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张 弘 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一般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阶层执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生产经营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意外的发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于种子生产企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就是种子的质量,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够提高种子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强化种子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对于种子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企业的内部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种子生产企业来说,控制环境包括很多,比如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责任的分配、企业管理者与管理层对种子的认知和态度、企业管理者对种子销售环节采取的措施等等[1]。控制环境相当于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氛围,良好的控制环境也会促使企业员工对种子生产和经营有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
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经营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企业无法根除,但是能够有效避免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管理层可以采取风险评估手段,判定风险带来的实际影响;识别风险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手段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种子生产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加工风险以及营销风险。首先是经营风险,当企业生产的种子数量与市场需求的数量相差巨大时就会产生经济损失;其次是加工风险,种子的加工技术不过关或者是加工过程缺乏管理,导致种子的质量下降,不利于市场竞争;最后是营销风险,如果生产的种子质量不能满足客户需要或者是遇上天灾导致客户需求量很少时,就会发生营销风险,导致大量种子库存积压,造成经济损失。
种子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享等各个事项,是控制种子生产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对种子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并做好报告,履行管理的职责和义务。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员工应加强工作联系,明确其他人的工作责任,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联系有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加强内部控制,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控制活动是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是确保管理者的指令策略得到有效实施的活动形式。控制活动一般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等工作,是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控制监督需要特定的工作人员对种子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其他工作环节进行有效评估,找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全过程的管理。在评估过程中,监督人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对控制的监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持续性的监督活动,另一种是针对性的监督活动。二者各有优劣,一般采取二者结合的方式开展对控制的监督。
如今种子生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近几年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开始从人员管理、工作环节、战略决策等多方面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如今企业管理层和领导者对各环节的工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招聘更加严格,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目前大多数种子生产企业的生产部门员工素质极高,而且从业人员拥有本科甚至更高的学历[2]。
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需要生产部门,还需要经纪人以及农户才能够完成整个经营链,企业只提高了生产部门的整体素质,忽略了经纪人和农户的素质,而企业又无法对后者进行有效控制,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除此之外,企业还缺少营销方面的长远战略规划,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目标的实现,忽略了用户的实际感受,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风险评估工作是企业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很多种子企业也意识到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开展并不全面。
首先,生产经营风险,大多数企业偏重种子的生产质量,忽略了种子的生产数量,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库存时间较长,基本在一年以上,而过长的库存时间会导致种子的质量严重下降,如果不控制好种子的生产数量,同样会产生较大的经营风险。
其次,加工风险,加工过程中企业过分的重视物理控制,忽略了化学控制,从而无法保证种子的实际质量是否达到标准。
除此之外,企业对营销风险的认知也不够充分,只重视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忽略了营销手段的创新和应用。
目前,种子企业的控制活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参差不齐”,有的控制活动效果良好,例如种子企业的授权活动控制的较好,生产部门需要得到授权才能够进行生产活动,而且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也能满足授权的要求[3]。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部门的规范性,并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的发生。
但是也有一部分效果较差,导致整体的控制活动质量无法有效提升。例如种子企业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遇到突发情况时种子的质量和数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由于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管理层很难确定导致种子数量无法满足生产计划的原因到底是生产管理因素还是自然因素。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控制要点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效果,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种子企业除了要保证生产部门员工的综合素质之外,还需要加强生产基地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系统性的培训来提高基地的生产水平。系统性的培训应该包括对经纪人以及农户的培训,加强管理组织效果,加强领导、技术人员、生产者之间的合作。在种子繁育的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制种计划,采取设立隔离区和实施巡回指导监督等措施加强制种工作质量。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定期组织技术咨询,从而提高生产者以及管理者的综合能力[4]。
由于风险评估工作尚不全面,种子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问题,企业应强化风险评估工作,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首先,企业应该提高生产经营风险评估水平。企业无论是高估或者低估生产经营风险,都会导致库存量过大和过小的情况发生。因此,种子企业应该紧跟市场发展规律,仔细观察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使库存量能够达到一个平衡值。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形成库存积压,也不会导致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
其次,企业应提高加工风险的认知。除了必要的科技设备加强物理加工之外,企业还需要投入一定的科研设备来加强化学加工环节,针对性地开展评估手段,避免种子因化学因素出现质量问题。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加强营销风险的评估,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整合营销手段,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企业名誉,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种子企业想要实现自动化信息控制就需要对企业的实际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完善业绩评价制度,健全评价体系,优化控制活动,才能够为自动化信息控制打下基础。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以生产部门为例,不考虑自然因素,如果是因为生产管理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奖罚。达到生产计划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效率和质量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没有完成计划的则可以进行适当的处罚[5]。其次,企业在设计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考虑浮动的生产数量,最终的评价结果要以计划的目标±浮动数量为范围进行有效评价。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于种子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应该结合控制要点,寻找目前控制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的进行完善,解决问题,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