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与督导

时间:2024-07-28

章崇会 姒刚彦

1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30) 2 武汉体育学院 3 香港体育学院

1 应用运动心理学督导

由于专业人员(professionals)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判断,而一般人很难掌握这些特定的专业知识及其含义,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非专业人员无法规范专业人员。于是,社会就与专业人员之间达成一种不言自明的约定:专业人员可以进行自我规范,但是必须确保将社会与来访者的利益置于其自身利益之上,而督导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核心环节[1]。督导可以传授必需的技能,帮助新人适应并接受本专业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保护来访者,最终审核被督导者是否已经具备了职业资格,并且专业从业者的督导训练并不会随着其得到执业证书而终止。督导从词源学上来理解,就是监督或检查[2]。实质上,这正是专业领域里督导师(国内目前还没有“督导师”的资格审核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应称为“督导者”)们在做的工作,基于此,督导现已发展为集监督评价、教育和学习为一体的职业互动过程。它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促进被督导者的专业发展(支持和教育的功能);二是确保来访者的最大利益。简言之,督导是职业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维持职业标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作为一种专业工作,应用心理学依赖于特定的知识体系,其专业人员在从业前非常有必要在一个最基本的水平上完成一定的知识学习和训练,其主要以两个领域为中心内容[4]:一是已经被证实的或者可以被证实的正规理论和观察结果;二是从业者在职业经验中积累的知识及相关技能。这两个经常被讨论到的领域分别被称作“科学”和“艺术”,它们对任何一种职业来说都是必要的知识基础。在大学里,前者通常被视为真正的知识,而后者则被忽略或者处于备受歧视的地位;而在应用心理学从业者身上,情况却往往相反,技术比理论知识更受到重视。学生们通常先学习“科学”知识,等到他们真正开始为他人服务并亲身感受其他从业人员的智慧时,才能获得与实际从业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在这种情况下督导为被督导者提供一个“熔炉”,借助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将上述两种知识混合,并逐步整合成为他们自己的工作知识。所以,督导是经验式学习的必需途径。因其重要性,近年来,应用心理学督导的规范化就被众多学者提出,成为从业者教育和训练中的重要主题[1]。这是应用心理学实践行业向规范化、职业化发展的体现,表现为教育和训练时间的增加,要求对实践和职业加强管理,制订职业伦理规范和增加其他活动等,而且不同应用心理学分支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趋于细化。以临床心理学为例,不同理论派别都发展出不同模式的教育和训练体系。目前,许多国家的应用心理学会都有督导分会,规定在从业者参加其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前,必须有足够时间的实习督导。如英国心理学会(BPS)运动心理学分会就发展出自己的教育和督导训练体系,进一步规范专业人员相应的资格认证。目前,在对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进行的教育训练中,督导普遍被认为是从业者必须接受,足以影响他们将来能否成熟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应用运动心理学领域,督导的基本目的也是确保对来访者的关注;其次,仍然重要的目的是发展被训练者成为一个有知识能力和伦理道德的实践者[5]。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督导是在专业被训练者完成专业知识学习,达到一定的整合程度后,帮助被训练者实现后者目标的继续教育过程。它可以帮助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来访者的需要,帮助被训练者意识到什么有助于被训练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培养,以来访者的角度体验咨询过程,加深对应用运动心理学服务的专业实践界限和伦理道德行为的理解等。

