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姚 尧 闻绍媛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随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应用到计算机的场合也越来越多,计算机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系统、Word文字编辑、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多媒体技术、新兴计算机技术等。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仍然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尽管这门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较长,但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范围较为广泛,知识量较大,如果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就很难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有所提高[2]。加之学生对公共基础课普遍缺乏重视,未能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专业核心课的学习相比明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效不理想。对毕业生入职的企业进行调查走访的结果也显示,入职毕业生的计算机素养普遍低于预期。因此,如何切实保证毕业生具备能够投入未来工作岗位的良好计算机素养,是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1)思政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思政课程是一门为了宣传我国核心价值观而开设的公开课,用以加深学生对国家的政治了解程度以及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和谐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3]。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从思政课程中学会处理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授课教师应关心学生的生活,通过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形成。思政课程在具备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一定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学生综合各科课程的专业知识、充分调动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较好地吸收思政课程的养分,因此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2)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功能价值
结合思政教育的要求,将思政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内涵融入各类课程中,能够丰富课程自身的内涵,深入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拓展其教育教学功能,同时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这就是所谓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仍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并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者的有机统一展开。如何深入挖掘和提炼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的隐性育人价值,在无形中使学生的思想素养得到提升,是将二者进行融合的关键。为了最大化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价值,需要教师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的内涵与课程标准结合,贯穿于教学方案、授课计划、课堂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同时,通过教师以身作则、春风化雨的教导,让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技报国等正能量精神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正在加速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也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传统教育将知识视为可以并应该通过教学传授的客观存在,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对知识掌握着绝对的支配权,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4]。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甚至比教师在课堂上所能传授的更多。教师在教育中的重点就从知识的传授转向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将思政课程内容与计算机网络结合,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下思政课程的一种新教学方式。
思政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建立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切实感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下判断社会上各类现象和观念是非,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因此,思政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高密度的互动,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通过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的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这就意味着思政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将对其他学科课程的设置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于本身具有多层次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更有利于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合,用以解决思政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不足的问题[5]。教师通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在传授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同时,传播思政思想,能够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学共同发展、发挥合力,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具有个性化特点和丰富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有效缓解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进行更有效的思政思想传播。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所展示的声音、图像和动画等形式将思政课程中原理化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知识点的关联性和层次性,并通过调动各个感官的感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加深对整体课程内容的理解,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宽广、丰富且更具有实时性的知识信息,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还能将思政课程的知识点与实际社会生活更好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培养学生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最新的热点新闻,并利用所学的思政理论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解析,就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方式进行思政课程的学习,从中提高对于思政课程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在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使之能够适应课程思政这一全新的育人理念,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基本作用。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而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养。创新基本教育理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坚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而不应将理论强加给学生形成学习束缚,要充分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构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框架,以便疏导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课程知识。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已经不再是要求教师单方面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是更多地要求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当中,将思政课程内容更好地融合进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中,这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学生在掌握了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向的知识之后,才能在计算机实操过程中加以利用,以培养自己的全方位发展能力,认清自身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践行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专业知识取向,让教学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应当适时创新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将其他的课程例如思政教育课程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例如在解释汉字字形码中的点阵码时,通过用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进行比喻,既能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更通俗易懂,又能让学生对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或是在实验课任务中融入思政元素,如在对word 进行操作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政治导向和发展方针,潜移默化地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思政教育在全校和学生内部更好地传播,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学风建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和自身教学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观察分析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生活需求等,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学习生活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8]。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形成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作为主体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团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抑制错误思想的传播。在学生会的帮助下,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通过网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机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