造。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承载的相关自然文化主题活动是城市居民最直接也最容易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场所,对城市公共绿色空间的塑造是提升包括城市新区与旧城更新区在内的城市建成区整体生态文化氛围的最佳途径。从公众对城区生态空间的偏好出发,针对公众对近自然林地与自然活动场所的巨大需求及现状尚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的问题,应重点对城市中央公园等空间优化其近自然林地,或新增三维空间绿量较多的绿色公共活动场所等。

[1]张昶,王成.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11,9(4):34 -38.

[2]张昶,王成.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及其林业载体构建[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6):5 -8.

[3]张昶.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与规划研究:以西安为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4]李金平.西安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效应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5]王静.美国生态社区评估方法对我国城市住区的启示[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21-124.

[6]刘雷,林楚燕.陵苑的对话:西安杜陵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7621-7625.

[7]刘东兰.福州市老年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8](丹麦)扬·盖尔(Jan Gehl).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Clai Cooper Marcus),(美)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 Francis)编.人性场所[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林梓.基于青少年心理行为的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11]王欢.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12](日)河川治理中心.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M].刘云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