2 研究现状

当前国际上对于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和督导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所以呈现出研究范围比较宽泛,研究主题之间界限模糊的现象。综合近年来的研究,作者认为与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和督导有关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生的训练和早期职业生涯经历[6,7];(2)从学生到专业从业者的经历,这里包含专业从业训练和督导的经历[8,9];(3)运动员和教练对应用运动心理学督导、实习课的认识[10,11];(4)研究生训练课程研究[12];(5)在运动科学系和心理系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的专业特色和教育训练[13,14];(6)受训者早期服务经历的反思[15,16]。综合这些研究,在内容上有相互交叉重叠的地方,还有待于确认该专业领域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来整合相关研究成果[17]。目前,已有研究尝试对应用运动心理学的督导进行引导性基本理论建构[18]。如Barney等人[19]提出一个训练运动心理学家的督导模式,Andersen和Williams-Rice[20]讨论督导的角色模型。整体上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中严重缺乏有督导的专业实习[19]。国际应用运动心理学协会督导分会报告,56%的督导师在其从业前或现在的实践工作中没有被督导过[8]。虽然目前大多数运动心理毕业生在做研究方面有足够的训练,但是有专业督导的教育或训练的发展却严重滞后[21]。直到近年来,督导才开始受到较多的关注,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而在中国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则更少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有关运动心理专业毕业生从业前的实习督导方面的研究也极少[22,23]。虽然现在的研究都提到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在正式工作前必须接受训练和督导,毕业生的实习需要有督导,但具体怎样督导才合适,与我们的国情是否相符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确认。鉴于基础理论和研究资料的缺乏,我们只能从母学科中汲取养分,来引导和增强专业规范化发展的意识。

3 应用运动心理学督导与咨询师的成长

从督导师和被督导者第一次会面开始,督导师就面临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要了解实践新手最初对复杂性问题的思索,“我应该做什么?……”,时常抓住可教育的时刻来帮助被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从全知的精神导师到简单地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学习[20]。但是,普遍的,督导师不会为被督导者的咨询和训练活动提供答案或做出明确的暗示,只会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让被督导者理解什么可能要做、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并根据实践的假设对问题建议一个系统性方法。虽然在不同的督导模式下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总体上督导的主要角色是帮助被督导者加工经历,并从经历中拓展被督导者的学习和理解,促进其成长[20]。督导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咨询师成长,在实践中确实有很多运动心理咨询师在其毕生的职业发展中都有督导。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基础性理论或研究来关注督导与应用运动心理从业者的成长,只有少量大会摘要和发表的文章提及督导个案[24,25]。这里我们可以参照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现有理论,来增强对应用运动心理咨询师发展和督导的认识,即可以借鉴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用以更好地理解应用运动心理学毕业生、实习生或从业者发展所需的督导。

3.1 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

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基于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被督导者要经历一系列性质各不相同的阶段;二是如果想使被督导者获得最佳的职业成长,就必须为被督导者经历的每一个不同阶段提供不同性质的督导环境。如心理咨询实践新手在专业成长中受益于关键主题的理解,并在同样情境下,学习他人的经验来提高自我实践的自信,应用运动心理咨询当然也可以如此。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发展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当属Rønnestad 和Skovholt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26],它把咨询师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大多数关于咨询师发展的模型主要关注毕业生或实习生培训的阶段,然而实际上职业发展和我们个人发展一样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一模型的提出,拓展了人们对专业发展和督导的理解,即专业发展和督导应该贯穿专业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

阶段一:外行帮助者(Lay Helper)。作为新手,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经验(如作为朋友或同事)。外行帮助者能很快确认个体的问题,提供强烈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建议。这些个体经常很自然地去帮助其他人,但他们是受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局限来帮助别人的,而不是借鉴咨询理论。外行在帮助别人时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他人的情感介入缺乏控制,很有可能在帮助别人时产生强烈认同感或过度地参与,表达同情而不是共情,最终不能真正帮助个体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在开始阶段很常见,但就是这种不太专业的帮助行为也能使许多外行帮助者对来访者颇有益处,比如让来访者感受到被积极关注。

