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环境监测开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4-07-28

叶毓婧

(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 深圳 518000)

引言

随着工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明显增加,特别是石油、煤炭等资源,其在应用时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严重污染空气,使人们的生活、出行等受到影响,还会加重温室效应。随着绿色环保等理念的深入推广,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使人们获得更为健康、绿色的生存环境。环境监测是一种有效方法,其通过多样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及数据展现环境污染情况,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支持。

1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特定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便评估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包括对有害气体、颗粒物、臭氧等污染物的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评估环境质量。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现状,评估环境质量是否达到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2)预测和预警污染。环境监测可以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测,预测污染物的扩散和变化趋势,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考核环境保护成效。通过环境质量监测,我们可以考核政府部门和企业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从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4)促进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大量实时数据,推动环境科学的发展。

2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2.1 帮助环保人员迅速确定污染源

环境监测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污染并促使我们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有效遏制污染扩散。首先,通过监测设备,如空气质量站、污染源监测系统等,环境监测能够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为环保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在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过程中,监测设备可以实时测量污染物浓度,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这样环保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污染物的浓度信息,从而迅速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源,以及污染源的位置和强度。其次,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长期分析和研究,可以建立污染源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在出现污染事件时,环保人员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模型,快速定位污染源,从而提高污染治理效率[1]。最后,环境监测还能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相关人员可以发现污染物的排放规律和变化趋势,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2.2 保障监督部门执法

环境监测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环境监测能够实时掌握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证据,以便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查处[2]。同时,监测数据也可用于评估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为政府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环境监测还能提高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对大气污染源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执法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企业的排放是否达标,避免对守法企业进行不必要的干扰。此外,监测数据还可用于追踪污染源,为执法部门提供线索,有助于更快地破获违法排放案件。环境监测有助于推动企业自觉守法。在环境监测数据公开透明的情况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这有利于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大气污染行为。政府部门也可以将监测数据与企业信用体系挂钩,对违法排放企业进行惩戒,进一步促使企业自觉守法。

2.3 推进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的基础手段,对于推进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评价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大气污染物的实时监测,相关人员可以获取关于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等方面的详实数据,为环境评价提供有力的证据。其次,环境监测能够提高环境评价的准确性。通过对大气污染物的长期监测,相关人员可以掌握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规律,了解污染源的变化趋势,为环境评价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这有助于评价工作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最后,环境监测有利于促进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可以加强公众对环境治理的监督,提高环保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在环境监测数据的引导下,政府、企业和公众可以共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推动环境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的方法

3.1 计量法

计量法是一种通过直接测量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来评估大气污染程度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便携式监测仪器,如气体分析仪、颗粒物浓度仪等,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测量[3]。计量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适用于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对污染治理效果的评估。然而,计量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测量精度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无法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深入分析等。

3.2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气体分子在红外区域吸收光谱的原理,对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同时监测多种气体污染物[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对大气污染物的深入分析和对污染源的追踪。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测量时间和较高的设备成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较高。

3.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原理,对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测量气体污染物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确定污染物的浓度。电化学法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对大气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对污染治理效果的评估。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某些气体污染物的检测灵敏度较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等。

4 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开展策略

4.1 优化及完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应结合环境污染现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对环境监测体系进行优化,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要结合地区大气情况,明确工作的重点和任务,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使环境监测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环保部门要严格对监测体系是否完整进行把控,完善监测制度,有序推进监测工作,使环境监测获得客观、准确的数据支持。(1)提高人员工作水平,使其在岗位中发挥优势作用,推动环保监测工作有序开展。(2)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监测人员及时对现有大气环境监测的方式方法进行更新优化,实现环境监测的持续进步[5]。(3)完善应急风险管理机制,从实际出发,做好安全防范,防止监测中出现问题。一旦出现情况应提前准备,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大损失。(4)还需要对问责机制进行优化,确定责任主体,严惩肇事者。

4.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时间不长,某些地区并未严格实行环境监测的相关规定,致使污染情况日渐严重。为实现良好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政府相关部门应成立专业化的环保机构,做好相关的监督治理工作。如化工厂在排放废气时,需注意其是否对排放的气体进行了预处理[6];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其土石方开挖、使用的机械设备、货运车辆等都需满足国家标准,尾气监测达标后再进行使用。在保证相关资质完整的情况下,政府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并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此外,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监测技术,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支持,将环境监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4.3 加强宣传力度

为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做好对环境监测的宣传工作,使人们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并为环境监测提供持续的有力支持。如可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环境监测宣传,提高人们的关注度,使人们的意识、行为发生变化,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减少大气污染现象的发生。尤其要积极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使民众对环境监测更为关注和重视。

4.4 优化能源结构

能源与环境有着紧密联系,人们在获取、利用能源时,会使原有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污染大气环境,若不能有效处理,人类的生存环境必然受到破坏。同时,环境监测对能源与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7]。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在开采资源时,会出现大量的甲烷、硫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同时石油、煤炭等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为此,我们应积极倡导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代替传统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新能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能源结构优化将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避免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5 实现环境监测市场化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是重要工作,这一工作有较强的技术性,而有些企业为了通过审核会篡改监测数据结果,使得监测数据不能准确反应大气环境质量。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使行政管理权限外的环境监测部门介入其中,转变过去单纯由政府行政机关独管的情况。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数据更加公开、客观、科学,建立科学化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库,能够使相关部门对污染企业开展行政执法,使其升级治理策略,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8]。

4.6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各行业都受到极大影响。利用信息化技术、云计算技术建立空气质量预警信息系统,不仅使监测结果更加可信,还能使监测工作更加高效,并达到较高质量,满足时代发展需要。云计算平台的功能主要有两个:(1)可有效监测大气环境,降低监测成本和时间消耗,使数据更加真实、准确。相关部门以此为基础科学分析大气污染数据,并预测大气环境变化,提前进行预警,可以为公众出行提供有效参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出行安全。(2)云计算可统计、分析海量监测数据,能够为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保障。监测人员可运用仪器设备监测空气质量,平台人员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及储存,通过科学运算做好分析预测,并及时发布,使民众可以获得实时空气情况,并对自己的出行进行调整,做好防护,保证出行安全,同时提醒民众有效保护环境。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可使相关环境监测结果得到高效利用,提升其影响力。

4.7 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的管理

为确保环境监测质量,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水平。监测岗位需要专业化的监测人员,结合自身职责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做好监测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其综合素质和水平,为监测人员进行标准解释、方法对比等专业技能培训,丰富其环境空气监测理论知识,并丰富其实际工作经验,可以为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9]。相关部门应提高监测人员对信息化时代的适应性,使其能够熟练应用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高水平、高效率地监测污染物。此外,完善人员管理,优化绩效评估制度,全面对工作人员的监测态度、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其责任意识及对监测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5 结语

综上,为使大气污染治理获得良好效果,我们应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应用多元化的监测技术手段,强化监测效果,使大气污染治理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