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 燕 白晶晶 樊顺江 叶达良 苏 艳 何 茜 李吉跃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州 510642
2 惠州市惠阳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广东惠州 516211
3 惠州市惠阳区林科所 广东惠州 516211
摘要: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 m、5.36 cm和1.64 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选择,树种配置,生长表现,景观效果,广东惠阳
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王燕1白晶晶1樊顺江2叶达良3苏艳1何茜1李吉跃1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510642
2惠州市惠阳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广东惠州516211
3惠州市惠阳区林科所广东惠州516211
摘要: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m、5.36cm和1.64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选择,树种配置,生长表现,景观效果,广东惠阳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景观生态林带树种筛选及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KJCX006-02)
作者简介:王燕,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E-mail:372738878@qq.com
通信作者:李吉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E-mail:ljyymy@vip.sina.com
Abstract:Theearlygrowthperformanceunder4tree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swasinvestigatedineco-landscapeforestbeltinHuiyangDistrict,HuizhouCity,andtheexpectedlandscapeeffectsunderthe4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sweresimulatedusingrelatedmodelmakingsoftwareinlinewiththesiteconditionsconcludedbyfieldinvestigat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esurvivalrateoftreesunderthe4tree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sinHuiyangeco-landscapeforestbeltwas84.25%,andtheaverageheight,diameteratbreastheightandcanopywere3.27m,5.36cmand1.64m,respectively,whichindicatedthattheinitialgrowthperformancewasgood.ComprehensiveevaluationresultsshowedthatthegrowthperformanceoftreesundermodelGC1(Neriumindicum+Bauhiniablakeana,Cinnamomumcamphora+Tabebuiachrysantha)wasbetterthanthatunderothertree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s.Also,among9speciesineco-landscapeforestbelt,B.blakeana,C.camphoraandC.speciosaperformedbetterintheirgrowth.Ingeneral,treesunderdifferent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shaddifferentgrowthperformances,andresultedindifferentlandscapeeffects.Inthemeantime,siteconditions,speciesselectionand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haveobviouseffectonroadlandscapeperformanceateco-landscapeforestbelt.
TreeSpeciesConfigurationModelsAnalysisforEco-landscapeForestBeltinHuiyangDistrict,HuizhouCity
WangYan1BaiJingjing1FanShunjiang2YeDaliang2SuYan1HeQian1LiJiyue1
(1.CollegeofForestryandLandscapeArchitecture,SouthChinaAgricultureUniversity,
Guangzhou510642,Guangdong,China;
2.HuiyangDistrictControlandQuarantineStationofForestDiseasesandPests,Huizhou516211,Guangdong,China;
3.HuiyangDistrictResearchInstituteofForestry,Huizhou516211,Guangdong,China)
Keywords:eco-landscapeforestbelt,speciesselection,speciesconfiguration,growthperformance,landscapeeffect,HuiyanginGuangdong
生态景观林带是在交通主干线两侧、江河两岸、海岸沿线一定范围内营建的,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化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具备生态防护、特色景观、廊道连通和教育文化等功能[1-3]。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一是绿化景观带(线),包括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50m林带;二是景观节点(点),包括沿线分布的城镇村、景区景点、服务区、车站、收费站、互通立交等景观节点;三是生态景观带(面),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1km可视范围内的林地[4~5]。
树种选择及其配置模式是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关键。同一区域由于植物组合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6]。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选择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地适树、突显景观,依据现有、优化提升,生态优先、兼顾效益的原则[4,7-8]。自2011年广东省大力开展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以来,惠州、梅州、中山、佛山等地都积极参与,各自发挥区域优势与地域特色,使得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初见成效。目前,针对不同地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造林技术、设计理念、建设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有关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树种选择配置模式以及景观效果预测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惠阳区内潮莞高速和广惠高速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4个样地,并对样地中不同树木的成活率、树高、胸径及冠幅进行测定分析,对9个不同树种以及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林木早期生长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同时,依据现有调查情况,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模拟4个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样地景观效果图,筛选出生长表现好、景观效果佳的树种配置模式,进而为评价惠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1研究地区概况