阶段二:初级学生(Beginning Students)。许多人相信初级学生在某些方面帮助运动员时有不适合之处,因为他们缺乏专业训练。所以对于希望未来从事这个领域工作的初级学生来说,专业训练的需求就开始了,即开始学习以咨询师的专业角色来帮助别人。尽管这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阶段,但他们通常会感到依赖、敏感和焦虑,有一些自我怀疑。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有太多问题需要考虑,例如,经常不确信怎样推进咨询过程,在咨询时害怕失控等等。现实中,大多数开始专业训练的初级学生经常有焦虑、怀疑等负性情感,这影响他们的咨询效果。比如,焦急的初级学生可能发现他们很难在咨询时一直保持注意集中,记录并推进与来访者的互动。他们的表现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来访者、专业前辈(老师或督导)、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同班同学、非专业经验和接受训练的社会环境。这时候,他们经常不知道怎么评价自我,典型地依靠督导师和来访者的反馈来评估他们咨询的有效性。一旦得到的反馈或自认为反馈是消极的,容易产生焦虑和失望的情绪。面对这些情况,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职责,学习较容易掌握而且适用于各种情境的心理服务方法,有助于他们控制焦虑和增强自信。尤其是模仿,他们寻找可以效仿的模型或专家级从业者作为学习榜样。

阶段三:高级学生(Advanced Students)。这些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中心任务是在一个基础专业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高级学生有过一段时间的经验,感到有压力促使自己“正确地做事”,因此在与来访者互动时相对保守、谨慎和生硬,比如他们采取的干预通常比较生硬地依据外在知识资源(文献、老师),而不是出于来访者需要。而且,许多高级学生倾向于对来访者的咨询后果负过多的责任,自我评价容易波动。与初级学生相比,高级学生能感觉到自身的进步,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感;但与专业人士比较,高级学生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感,依靠外在反馈。由于对督导和老师的依赖性,对训练程序的需要和他们自主实践的欲望等因素,许多高级学生体验到模糊感和自信心的波动。他们与初级学生在学习的焦点、运用的角色模式和对督导的敏感性等方面不同。例如,高级学生能考虑到他们的人格和经历会影响咨询服务,对督导更加敏感,会选择灵活的角色模式;而初级学生则倾向于接受或拒绝单一化角色模式。这时候,督导师也对高级学生产生更多的期望,因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心正在提高。

阶段四:新任专业人员(Novice Professionals)。完成专业训练后,即获得执业资格后开始正式实践工作的从业者即为新任专业人员。在最初几年,新任专业人员进步很快,知道舍弃某些理论和行为,应用更有效的实践新方法。新任专业人员在完成专业训练后可能体验到自由感,因为原来的老师和督导师不再提供评估。然而,许多人仍然发现他们并非如想象的那样做好了准备,而是经常会回想以往老师和督导师在学术和实践上所给予的引导,可能会寻求督导师的帮助来实现从学生到自主实践者的转变。经过最初的自由感,许多新任专业人员逐渐感到自身面临专业上的挑战,仍需要学习怎样适应,以帮助不同类型的来访者群体。这种觉醒刺激他们对自我技能、价值观和兴趣的觉察,促使他们考虑环境和自身角色的相融性。这种自我反思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在自我反思中继续学习新的实践方法,调整干预方式,以适应其自身及来访者的需要。新任专业人员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对某些界限意识不清楚,不知道对来访者应负多大的责任。他们已经观察到自我的个性影响,并考虑怎样整合个性和角色模式来满足来访者需要。尤其可喜的是,他们重新认识影响来访者进步的咨询关系,并付出更多的精力关注咨询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阶段五:有经验的专业人员(Experienced Professionals)。具有一定年资和某些类型经验的咨询师的核心发展任务是发现一种可以建立专业权威的方式,特别是要建立一种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兴趣和人格高度一致的工作风格。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始整合他们的咨询角色和个性,这种整合要求他们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能感觉真实。为了达到整合的目的,他们灵活运用个性化的干预技能。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的情绪通常是积极的,对自己的专业判断比较自信。这些专业人员开始明白咨询关系对于来访者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与来访者互动顺利,能形成有效的工作联盟关系,并能在必要时挑战来访者以促进来访者改变。这种状态的一个特征就是,咨询师有能力调整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参与水平,因此他们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随后又能够从此情境中脱离出来。然而,有时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也会感觉到相应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这时他们会回想起以前督导师、老师和导师的建议,把过去的专业前辈思考视角内化到实践中,并把目光投向职业之外的领域,如宗教或诗歌,由此来扩大他们对来访者的了解。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基本上通过反思他们的人际互动来学习,当然学术和应用方面的理论和研究也是他们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来源。

