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鲍仙琴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90%的原发性肝癌为乙型肝炎所引起。近些年来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一般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待确诊时多数已处于肝癌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预后很差[1]。目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被公认为不能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2]。然而,有诸多因素影响TACE术后的近期和远期效果[3],有必要摸清影响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改善预后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对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初步摸清了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制订的肝癌诊断标准[4];⑵患者均通过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确诊;⑶均进行TACE手术,无手术禁忌症;⑷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且能够密切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⑴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⑵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⑶TACE手术前,癌细胞已远处转移者;⑷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胃肠出血者;⑸入组前接受过靶向药物治疗、放疗等患者;⑹预计生存期低于6个月者[5]。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56例;年龄36~80岁,平均(57.2±11.7)岁;TNM分期,I期25例,II期43例,III期54例,IV期20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61例,B级58例,C级23例;肿瘤部位,左叶肝癌39例,右叶肝癌50例,两叶均有肝癌53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TACE治疗,由患者的右侧股动脉经Seldinger法穿刺,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固有动脉或肿瘤供血靶动脉后,根据造影观察肿瘤大小、部位、血供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GEMOX化疗方案:吉西他滨(800~1 000 mg/m2) 、奥沙利铂(85~100 mg/ m2),以合适的速度注入上述药物、液态碘化油等混合物,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来栓塞靶动脉。每个月重复1次,连续使用TACE治疗2~3次。TACE术后常规进行护肝治疗,抗病毒治疗选择核苷酸类、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口服,1粒/天。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调查,通过电话、门诊、住院等方式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除非出现随访结局,否则每例患者随访至少3年。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就诊时间、性别(女性=0,男性=1)、年龄(<60岁=0,≥60岁=1)、肿瘤发病部位(左叶=1,右叶=2,两叶均有=3)、肿瘤多发情况(单发=0,多发=1)、肿瘤TNM分期(I期=1,II期=2,III期=3)、肿瘤直径(<5 cm=0,≥5 cm=1)、肿瘤包膜(无=0,有=1)、肝功能分级(Child-Pugh,A级=1,B级=2,C级=3)、肝内转移(无=0,有=1)、远处转移(无=0,有=1)、门脉癌栓(无=0,有=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术后阳性(否=0,是=1)、甲胎蛋白(<400 ng/L=1,≥400 ng/L=1)、胆红素(<34.2 μmol/L=0,≥34.2 μmol/L=1)、谷草转氨酶(AST,<80 U/L=0,≥80 U/L=1)、抗病毒治疗(无=0,有=1)、介入治疗次数(<3次=0,≥3次=1)、随访时间(月)、生存时间(月)、结局情况(存活=0,死亡=1)等资料。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多因素筛选均采用COX回归法[6],多因素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TACE治疗后,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3年的生存率为51.4%(73/142)。以生存时间、生存结局为因变量,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法筛选相关影响因素。由表1可知,影响肝癌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肿瘤多发、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Child-Pugh分级、肝内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SCC术后阳性、甲胎蛋白、胆红素、AST、抗病毒治疗、介入治疗次数等。
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13个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模型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法。最后进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的因素包括肿瘤TNM分期、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SCC术后阳性、胆红素、介入治疗次数。其中介入治疗次数为预后的保护因素,其余因素均为预后的危险因素。见表2。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原理是基于肝癌和正常肝组织的血供差异,肝癌组织的95%~99%血供来自于肝动脉,而正常肝组织的70%~75%血供来自于门静脉[7]。通过TACE治疗后,能够有效阻断肝癌组织的动脉供血,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使得肝癌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缩小[8]。有研究显示[9],TACE治疗肝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性肝癌分期、肝功能损害程度、手术操作的方法及技巧。本研究显示,经过TACE治疗后的肝癌患者,3年期生存率为51.4%,这与丁以锟等[10]报道的56.8%较为接近。尽管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预后较好,但受肿瘤分期、大小、肝功能、肿瘤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摸清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干预和评价TACE的预后情况,对预防疾病进展、恶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SCC术后阳性、胆红素、介入治疗次数等因素对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肿瘤TNM分期越高,说明患者的预后就越差,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TNM分期,合理选择手术、TACE术等方法治疗[11]。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需要尽早预防,如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预防远处转移[12]。Child-Pugh分级是反映肝脏代偿能力的一种分级方法,肝功能越差说明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就越差。血清SCC可作为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肺癌、宫颈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13]。因此,在TACE术后应进行血清SCC筛查,有助于及时了解其预后情况。胆红素水平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重要指标,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严重[5],这对TACE治疗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部分患者初次介入治疗处于晚期,全身机体情况较差,对治疗敏感性较差的患者容易放弃治疗;而规律、重复进行治疗的患者多为身体情况较好且对治疗敏感[14],经过多次治疗后,可形成侧支循环,而规律的化疗可控制病灶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改善预后。
表1 影响TACE治疗肝癌预后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表2 影响TACE治疗肝癌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