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环境信息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究

时间:2024-07-28

张 鹏

(甘肃省酒泉市生态环境局,甘肃 酒泉 735008)

引言

回顾近些年我国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工作,不可否认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想达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信息化工作思想,建设环境信息化的具体有效途径,运用信息技术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1 环境信息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境信息化缺乏统一的全盘规划和系统性机制

目前,我国尚未在制度上出台相关文件,没有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准确性的统一整体规划,缺乏环境信息化建设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环境信息化基本上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各相关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缺乏整体性和明确性,致使环境信息化工作产生碎片化和模糊性问题。另一方面,缺乏健全完善的环境信息化机制体系,没有完整的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环境信息化如何应用到环境保护中存在一定缺陷,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并辅之以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实践工作中牢牢把握环境保护的第一要义,真正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的需求出发,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和完善环境信息化系统,发扬对环境保护的创新精神,才能使环境信息化切实在环保工作中发挥最大价值。

1.2 环境信息化的数据利用率较低,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共享

环境信息化是伴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紧跟时代脉搏应运而生的,环境信息化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信息化建设步调差异较大,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等问题[1]。例如,有的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专门的工作部门或者小组,集中时间和精力,争取在环境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有的地区还处于起始阶段,甚至没有专门的部门、人员来做这件事情,或者只是由其他部门代为行使此项职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环境信息化整体发展进程。此外,目前的环境信息化系统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目前只具备简单的检索、查询等功能,这无法支撑实际工作需要,只有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资料,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环保工作中。由于缺少统一的数据库共享系统和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使得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数据利用率较低,作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效能不高。

1.3 环境信息化系统开发能力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人才是开发环境信息化系统的基础,现在这两方面均存在不足。一方面,高科技人才既要掌握前沿的开发技术,也要熟悉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纵观人才市场,相关人才普遍具备信息技术开发能力,但缺乏对环保建设工作的认识,领军人物可谓一人难求,人才短缺成为建设环境信息化系统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系统开发需求,创新的步伐也相对滞后。

2 如何开展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

2.1 创立健全环境信息化管理和监督制度,构建全方位保障系统

首先,顺利开展环境信息化工作,需要具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根本保障,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来有效保障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环境信息化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整合各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统筹项目预算、审批、开发、运行、维护等环节,使环境信息化项目各阶段的流程更加规范化,防止出现各自为营、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从而加快环境信息化系统开发进度与质量。构建环境信息化系统资源共享体系,确保环境信息在各部门充分共享与应用,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文明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2]。

其次,环境保护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要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为环境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测、智能感应和安全预警系统,做到防患于未然。由于环保信息化系统还处于开发建设阶段,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并为预防突发情况制定应急解决预案。

2.2 强化资源整合,建设环境信息化数据共享服务中心

建设环境信息化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刻不容缓,要根据现状,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服务管理机构,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各部门有专人为环境信息化工作负责[3]。为改善信息化人才不足的局面,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扩充环境信息化开发人才队伍,加大支持力度,逐渐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员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并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保障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在信息化时代,还要加强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认知。

在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基础上,使分散的信息和数据统筹在一起,集中管理和使用,正式建立环境信息化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集加工、集成、整合于一体,使用此系统的所有人员均采用统一的入口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获取、使用和分析,这不仅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形成强大的数据库群,还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支撑,大大地提高了环保工作的效率。

2.3 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投入,打造高精尖的人才队伍

既然我们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比较匮乏,那么当我们招募到合适的人才后,在重视环境信息化系统开发的同时,更要关注人的发展,根据人力资源状况,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通过内外部人员流动建设人才梯队,为不同人员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双轨发展通道,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制定人员培训体系和薪酬激励制度,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树立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环境信息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3.1 环境信息化是助力环保事业取得进步的重要手段