阶段六:高级专业人员(Senior Professionals)。这些专业人员通常已有20年以上的经验,其特征是已经建立了非常个性化和可靠的方法,真正达到专家级水平。尽管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足够胜任工作,他们通常对于自己给予来访者的影响作用更为谦虚,对于本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也常抱有怀疑态度。当然,他们也可能在事业中经历负性情感。例如,对重复性的日常任务感到厌烦,丧失是本状态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这种丧失包括预期性的,比如他们想象自己即将退休的日子,也因为健康水平下降、智力水平下降、失去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可能终止专业角色。Rønnestad和Skovholt用失去原有的天真来描述他们原有幻想的消退,或自我现实感的转变[26]。

3.2 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应用

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为督导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张重要的认知地图,它的几个明显阶段告诉我们从业者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要视个体差异和其发展阶段而不同,从业者若能在有督导的环境下从事实践性训练,对其成长非常有利。与其他模型一样,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强调初级学生在专业发展的早期就应该有清晰、直接的实践模型,并更加注重教诲式的方法,明确指出对刚入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教导对他们未来成长为有经验的或高级专业心理咨询师非常有帮助。许多国际知名的专家实践者报告他们的服务经验时,也提出与发展模型类似的看法[27,28]。如Lindsay等人曾讨论一个初获资格的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的发展过程,认为这是一个实践服务到专业理念逐渐整合的过程[29]。其实这个整合过程与Rønnestad和Skovholt的专业服务实现个性化的过程类似。这种咨询发展理论能帮助我们认识咨询者应接受的训练和未来研究方向。如Rønnestad和Skovholt相信反思性实践是从业者专业发展的中心[26]。在这方面,Tod[17]认为Rønnestad和Skovholt的理论模型最适合作为应用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许多拓展性研究由此开始。近年来,运动心理学领域内有较多文献谈到反思性实践,从受训者角度报告反思性实践确实有助于其发展[16,30,31]。如Andersen报道运用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增强督导中的角色意识,提出督导角色模型的发展过程[5]。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在应用运动心理学领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Woodcock等人[16]就应用这个理论来了解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初级学生和高级学生,它能帮助鉴别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存在的知识上的差距。在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的介绍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从业者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会体验到对专业服务能否胜任的焦虑,在应用运动心理学实践研究中也有提到[32,33],所以应用运动心理学的督导很大程度上是帮助受训者解决焦虑问题。Tod和Bond报告[34]从业者Anna完成学术教育后两年多的实践发展经历。作为一个描述性研究案例,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得出一些描述性的结果:Anna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宽她的理论定向,使理念和实践逐渐达到统一,专业服务由短期焦点解决模式演变为以来访者为中心的长期成长模式。随着这种内在的变化,Anna对于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越来越有信心。Anna的叙事性研究帮助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认识到专业训练和督导的价值(如从与来访者接触、个人咨询和督导团体中能学习宝贵经验的价值)以及专业发展的阶段性。

4 普遍问题

在国外,为了实现专业自律,专业自我规范行为主要依靠三种机制,它们是专业管理委员会、专业认证组和颁证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管理委员会。这三种机制都将督导作为正规的职业活动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来保证督导的实行。他们规定:督导师的资格及必要准备;督导的形式(如什么样的督导可以团体或个别形式进行);从业执照的申请者必须累计的督导数量。

