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

时间:2024-07-28

冯玲玲

(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江苏 南通 226000)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1.1 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偏低

环境监测技术手段落后,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这也是我国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现阶段,环境监测技术落后且传统,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展开造成了极大的限制。技术手段无法满足社会发展以及新时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并且传统技术的效率较低,无法保证环境监测质量[1]。其次,环境监测技术的落后性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率。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无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极为不利。部分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现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限制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顺利展开。

1.2 环境监测设备落后

就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来看,因为各个地区经济条件以及地域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地区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现代化监测设备严重缺失,基层地区环境监测工作中主要以传统监测方式以及设备为主,无法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各类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周期较长,出现了严重的老化问题,部分精密仪器的精确度无法保证,进而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失真等问题频发[2]。因为环境监测设备的严重老化,部分设备超出了使用年限,不仅会造成一部分的隐患问题,并且会导致环境监测的质量以及监测效率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具体要求,对后续环境保护极为不利。

1.3 资金投入不足

环境监测工作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为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必须保证监测技术与监测设备的先进性,而引进设备以及设备维护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环境监测的资金无法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限制了环境监测系统的稳步运行,并且监测设备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影响到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到后续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展开,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限制了环境监测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

2 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

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全方位监控以及检测各类污染环境的代表性要素,针对各类环境污染物展开科学测定,基于各项监测数据信息,科学地评价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了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与生态监测,而监测的目标涉及水源、大气、噪声、土壤、固体废物、生物污染与放射性污染等。其次,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流程是发现环境污染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来设计针对性的监测方案,随后开始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实验室检测等,通过相关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评价之后,提出有针对性的环保建议与意见,制定相应的环境污染与保护方案。目前,我国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首先是为了能够测定环境情况以及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并且能够追溯污染源,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来控制环境污染问题。针对环境质量展开预测与预报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收集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为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现代化环境监测工作具有生产性与综合性的特征,生产性即环境监测具有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监测模式和工业生产模式基本一致。而综合性主要是说,环境监测的目标对象涉及众多领域,而环境监测技术也具备多样性特征,环境监测数据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环境监测工作中,必须坚持优先监测的基本原则。要求环境监测必须确保主次分明,优先监测危害性大且发生频率较高的污染物(见表1)。环境监测不仅能够给环境执法提供必要的证据,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明确污染原因,为后续工作提供图像以及视频等资料,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纠纷,还能够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快速收集、共享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展开。

表1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3 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3.1 3S技术

环境监测工作当中,环境监测技术相对多样化,需要根据环境监测目标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来合理选择,目前3S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3S技术即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以及遥感技术。结合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提高数据获取以及分析等步骤的质量与效率。例如针对水资源展开监测工作时,应用3S技术能够快速且全面地掌握水环境实际情况,提高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变迁分析以及水体富营养化检测等各项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 率[3]。

3.2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分类存储以及处理,针对声音、视觉以及图像等各类数据展开相应的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人工智能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分为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物联网系统结构中,最底层为网络层,利用特殊结构来搭建传感器网络,基于无线通信来传输大气环境监测的各项数据,使其能够进入网络层中。网络层利用相应的传输路径将数据传输到应用层中,最终利用人机交互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完整显示。

3.3 大数据技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环境污染的各个不确定因素,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实时动态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工监测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监测的方向不断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监测数据收集以及处理的效率,构建环境监测数据库,针对环境监测各项数据展开分类管理,随后深入分析研究各项监测数据,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预警方案,提高环境监测的精确度,有效地防控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4 环境监测发展策略

4.1 强化宣传与教育力度

就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来看,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各类质量问题,首先需要增强环境监测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环境监测意识。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环境监测工作的研讨座谈会,针对环境监测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基于研讨会等形式,给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引导,加深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其次,必须加强各个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重视以及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力度,积极宣传最新技术手段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增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做好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提高人员的实践水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展开,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必须适当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新入职工作人员的综合培训工作,要求其必须通过培训以及考核之后才能够参与到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当中。除此之外,必须建立健全高素质的专业化环境监测工作队伍,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环境监测工作中涉及样品收集、设备使用以及数据分析等众多内容,每个环节的有效性都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及时淘汰不合格人员,逐步优化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机制,保证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能够满足环境监测以及其他方面的实际需求。

4.2 设置环境监测管理资金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的有序落实,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先进性与精确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先进技术手段以及仪器设备的引进与研发。鉴于上述情况,环境监测管理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设置专项资金来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性,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针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现状来设置专项资金,安排专业的财务人员做好专项资金的全方位管理与成本控制。要求各个地区环境监测机构必须利用专项资金来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引进等工作,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为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要求环境监测机构必须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从而预防专项资金出现公款私用等问题。进一步拓展资金的筹措渠道,与环保单位以及排污企业等深入合作,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资金的充足供给。

4.3 重视监测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到技术手段与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各个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必须结合具体的监测任务、监测内容、监测目标等因素,加大现代化监测技术以及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力度,这不仅能够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综合效率,还能够保证监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精确度。针对部分基层地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要求环境监管与治理部门必须重视基层环境监测站点的建设,加大资金、人才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基层环境监测站点必须重视以及做好环境监测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充分发挥出先进技术手段的优势,结合相关政策申请必要补助,增强先进设备仪器的日常养护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控制仪器设备的成本投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加大先进技术以及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力度,为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必要情况下,可以利用大数据、自动化监控等技术手段展开生态环境的动态化监控,为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监测资料。图1为环境监测现场示意图。

图1 环境监测现场示意图

4.4 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控

有毒有害物质会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而组织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全方位地监控以及研究各类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影响。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在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明确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源。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类型与数量持续增加,要求必须运用针对性的环境监测技术来加强监测力度。与此同时,必须增强突发性污染物质的监测以及研究工作,突发性污染物质与普通类型污染物质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突然性污染物的环境监测对技术人员以及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极高的判断力以及执行力。例如针对突发性核污染问题,要求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明确核污染的扩散方向以及位置等信息,利用精确检测以及数据收集来科学判断核污染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突发性污染紧急预案。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预防工作中,要求各个地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必须足够重视,并且做好万全的准备,保证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组织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深入调查研究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以及针对性。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监测机制,有效控制突发性污染物之后,必须科学评估风险要素,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展开。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明确环境监测目标、内容等,加强环境监测技术手段的研究以及应用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基础保障体系建设,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监测工作队伍,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确保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