惠阳市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居东江中下游南岸,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亚太经济增长带中心,地理坐标为E114°13′—114°37′,N22°47′—23°06′。该区东部毗邻惠东县,北部与惠城区接壤,南临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西依深圳、东莞市。惠阳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1.8℃。年均降雨量1699~2100mm,平均相对湿度78%。年均日照时数2020.6h,全年无霜日354~362d。南亚热带地区水、热和土壤条件优越,土地生产潜力较高,适合发展特色经济林、竹林和珍贵阔叶树种用材林[10]。惠阳区境内土壤分布为赤红壤和红壤,土层浅薄,土壤内有机质含量低,土层营养成份少。
1.1.2生态景观林带设计
主要针对交通主干道两侧铁丝网外侧30m范围内,采用观赏性强的乔、灌木树种进行立体配置,种植7行,形成3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形成花叶中乔木+主题大乔木+常绿大乔木的立体式上升层次结构。植穴规格根据苗木所带土球大小而定,中乔木的植穴规格为60cm×60cm×50cm。所有苗木均为营养袋苗,大乔木的苗木规格为胸径5~6cm、高260~300cm、冠幅60~100cm的袋苗,中乔木的苗木规格为胸径3~4cm、高200~260cm、冠幅60~100cm的袋苗。苗木种植密度为630株/hm2,株行距为4m×4m。造林时间为2012年3—4月和2013年3—4月,在春季1~2场透雨后,选择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栽植。后期连续3年进行抚育管理,每年抚育1次,第1次抚育在秋冬季,后2次抚育在春夏季。
1.1.3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样地概况
生态景观林带多选择一些特色的开花树种作为主题树种,以常绿阔叶乡土树种为基调,搭配速生性较强的开花灌木,以此配置模式形成多树种、多色彩、多形态、多层次的景观效果[9-10]。树种应根据各地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水肥光热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造林,并适当选用少量外来树种[11]。本研究调查区域为惠阳区潮莞高速的良井镇山井村路段、平潭镇光明村路段、镇隆镇凤凰岗路段生态景观林带和广惠高速的平潭镇阳光村路段生态景观林带,共计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
1.2.1调查方法
2013年4月,根据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总体规划,选择潮莞高速和广惠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在良井镇山井村路段、平潭镇光明村路段、镇隆镇凤凰岗路段和平潭镇阳光村路段4个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其中,对每个样地的每个树种分别设置3个15m长的样带,对每个样带5株树木进行具体的测量与调查。共计调查9个树种,包括凤凰木、红花羊蹄甲、黄槐、美丽异木棉、大花紫薇、海南蒲桃、黄花风铃木、香樟树和夹竹桃。对样地内的树木(含灌木、中小乔木、大乔木)进行每木调查,调查指标为树木成活率、树高、胸径(树高>1.3m的树木)和冠幅。其中树木成活率=成活树木株数/总株数×100%。树高、胸径和冠幅均值分别为样地内所有树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平均值。
表1 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样地调查概况
表2 调查样地的树种配置模式
备注:CG1、CG2、CG3和GH同时也分别表示4种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下同。
1.2.2树木生长情况综合评价
以树木成活率、树高均值、胸径均值和冠幅均值为生长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评价树木生长表现优劣情况,并对不同配置模式进行排序比较。隶属函数值计算公式如下:当某一指标与生长表现呈正相关时,U(Xi)=(Xi—Xmin)/(Xmax—Xmin);当某一指标与生长表现呈负相关时,U(Xi)=1-(Xi-Xmin)/(Xmax—Xmin)。式中,U(Xi)为隶属函数值,Xi为指标测定值,Xmax和Xmin分别为所有调查树木某一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采用Excel2007、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Duncans法)。
2结果与分析
2.1.1树木成活率
4个生态景观林带样地树木成活率变幅为81.11%~87.92%,平均值为84.25%。其中,GC1样地树木成活率最高,达87.92%;GC3样地居中,达85.90%;而GC2样地和GH样地的树木成活率均比较低。对4个样地的树木成活率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4个样地的树木成活率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216)。
2.1.2树高
4个生态景观林带样地树高均值为3.02~3.77m,平均值为3.27m。其中,GC2样地树高均值最高,达3.77m;而GC1样地、GC3样地和GH样地树高均值比较接近。对4个样地的树高均值进行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GC1样地、GC3样地和GH样地的树高均值分别为3.02m、3.19m和3.10m,显著低于GC2样地(p<0.05)。
2.1.3胸径
通过对惠阳区4个生态景观林带样地树木胸径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4个样地的树木胸径均值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树木胸径均值为7.97~4.13cm,平均值为5.36cm。GC1样地的胸径均值为7.97cm,显著高于其他3个样地;GH样地的胸径均值较低,仅为4.13cm。
2.1.4冠幅
GC3样地的冠幅均值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4个生态景观林带样地冠幅均值为1.32~2.37m,平均值为1.64m。GC1样地的冠幅均值达到2.36m,显著高于其他3个样地;其次是GC2样地,冠幅为1.49m;而GC3样地冠幅均值最低,仅为1.32m。
2.1.5不同配置模式下树木生长表现综合评价
对4个样地的树木成活率、树高均值、胸径均值和冠幅均值进行隶属函数排名的结果(表3)表明,惠阳区4个生态景观林带样地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顺序为GC1>GC2>GC3>GH。
为研究生态景观林带不同造林树种的生长表现,对研究区域内出现的9个树种的成活率、树高、胸径和冠幅进行对比,结果(表4)表明,成活率较高的为夹竹桃、香樟树和海南蒲桃,而黄花风铃木成活率最差;树高均值较高的为红花羊蹄甲和香樟树;胸径均值表现最好的为香樟树,黄花风铃木的表现最差;平均冠幅最大的为红花羊蹄甲,较小的为凤凰木和黄槐。
表3 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样地树木生长指标隶属函数值及综合排名
表4 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9个树种生长指标
为研究景观林带不同造林树种的生长表现,对研究区域内出现的9个树种的生长表现进行综合对比。树木成活率、树高均值、胸径均值和冠幅均值都可以直观反映树木的生长表现,而隶属函数值则与这4个指标呈正相关,即隶属函数平均值越大则代表树木的生长表现越好。从表5可以看出,生长表现排名前3的树种分别是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其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0.87、0.80和0.66;而黄花风铃木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低,仅为0.25。因此,惠阳区9个树种树木生长综合表现排名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美丽异木棉>大叶紫薇>凤凰木>海南蒲桃>夹竹桃>黄槐>黄花风铃木。
