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邵金侠 罗恩韬 宋 梅 胡 蓉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混合式教学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直接抹去了教师的主角光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有没有前提?如何驱动?学生情感上、行为上是否都能积极配合?能否真正提升教学质量?事实证明,过分推崇“以学生为中心”,是不利于混合式课程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生态教学治理[1]。当教学大环境呈现出多面性后,环境构建、资源管理、角色均衡和评价配置等动作的相互制约,是混合式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命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举[2]。
教育部“双万计划”提出之后,混合式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在中国知网,以“混合式教学”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章,仅学术期刊就高达1.45万次,此外还有424篇学位论文,可见混合式教学受到了高度关注。赵炬明特别强调教学效果,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评估准则,需要参考学习反馈情况[3]。朱建芳指出,“以学生为中心”应该将“教”“学”与“做”三者统一起来,除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2]。
混合式课程的生态教学治理,与信息化技术的灵活使用息息相关,也对提升教学的“张力”和“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激励作用。混合式作为教学新常态,其形式经历了简单组合式,到复杂融合式的变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时代感和教学的吸引力。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面向群体的大动作,混合式教学从线上到线下,从线下再到线上,面向多维教学环境,如何保障教学效果?所以开展教学治理研究显得尤其重要。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混合式教学也不应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与现有模式相比,生态教学强调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环境构建、资源建设、活动设计、角色治理四个层面,考虑教师、课程和学生的三个要素的协同发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基于参与式学习的既有优势,站在三方视角,积极运用新型教育技术,探究虚拟社区和虚拟仿真网络平台的教学表现力,完善混合式课程建设理论体系,尝试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旨在通过线上和线下活动分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线上教学包括“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这里指的是“离线”教学,目前大多是借助提前录好的微视频。纵观开放MOOC,很少每期都做资源更新,一是微视频内容多局限于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或者常用技术的介绍,没有太多更新的必要;二是课程建设的人力、时间成本都比较大,且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因此仅依赖MOOC/SPOC平台,教学“张力”明显欠缺,教学“效力”也难以保障。
此外,混合式教学改革初期,大多是把基础的、简单的知识推送到线上,只有比较重要的、复杂的才放到线下,所以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的教学内容通常只是知识的简单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社交媒体和虚拟现实的双重冲击下,线上教学由一维单向结构发展为三维立体空间,知识分解也不再是知识的简单映象,而呈现出相互交叉和迭代的关系,逐步由组合式发展为融合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式教学知识元分解与形态演变图
实际的教学成效,永远都不可能和学术研究成直接的正比关系,反观混合式教学始末,你会发现教学的“张力”和“效力”不仅仅取决于教学设计,更是由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决定。预设的学习条件,如果没有达成,或者不理想,达不到效果是其次,甚至会呈现明显的教学滑坡,这对混合式教学就是灾难性的毁灭。所以我们分别从学生、教师等方面发力,重新构建教学环境,具体操作:建立学生的历史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档案,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条件,避免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厌倦情绪;创建阶梯型教学团队,提升师资的专业综合素养,增添科普素材,柔性分解教学内容,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生硬”和“断层”等局面;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联络,摘去教师“权威”标签,邀请学生共建,并多方接收教学反馈,打造“以生为本”的学习资源。
