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骨质疏松大家并不陌生,顾名思义就是骨骼的质地变稀疏、变松散。打个比方,假设健康的骨骼像墙壁那么硬的话,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可能只有沙子那么软。
骨质疏松又被称为“寂静的杀手”。因为骨骼的变化肉眼不可见,骨质疏松总是静悄悄地出现,同时可导致全身疼痛、骨骼变形,甚至是脆性骨折。所谓脆性骨折,就是在没有严重创伤的情况下,普通跌倒就会导致骨折,老年人的髋部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腕部骨折等多属于脆性骨折。脆性骨折的危害不可小觑,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等年纪大了再关注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就是“防”,且预防骨质疏松是每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做的。有医生说:“老年性骨质疏松是一种儿科疾病,骨质疏松的预防要从娃娃抓起。”
如果把人体骨骼比做一座“骨矿岛”,在进入成年之前,这座岛的矿储备是不断增加的,也就是骨量在不断增加。大多数人到了30 岁左右就达到了“骨量峰值”,会停止增加。具体年龄会因各人的遗传、激素、环境因素而出现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骨矿岛”的矿产资源会逐渐消耗殆尽,同时使用并没有停止。于是,“骨矿岛”储备的资源日益减少,最终造成了骨质疏松。所以,一个人“骨矿岛”储备总量越大也就是“骨量峰值”越高,发生老年骨质疏松的时间就越晚,程度也就越轻。
骨质疏松的病因是骨量消耗超过产出,最终使骨量储备消耗殆尽。因此,预防骨质疏松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即尽量让“骨量峰值”最大化,尽量减少骨量的流失。要切实做到开源节流,有6点需要注意:
1.摄入足够营养 在一生的每个年龄段,都要注意每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最好是从饮食中摄取,可酌情加用补充剂。摄入充足的钙质,对获得理想骨量峰值、减缓骨量流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大有裨益。食物中牛奶、大豆、坚果、深色蔬菜等都富含钙质。除了补充钙质,还需要有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促进肠道的钙质吸收,而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 的合成,成人推荐维生素D日摄入量为400国际单位(IU)。
2.坚持科学运动 这也是每个年龄段都需要做的事。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运动对骨量积累大有益处,也就是能让身体的“骨矿岛”容积(骨量峰值)最大化。有研究表明,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高冲击运动的效果更佳。对于成年人来说,推荐规律的身体负重锻炼(比如跑步、各种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5天,每天锻炼30 分钟至1 小时。锻炼还能有效改善肌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3.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并增加骨折风险。
4.避免使用会增加骨流失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使用低至每天2.5~7.5 毫克的泼尼松或等效治疗药物时,就可导致骨折风险上升。
5.预防跌倒,避免脆性骨折 容易跌倒的人群包括:年龄大于65岁的人;曾经跌倒过的人;肢体活动障碍、步态不稳的人;听力、视力下降的人;贫血的人;体位性低血压的人;服用影响意识行为的药物(如镇静安眠药)的人;营养不良的人;虚弱、头晕的人;缺少照顾的人;意识不清的人;睡眠障碍的人等。
6.药物治疗 主要针对骨密度检测有异常的人群,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相关检查,由专科医生确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