4.1 督导师的资格和必要准备

目前,在应用心理学从业者中普遍存在两种错误观念:一种观念认为,只要自己曾经接受过督导,将来就自然可以成为督导师;另一种观念则认为,成为一名好的咨询师是成为一名优秀督导师的充分条件,其实就类似于假设,一名好的运动员一定能成为一名好的教练。这两种错误观念阻碍了我们寻求合适的督导师,或缺乏对督导师的规范化。在一些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因督导师角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专业委员会对督导师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对来访者和被督导者有效互动。目前,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FT)的博士认证课程都要求包含一门督导课程。美国心理学会(APA)鉴定项目指导将督导规定为必须获得的能力领域。美国咨询师教育与督导协会(ACES)已经制订了咨询督导师的标准。督导师对被督导者在实践方面的持续性成长和发展构成长期的影响,乃至影响他们的终生事业。督导本身是一种独特的干预,出于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督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和做一定的必要准备。尤其是准备方面,督导师通常又是咨询师,就像好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的教练一样,督导师必须为既是咨询师又是督导师这两个不同角色转换做好准备。已有运动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这一主题,其中就有研究关注督导职业伦理规范和根据被督导者工作进展所必须履行的基本细则[5],这里包括对督导师和被督导者的细则。督导师必须被专业委员会认可,成为督导分会的成员。对此,各国对之有不同的入会标准。对于应用运动心理督导师,国际上的标准不太明确,主要是行业内委员会认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咨询专家。本文的第二作者姒刚彦教授是本文第一作者从事应用运动心理学的督导师,作为一名专业理论(心理学博士、教授)和实践经验(近二十年的运动队实践经历)都较为丰富的运动心理学专家,具备担任应用运动心理学督导师的资历与经验[23]。

4.2 督导的形式和策略

督导可以有理论指导、一般性实践督导、个案跟踪督导等几种形式。这在高校课程教育里都有涉及到,其中理论指导使专业从业者在实习前对理论知识、各种模式做好了充分准备,提前充实自己的应用知识和能力,这就涉及到应用型毕业生课程修改的问题;一般性督导范围非常广,从一般性应用经验引导到帮助自我探索个人发展,内容广泛,基本上是围绕投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理论应用和所反映的人格变量,尤其是针对阻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发展的人格变量,增强深层的自我意识,以便整合咨询和人格变量;个案跟踪督导是实习生或新手在咨询过程中以督导关系作为载体,督导师与被督导者互动形成对来访者的关注,并且以督导师培养实习生或新手进行具体心理服务为重要目标。它和一般性督导、理论督导一起对正式实习过程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督导的形式还可分为个别督导、团体督导两种,通常情况下,都是以个别督导为主、团体督导为辅。姒刚彦教授在督导毕业生进行实习和研究中也是灵活采用两种督导形式[22]。

作为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的一部分,Loganbill等人[35]提出五种督导策略,包括促进性干预、对抗性干预、概念性干预、指导性干预和推动性干预,这些策略可以帮助被督导者避免停滞或产生困惑。其中,促进性干预以被督导者为中心,来帮助他们促进自然的发展过程。它的内在理念是借助支持和反馈行为,使被督导者能够学习和改变;对抗性干预是针对督导师对来访者的心理动力特点(包括寻求帮助的动力、实现行为改变的动力等)的看法与被督导者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这时需要通过反省活动来解决这种不协调的问题;概念性干预即指督导师要求被督导者从分析或理论角度来思考的干预方式;指导性干预则指督导师直接指导被督导者选择某种行为的干预方式;推动性干预指督导师抓住一个赋予督导过程其他意义的时机,如帮助被督导者欣赏来访者所具有的改变潜能,鼓励被督导者去尝试体验咨询关系中新的角色等。

以上都属于不同的督导技术,督导师经常采用不同的督导技术,以被督导者发展的需要为目标,间接保证满足来访者咨询的需要。并且,督导师所采用的技术必须能够使他们得到一些数据资料,以完成对被督导者进行评价的中心任务,同时有助于督导关系的建设性发展。本文第一作者的硕士研究生论文[22]采用自我报告形式,完整报告了为期一年的应用运动心理学专业实习和督导过程,既促进实习生的实践反思,又为督导师提供评价资料。用心理督导的发展模型来理解,在这一阶段中,督导帮助本文第一作者完成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本文第一作者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践工作,即作为第四阶段的新任专业人员,参与国家游泳队备战雅典奥运会和广东省队备战全运会的运动心理学工作至今。这期间,本文第二作者作为专业前辈仍然对本文第一作者的专业实践进行督导,帮助实现从学生到自主实践者的转变,使其逐渐形成一种与其价值观、兴趣和人格高度一致的工作风格,即成为有自信心、有经验的应用运动心理学专业人员。

