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范艺荣
(广东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广东 湛江 524000)
土地、水资源都是工业污染的重灾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这一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及国家长远发展利益的议题,今年,***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满十五周年。只有提升污染环境地质水文勘察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开展对相关污染问题的勘察,才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指导、推进后续工作并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便捷高效地完成污染地区的环境改造工作。
1934年,毛主席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6年,毛主席更是首先提出了“绿化祖国”的概念,他指出“用二百年绿化了,就是马克思主义”。1981年,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直接指出:必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上着重分析了经济、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1]。”后来,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如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工作。因此,保护环境,积极开展污染环境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不仅是当前紧迫环境形势下的工作,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要贯彻到底的工作。
环境问题,是关乎到全体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议题,如果地质水文勘察工作开展不到位,就无法深刻、全面地了解某一地区的客观环境状况,进而影响到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因此,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必须要积极负责地开展地质水文勘察工作,具体摸排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客观事实为指导,开展治理工作。
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会污染环境,反过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亦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前途。正如***同志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兼顾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合理的资源利用可以延长当地实体产业发展寿命、深挖内在价值。此外,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大量产品会流向世界市场,如果不注重环境效益,在他国标准下,极易背负更高的环境税款,唯有担负起大国责任,注重环境效益,才能够全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国际声誉。因此,有必要推动污染环境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不仅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污染问题,还要启发同类未污染地区,吸取污染教训,开展绿色发展。
初步调查阶段是污染环境地质水文勘察工作的起点,这一阶段侧重于对调查区域内的土地、水体被污染情况的大致了解与摸排,工作注重广度,要充分摸清区域内的污染分布情况、建筑物尤其是工业与居住建筑分布情况,从而摸清客观上分布不均的污染物分布情况。在这一阶段,首先要进行大量的人文调研与资料收集工作,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背景、人造建筑物分布、产业发展现状等情况。然后有序开展地质地貌的勘察与钻探工作、土壤的取样工作、水位的测量工作、水质的分析工作等调查摸排工作。
由于勘察的成本、时间与人力不是无限的,因此不可能开展全面的深入勘察,必须要在进行初步调查之后,逐级深入地对重点地区进行调查,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的成本[2],从而对整个地区的环境情况建立全面系统的地质水文污染情况数据库。在深入调查阶段,要全面采集后续分析工作中可能需要的数据,避免后续工作遇到资料缺失、数据不完整影响风险评估的科学性等问题。
在充分了解了当地水文地质污染情况之后,就可以开展对当地自然情况的评估工作了。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情况、水体现状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结合初步调查而来的当地产业分布、用地历史情况等信息,对当地的环境风险进行科学化的量化评估,进而指导后续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在风险评估阶段,要避免评估的片面化与臆测,提升风险评估的质量与效率。
由于大部分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都是抽样调查,而非全面调查,因此勘察点、采样点设置的工作,就成为了影响后续所得数据、结果、工作方案的核心工作。在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必定不是平均分布的,不同的区域都有着其自身不同的特性,因此不同的调查方法、采样方法、采样点设置,就有可能导致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3]。
因此,必须要首先确认污染的具体范围,然后结合当地具体产业、污染物的特性、土壤体质性质,预先计算、预测污染物的扩散情况,进而根据这些信息与客观条件规划勘察点的布置形式,开展采样工作。
对土壤、气体、液体等需要采集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的内容,首先,应当确保其在被采集时不受到二次污染;其次,应保障采集材质不会与所成样品发生化学的或生物的反应;最后,应将采集而来的样品及时送检,避免样品因储存时间过长造成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层面的变性。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排除干扰因素,要进行多点取样、多次取样,并安排对照组进行科学实验。
要在采集后及时的进行贴标、记录、分类、储存处理,在进行样品记录时应确保其编号唯一、记录详尽,为后续的化验分析工作提供参考。保障开展数据分析时能够准确地还原样本采集时的情况,进而保证数据能够准确地还原出整体的土壤、空气或水体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地质水文勘察技术与设备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更新。目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在开展污染环境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时,有必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工具对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智能计算,通过互联网建立地区环境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汇总、智能演算、智能判断,提供更具参考性的解决方案。
此外,还可以在勘察工作中将遥感、远程成像等传统工具与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创新型工具相结合,通过远程化、无人化的技术手段对环境整体、重点污染区域、难以实地勘测的恶劣地区建立详略得当的勘察数据库。全面提升勘查技术的水平,保障勘察工作所得数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地质水文勘察人员是开展地质水文勘察工作的核心,是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分子,唯有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推动勘察工作向着高水平、高质量、创新性方向前进。因此,必须要重视对勘察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工作,结合当前的新技术与新理论,组织勘察人员参与观摩、学习最前沿、最高效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尤其要注重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操作方面的培训,实现工作方式、所用工具的本质化飞跃。
因为培训与再教育工作本质上属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所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工作的结合程度,要针对具体单位、具体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亟待引入升级的技术要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保障培训工作-提升的知识水平-提高的工作质量三者能够有机的统一。
地质水文勘察工作作为一个对严谨性、工作效率有着很高要求的工作,必须要依照规定科学地开展。因此完善的勘察制度是管理人员有规可依、工作人员有章可循的保障。要通过完善勘察工作制度,使其与当前不断革新的技术与工作方法相适配,大胆摒弃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内容,规范新技术与新工具的操作流程,才能够提升地质水文勘察工作的规范性与系统性,杜绝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某些工作处于制度真空状态等现象,保障地质水文勘察工作能够稳步推进、技术能够规范应用。
污染环境的地质水文勘察工作,是关乎到后续环境治理与整体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只有把握住了地质水文勘察工作的节点,通过技术革新、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手段,积极提升勘查技术的应用水平,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与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助力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升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整体效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