教与学是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统一的命题,相应角色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调整和切换。正如没有永远的“教师中心”,同样也没有绝对的“学生中心”,实际活动中,需要厘清教学角色。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新型环境下,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配置,尤其是参与式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当“辅助角色”,做到人在旁路、人在回路和人在领路等角色间的灵活切换。学生属于对等角色,新型学习除了知识储备,更要注重能力提升,情感塑造和素养达成,需要提前准备、认真投入、并积极参与,以此激发更多潜能,发现并实现自我。基于“一主三辅”(一主为主课堂,三辅为MOOC/SPOC平台、公众社交平台和虚拟仿真开放平台)混合教学环境,明确了参与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身份角色、期望要求,除了基于教育大环境,也要参考实际学情,做到“以生为本”。
①教学环节生态治理。课堂空间需要多维展开,除了传统的课件、视频和习题等传统项目外,我们借助信息化技术,制作了丰富的数字资源,进行理论扩充或实践拓展,构建教学多面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线下课堂改进实用的BOPPPS(即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教学模型,合力保障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衔接,扩展参与式学习时长,完成“15min”到“45min”的时间转换,充分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②教学角色生态治理。从教学全流程看,教学设计、资源建设、资源推送、资源管理和学习评价中,需要教师团队全程参与并主导,概念上被界定为“以教师为中心”,但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受到诸如学生档案和学习反馈数据的约束,需要兼顾学生诉求;此外,课前预习、活动参与、仿真实践、课外拓展和教学评价等,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就表层来看,属于“以学生为中心”,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并不是完全的旁观者,需要全程陪护,并对可能出现的断点,准备好预案,具体如图2所示。实际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二者相互制约,需要适配,这样通过教学角色的生态治理,可推进有效深入的学习,预防“盲目的教”和“浅层的学”。
图2 “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角色治理
③教学评价生态治理。生态教学治理必然是一个闭环模式,教学评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科学的教学评价,不能仅参考学习数据和测验结果,这样虽然能保证基本的公平合理,但若要完成生态建设,就还要考虑资源的迭代意义和评价的激励作用,需要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维综合评价系统。
(1)优化教学供给侧资源,交织设计教学内容。基于专业背景,参考“课程群”“教学链”和“知识元”,分解教学内容,根据难易程度,搜集、整理并制作教学资源。对于一般的简易知识,配置二维码资源,或者制作录屏微课。其次主要是复杂内容的处理,需要制作多维资源,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尽可能通过生活类比、动画演示或者科普视频等手段进行通俗解读。
(2)寻求教学最优化路径,分区治理教学环境。首先是平台的创建和模块优化,突出特色的情况下,学习参考行业内经典结构,然后按照资源性质,对应MOOC/SPOC平台、公众社交平台和虚拟仿真开放平台分别推送,并进行后期资源关注和数据管理。至于线上线下的教学过渡,借鉴BOPPPS教学模型,通过六大动作,激活教学角色,完成教学活动间的起承转合,资源配置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资源分区治理结构
(3)协调教学数据化管理,闭环管理教学活动。首先基于教学档案启动资源设计,再集中力量完成资源建设,其次根据进度管理资源推送,然后跟踪学习数据,最后关注教学反馈。本课题面向的混合式一流课程,是按专题组织教学,所以每经过一个教学专题,可完成一次闭环操作,教学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馈,这样即可完成局部教学活动的阶段性生态治理。
(1)教学特色:基于“一主三辅”教学环境,面向混合式课程,开展生态教学治理的理论研究,并结合省级混合式一流课程进行项目论证、实践。
(2)教学创新:①纵横学术成果,建立混合式教学的最新认知,由组合式发展到融合式,基于专业背景下的宏观“课程群”、中观“教学链”和微观“知识元”的概念,进行教学资源配置,完成教学供给侧顶层变革。②兼顾理论实践,构建多维的立体化教学空间,从社交平台到虚拟仿真,完成教学时空的全方位覆盖,为教学分享、成果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动手实践、知识内化、知识迁移创设了条件。③明确教学角色,借鉴实用BOPPPS教学模型,配置教学预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断点,把控教学的“张力”和“效力”,同时设计规定动作,协调教学环节,最终完成教学活动的生态治理。
机遇与挑战并存,多维环境给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问题,比如科学的资源配置与推送、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等,都是生态教学治理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向“一主三辅”,科学的资源配置涉及到资源制作、推送等,不仅需要基于专业背景,更要建立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知识概念。面向教学全流程,生态的教学治理需要历史学习档案和实时学习数据,也和教学活动中的学生的课前准备、临场发挥、教师课堂把控力以及教学角色切换有关,需要多方协同完成。面向生态治理环节,随着教学维度的增加以及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教学评价没有固定的观测点,也不好依赖某个固定的评价模式,但教学评价是激励教学改革的关键支点,对推进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治理作用,动态的教学评价是研究的关键,也是研究难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