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很多人对肠息肉不以为然,觉得不痛不痒听之任之;还有些人将肠息肉和癌症挂上钩,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
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组织。长了小小的肠息肉,绝大部分人不会有啥特别的感觉,最多偶尔出现肚子痛、腹胀等不舒服,所以多数人不会特别在意。只有当息肉比较大时,才可能出现拉黑便、粑粑里带血、大便次数增多、经常腹痛等比较明显的症状。
没有明显症状的人,一般只有通过肠镜检查才能发现是否有肠息肉。一些人觉得肠镜太麻烦难受,选择做基因检测、CT、肿瘤标志物筛查等检查,看身体内有没有可能会癌变的息肉。其实这些检查手段都无法发现肠子里的息肉。
推荐普通人群在50 岁之后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则5~10年检查一次就行。至于以下高危人群,则强烈建议定期做肠镜筛查: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病史;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本人有癌症史;近期有排便习惯的突然改变;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糖尿病、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中的任意两项。
首先,肠息肉确实会癌变,且90%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的。但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息肉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非肿瘤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另一类是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有癌变的可能,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型锯齿状腺瘤等。
虽说肠息肉不一定会癌变,但基本上只要发现肠息肉,医生一般都会让你割了,这是为啥?
首先,在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光靠看是无法肯定这些息肉是非肿瘤性还是肿瘤性的,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
再者,对于容易癌变的肿瘤性肠息肉,虽说从息肉出现到癌变可能要5~10年甚至更长,但还是早割早好!
最后,没有哪一种药物可以把已经长出来的肠息肉消掉。肠息肉跟长痘痘可不一样,不是今天冒两颗出来,过几天就蔫了的那种,对付肠息肉,有且只有一种办法——割!
不要听到割息肉,就觉得是要动个大手术了,目前绝大部分的息肉都可以在肠镜下切除。
不管是胃镜还是肠镜,技术已非常成熟且相对安全,尤其是无痛胃肠镜,睡一觉就完成了。即使是切除息肉也只是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是很快的。只有息肉特别大或者有特殊情况时,才会考虑外科手术。
息肉切除术后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后续治疗,除非是息肉已经癌变,医生会根据情况追加外科手术做进一步处理。注意了,虽然在肠镜下切除息肉不算大手术,但术后短时间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切除术后以清淡饮食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息肉切除后还需要做好复查。对于有肠息肉的人来说,想要保证息肉复发了能及时被发现,且尽早被切除,那也只有一个办法——定期做肠镜复查。
复查时间,要根据息肉的数目、大小、性质,还有要看患者是不是高危人群来决定。普通情况下,术后1~3年需复查肠镜。特殊情况如息肉很大或者病理检查后考虑息肉是上皮内瘤变、早期结肠癌,那复查间隔时间就需要提前。具体听医生的就行,如果复发又长了还得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