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胃癌年轻化,定期胃镜筛查早发现

时间:2024-07-28

随着冰箱的普及,新鲜蔬菜、水果更易获得,加之人们卫生习惯的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下降,全球胃癌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这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尤其明显。而随着社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不良情绪增多,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癌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中,胃癌的发病有增加趋势。我们在惋惜和痛心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胃癌,知道如何远离胃癌。

胃癌有5大高危因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是定植在胃黏膜的一种特殊细菌,与肠型胃癌相关。

2.高盐饮食 事实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最多只有1%可能发展成为胃癌,但在高盐饮食环境下,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力、毒性会发生很大变化,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进而转化成胃癌。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高盐饮食相结合,是胃癌发生的催化剂。

3.年龄 从50 岁开始患胃癌的风险大增,70 岁后更是成倍增加,80岁、90 岁患胃癌的风险更高。这符合大自然规律,因为胃工作了一辈子,到了50岁,自我更新修复能力开始下降,所以年龄越大,患胃癌的风险越大。

4.性别 男性患胃癌的概率是女性的2~3倍。究其原因,既与男性的染色体有关,也与生活方式有关。男性吸烟率高,更喜欢吃肉类和高盐食物;此外,男性的精神压力也远大于女性。其实,不仅仅是胃癌,许多肿瘤也是男性患病风险明显高于女性。

5.家族遗传 在胃癌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它的作用又没有那么大。

总之,胃癌是多基因、多阶段、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以上5 个因素的人群,即为胃癌的高危人群。

所谓高危人群,即表示患胃癌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但并不表示一定会得。胃癌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生活、饮食方式,从而不发展为癌症。

定期胃镜筛查,胃癌早发现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如何能够做到胃癌早发现?那就是定期做胃镜筛查。

一般情况下,筛查年龄从40 岁开始。但有胃部不舒服症状的年轻人,尤其症状持续存在,尽管这些不舒服的症状没有任何特异性,尽管没有不明原因的食欲下降、饭量减少、体重减轻、黑便等“报警信号”,同样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即使害怕,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胃镜筛查。

“报警信号”的出现,说明胃可能出现问题了!而且可能已是中晚期胃癌了。早期胃癌是没有症状的。

一次胃镜仅能代表一段时间内的胃部状态,并不能代表终生不患胃癌。对于高危人群,建议1~2年的复查间隔;非高危人群,建议3~5年的复查间隔。

不幸得了胃癌怎么治

胃癌治疗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需结合肿瘤的早中晚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对于早期胃癌,推荐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切除,也称为超微创治疗,既可以治愈胃癌,又可使胃的完整结构不受损失,术后胃功能完全恢复。但内镜下治疗对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是有要求的,超过相关规定,就无法做内镜切除。

如果不幸不能行内镜下治疗,或检出时已是胃癌中晚期,则需要行手术切除。此时,为了延续生命,付出的代价是胃的部分或全部切除,这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影响。

调整生活方式,远离胃癌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预防胃癌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远离下列不良行为:如饮食不规律、高盐、蔬菜摄入量少、吃饭狼吞虎咽、吸烟、熬夜等,胃癌就会少上门。此外,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对胃黏膜造成肠化、萎缩等破坏,根除这个致病菌,亦可防控胃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