4.3 督导的数量或时间

在主流应用心理学领域,督导有更严格的要求,如国际临床心理学界在博士前(指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前工作)的实践和实习训练里,规定需要3000 ~ 4000小时的督导;而在国际应用运动心理学领域,专业从业者在申请资格认证前至少需要1500小时的实践督导经历。为了保证来访者得到应有的保护,规范行业,提高服务信誉,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已有国家对应用运动心理学实习的时间长度进行了明确要求(如澳大利亚要求1000小时的督导实习)[5]。相对于其它国家,在这一方面,中国尚需要做深入研究,以确定符合中国国情、最有利于培养人的实习时间长度。国际应用运动心理学发展协会(AAASP)提供具体的运动心理学督导的建议,即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在申请咨询资格前需要至少400小时的被督导经历,但400小时的被督导经历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并未规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也于2007年4月正式出台《中国运动心理咨询师认证标准》(试行),对督导的数量或时间做出规定。随后,全国各地和香港地区的一批中青年应用运动心理学一线工作者经过层层严格认证程序,于2010年通过中级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36],这些工作对应用运动心理学的专业发展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5 小结和建议

为了树立应用运动心理学专业的形象,与运动员来访者保持更长远的合作,被训练者、督导师在咨询过程中必须清楚专业伦理道德规范,必须经过严格的发展性训练过程,包括接受训练(或实习)和督导。在研究上,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基础理论建构,从主流心理学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对本专业的发展无疑大有裨益,也有助于整合现有的应用运动心理从业训练和督导理论,有助于在认识专业训练和未来研究方向上建立一个基础。国外已有研究证实这一点,具体应用到应用运动心理学领域还需要更多的基础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

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咨询从业训练和督导尚未实现制度化。在实践中,虽然国内已有专家参与督导工作,如作者曾在督导关系里运用量表评估或个案评估[23],它既可以看出督导的进展,又增进督导互动的理解,也可以在团体督导中用于交流、学习与提高。但这只是部分从业者和督导师的自觉行为,普遍而言,我们对未来专业从业者缺乏督导和专业性评估。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从业者没有通过应用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就直接参与专业性的社会工作,这势必影响专业发展。在其它专业已经发展出系统的专业实习和督导制度体系时,中国应用运动心理学委员会还没有督导分会,作者认为这种规范化的工作势在必行。

[1]Schein E. Professional education,New York:McGraw-Hill,1973. 196-201.

[2]David BG.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 New York:World Publishing,1966. 2165-2166.

[3]Holloway EL and Neufeldt SA. Supervision:Its contributions to treatment eff cacy. J Consult Clin Psychol,1995,63:207-213.

[4]Schön DA. The ref 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Basic Book,1983. 54-114.

[5]Andersen MB. Supervision I:From Models To Doing. In M.B. Andersen(Ed.),Doing Sport Psychology,Champaign,IL:Human Kinetic,2000. 153-162.

[6]Andersen MB,Williams JM,Aldridge T,et al. Tracking the training and careers of graduates of advanced degree programs in sport psychology,1989 to 1994. Sport Psychol.,1997,11:326-344.

[7]Williams JM,and Scherzer CB.Tracking the training and careers of graduates of advanced degree programs in sport psychology,1994 to 1999. J Appl Sport Psychol,2003,15:335-353.

[8]Andersen MB,Van Raalte JL,Brewer BW Assessing the skills of sport psychology supervisors. Sport Psychol,1994,8:238-247.

