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1 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
2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健康服务模式;
3 落实青少年心理行动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
4 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
1 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2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 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 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5 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
6 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
7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1 心理健康宣教行动
媒体、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教师等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
2 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
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营造促进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社区环境、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
3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学校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年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4 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对教师、家长、精神科医师、心理热线工作人员等开展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5 心理健康关爱行动
学校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对贫困、留守等学生重点关爱。
6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
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搭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