环境信息化促进了环保事业发展的变革与进步。随着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这一工作被全面应用于环保信息的监测、污染的监控分析、排放量的减排、环境影响评价等各个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政府网站的构建与发展为环境信息化在传播与共享方面贡献了力量[4]。

环境信息化工作可以在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一是信息化工作可以实现环境资料等相关信息的长久保存,比以纸质形式保存更加便捷与高效,避免了信息的遗失与毁损导致的信息断层;二是方便相关部门对相关的环境信息进行调用与选取,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减少办公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环保工作的不断进步[5];三是借助大数据手段对环境信息进行整理。整理出来的信息可对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为环保工作的下一步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撑;四是确保获得的信息更加真实与准确。环境信息化数据比人工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它是相关部门进行环境执法的依据与基础。环境监察与执法管理系统在全国各生态环境部门之间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实现了良好的监察效果与执法实效,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巨大进步。环境信息化主要是构建现场移动执法体系、数据处理体系以及后台支撑等体系,实现对检查信息的实时记录,并支持实时信息查询功能,同时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实现任务的交换与分配;四是环境信息化可以帮助各生态环境部门提高应变能力与紧急处理水平。信息化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环境风险源相关信息、应急资源信息以及应急处理信息等实现各部门在不同区域、不同流域与不同层级的信息共享,为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撑[6]。同时可以帮助各生态环境部门在重大灾害等情况发生的初期阶段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将受灾害的范围缩减到最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与社会的和谐。

3.2 环境信息化能够促进环保业务工作效率的提升

环境信息化在很多环保工作中都有具体的实践,可以根据环保工作的管理需要进行系统的开发。我们熟悉的综合管理系统、减排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都是环境信息化的具体应用。环境信息化提高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使得环境质量得以不断改善;环境信息化可以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不断打破各个管理部门与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与和谐,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还可以将其他部门监控到的信息或者数据作为环保监管部门在执法时的补充与辅助,并根据环保工作的进展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让信息化工作更好地为环保工作服务。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与人员配比有力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在进行人才招聘与组建队伍的时候选择的都是专业素质过硬、技能非常熟练的专业人才,在组建队伍之后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与训练,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要,从而实现环保工作的进步与提升。信息化工作在网络平台的推动下更好地为环保工作助力。各相关环保管理部门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将与环保相关的信息公开,并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或者是官方网站等渠道向公众公开环保工作的相关进展,不断提升工作的公开度与透明度,让群众借助不同的渠道可以随时了解工作的进度与处理情况,了解生态环境部门所做的努力,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可以进一步强化公众的参与感。群众可以将自己在平时发现的环保问题在网络平台进行反馈,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信息中心采集并传输至相关部门与人员,督促相关人员根据发现的问题与线索开展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群众,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与效率,将环保部门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3.3 为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及时解决问题

一是环境信息化工作可以为当前的环保工作解决信息时滞的问题,让相关的环保信息可以更快地反馈至相关部门,提高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与能力。随着信息化工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采集到的环保相关信息会不断增加,涉及的领域也将更加全面与系统化,可以更有助于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得到的信息做出决策与判断,在较短时间内为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与线索,减少环保工作中的资金支出,降低工作成本。

二是环境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有利于发现相关的环境问题,并辅助生态环境部门更好地加以解决。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与建设可以实现对一定空间内的环境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实现二十四小时的实时监控,并随时将监控到的信息反馈至特定的终端,更加快速地发现非正常信息与情况,体现了其强大的预警功能,辅助工作人员更好地处理问题,及时降低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三是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环境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问题。信息的共享性与及时性可以将发现的线索与问题及时上传,前期管理部门可以针对监测到的信息与线索进行调查分析,对于确定的问题与情况可以传达至相关机构,供他们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如此,便实现了环保工作的全流程管理,提高了环保工作的专业度与质量,从而实现我们的蓝天梦。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逐渐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与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环境信息化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做好这一工作成为解决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将环境信息化工作做到实处可以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