[9]Watson JC,Zizzi SJ,Etzel EF,et al.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supervision:A survey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Sport Psychol,2004,18:415-429.

[10]Gentner NB,Fisher LA,Wrisberg CA.Athletes’ and coaches’ perceptions of sport psychology services offered by graduate students at one NCAA Division I university. Psychol Rep,2004,94:213-216.

[11]Weigand DA,Richardson PA,Weinberg RS.A twostage evaluation of a sport psychology internship. J Sport Beh,1999,22:83-104.

[12]Van Raalte JL,Brown TD,Brewer BW,et al. An on-line survey of graduate course offerings satisfying AAASP certif cation criteria. Sport Psychol,2000,14:98-104.

[13]LeUnes A and Hayward SA. Sport psychology as viewed by chairpersons of APA approved clinical psychology programs. Sport Psychol,1990,4:18-24.

[14]Petrie TA and Watkins CE. A survey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programs and exercise/sport science departments:Sport psychology issues and training. Sport Psychol,1994,8:28-36.

[15]Tonn E and Harmison RJ. Thrown to the wolves:A student’s account of her practicum experience. Sport Psychol,2004,18:324-340.

[16]Woodcock C,Richards H,Mugford A. Quality counts: Critical features for neophy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port Psychol,2008,22:491-506.

[17]Tod D.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port psychology. Sport Psychol,2007,21:94-108.

[18]David T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port psychology. Sport Psychol,2007,21:94-108.

[19]Barney S T,Andersen M B,Giggs CA Supervision in sport psychology: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um training. J Appl Sport Psychol,1996,8:200-217.

[20]Andersen MB and Williams-Rice BT Supervision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port psychology service providers. Sport Psychol,1996,10:278-290.

[21]Andersen MB,Williams JM,Aldridge T,et al. Tracking the training and careers of graduates of advanced degree programs in sport psychology,1989 to 1994. Sport Psychol,1997,11:326-344.

[22]章崇会. 运动心理专业研究生广东省专业队的实习过程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21-57.

[23]章崇会,姒刚彦. 实习与督导.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3:381-383.

[24]Morris T and Thomas P.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In T.. Morris & J. Summers(Eds.),Sport psychology:Theory,applications and issues(2nded.). Milton,Queensland,Australia:Wiley,2004. 236-277.

[25]Simons JP and Andersen MB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lting practice in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Some personal perspectives. Sport Psychol,1995,9:449-468.

[26]Rønnestad MH and Skovholt TM.The journey of the counselor and therapist:Research f ndings and perspectives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J Career Dev,2003,30:5-44.

[27]Hogan RA. Issues and approaches in supervision. 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Practice,1964,1:139-141.

[28]Stoltenberg CD. Enhanc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developmental approaches to supervision. Am Psychol,2005,60:857-864.

[29]Lindsay P,Breckon JD,Thomas O,et al. In pursuit of congruence:A personal ref ection on methods and philosophy in applied practice. Sport Psychol,2007,21:335-352.

[30]Cropley B,Miles A,Hanton S,et al. Improving the delivery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support through ref ective practice. Sport Psychol,2007,21:475-494.

[31]Knowles Z,Gilbourne D,Tomlinson V,et al. Ref ec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f ective practice for supervision in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Sport Psychol,2007,21:109-122.

[32]Tod D,Andersen MB,Marchant DB. 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neophyte applied sport psychologists’ development. J Appl Sport Psychol,2009,21:1-16.

[33]Tonn E and Harmison RJ. Thrown to the wolves:A student’s account of her practicum experience. Sport Psychol,2004,18:324-340.

[34]Tod D and Bond K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a British Neophyte Sport Psychologist’s Development. Sport Psychol,2010,24:35-51

[35]Loganbill C,Hardy E and Delworth U. Supervision:A conceptual model. TCP,1982,10:3-42.

[36]中国运动心理学会. 中级运动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 上 海,2010,http://www.csss.cn/showInfo.asp? id=188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