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对贫血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有的人甚至认为直接给身体输血就可以解决贫血问题,事实真是这样吗?只有真正了解输血的知识,才能做到“合理用血”。
输血是临床医疗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某些急性大失血或大手术时不可或缺,特别是在某些危急情形下是挽救生命的手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血液的成分复杂,输血可能会出现发热、溶血等反应,并有传播病原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风险。输入血液的时候还会增加心脏额外的负担,更有甚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疾病。所以,对输血的选择需要严格控制。
在贫血状态下,是否以及怎样输血很有讲究。因为贫血的程度越严重,输血副反应也可能会更加显著,患者在输血后可能会出现胸闷、干咳、气短以及其他心力衰竭的表现,病情愈发加重。发生贫血后会导致缺氧,对心脏而言,通常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心肌功能减弱;贫血患者比一般患者更加难以承受由于输血带来的血容量增加所造成的负担,因而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除此之外,原有贫血所表现的症状还可能因为输血被掩盖了,对后面的诊断产生影响。所以,帮贫血患者输血一般无须操之过急。往往只有急性大出血患者或者慢性抗贫血治疗无效的贫血患者,必须靠输血才能维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才予以输血。此类患者大多有重度贫血情况,血红蛋白浓度常低于60克/升,或红细胞压积<0.2,并伴有缺氧症状。
另外,有些贫血患者确实因为其他疾病需要做手术时,医生应该在手术前为其输血来保障后面手术的需要。而对于那些可以通过药物治愈的贫血患者,即使血红蛋白在60克/升以下,也不必急于输血。特别是像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这些因营养物质缺乏造成的贫血,在合理补充相应造血物质后,一般都会迅速好转和痊愈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问题可能会麻烦一些,除非搞清楚溶血的原因,一般不主张冒然输血,因为输血的话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避免贫血患者在输血后出现心力衰竭及其他一些副反应,会予以“成分输血”。所谓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输给病人。对于那些只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患者,只输给红细胞,把患者不需要的血浆去掉,这样的话,浓缩红细胞的容量仅仅为全血量的一半,而输入的血红蛋白并不减少,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容量负担。
“成分输血”时,经过分离的血,同样还可以采集到白细胞及血小板,可根据患者不同需要输给所需的成分,也就是遵循缺什么给什么的原则。这样不但节省了血源,而且又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出现不良输血反应情况。
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贫血患者特别是已经伴有心力衰竭者,输血时要控制输血的总量并减慢输血的速度。除了少数急性大出血的患者,慢性贫血患者一次输血量通常不宜超过400毫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