表5 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9个树种生长指标隶属函数值及综合排名
惠阳区几条沿主要高速公路线规划的生态景观林带建成后,不同地段将逐步形成不同特色、富于变化的景观,多种多样的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呈现叶色、花色、果形与色泽的变化,将提升惠阳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质量,营造美观的公路景观效果,为来往车辆提供一个优良的行车环境和氛围。根据实地的调查情况和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SketchUpPro8.0和Lumion2.5,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生态景观林带建成3年后的景观效果进行模拟,可以直观地看出,地形地势、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的影响最为关键,高于公路的山坡地形便于营造立体化且具有一定空间进深感的景观效果;乔灌木的树种配置模式在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方面更优;选择不同花期、不同花色、不同树形的树种可以营造视觉效果佳、观赏性强的公路景观效果。
3结论与讨论
1)生态景观林带树种评价主要针对树木生长表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3方面,但后两者主要体现在景观林带建设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成熟期[11-14],在早期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时树木的生长表现和环境适应性能够直接体现出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的合理性。惠州市惠阳区CG1、CG2、CG3和GH4个样地保存的造林树种早期生长表现总体较好,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m、5.36cm和1.64m。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样地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顺序为GC1>GC2>GC3>GH。惠阳区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前3的是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本研究中,惠州市惠阳区内生态景观林带造林树种早期生长表现总体较佳,表明造林树种选择比较合理。
2)通过对4个样地的立地条件、树种种类以及配置模式等内容进行调查,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进行预期景观效果的模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树种配置模式对生态景观林带的景观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乔灌木相结合才能够营造出空间效果佳,且具有一定层次感和延伸感的立体化景观效果;直线列植的配置模式更易于营造良好的公路景观效果;地形地势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存在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景观类型提出对应的最佳树种配置模式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树种选择和树种配置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作的关键。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生态效益好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树种配置,并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特色,才能够营造出高质量、优结构的生态景观林带[15-17]。
4)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调查时间为2014年4月,许多树木均不在花期,因此无法观测到其开花效果,只能通过模型模拟景观效果。在未来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实际景观效果和预期景观效果衡量模型模拟的相似程度,以便未来根据不同地区的植物配置进行模型模拟,找到景观效果较佳的配置模式,为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由于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树木生长也是变化的,本文中现状调查只是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初期的实地效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对固定样点进行连续观测,以期科学评价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薛春泉.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1):96-99.
[2]陈传国,刘碧云.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景观带造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5):82-85.
[3]彭少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3):82-87.
[4]杜钟生,杜斯川.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的设计理念[J].湖北林业科技,2012(3):74-76.
[5]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指引[R].广州:广东省林业局,2011.
[6]陈尖,黎明.浅析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效益和设计路径[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4):70-73.
[7]刘建明,钟小山,张宏伟.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2):88-92.
[8]税珺,戴智明,华国峰,等.台山市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2):71-73.
[9]刘周全.广东惠城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2(4):120-123.
[10]吴琼辉,隋宏.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3):94-96.
[11]赖伟强,罗美梅,刘壬英,等.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25-226.
[12]闫志平,魏振,李树人,等.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体地位的探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2):167-173.
[13]盘李军,王明怀,冼干标,等.云勇生态公益林树种选择及配置研究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5):1-6.
[14]蔡怀在,黄树钦.浅谈汕尾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J].现代园艺,2012(10):148.
[15]陈熙,魏开云.海南省通道绿化生态景观林带植物配置初探: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通道绿化为例[J].广西林业科学,2013,42(1):81-84.
[16]刘利香,张茂源.生态景观林带营造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3(9):74-75.
[17]李许文,唐小清,叶自慧,等.基于近自然林理论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探讨:以广州市科韵路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