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积极心理的高职“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7-28

王光艳,王 婷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0 引言

当前某些高职学校的学生生源一部分通过高考招生,一部分为单招。单招生源中有转业军人和农民工,两类生源的共同特点是上课意识比较淡薄,课堂参与率较低。学生习惯了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对学习比较迷茫,并且功利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需进行“三教”改革。其中,教材是基本载体,教法改革解决“怎么教”,“谁来教”是改革的关键。在 “谁来教”的改革中,注重锤炼教师的积极心理。教师的积极心理是指教师用一种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包括学生的问题或缺点)[1]。本文研究如何把积极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 谁来教——选用具有积极心理的教师

每个人都是一座信息的“发射塔”,如果传播消极的情绪,就会让周围的人也情绪低落;如果传递积极乐观的情绪,就把真正的快乐播撒到他人心中[2]。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一座“发射塔”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做积极能量的传播者。

首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想过幸福的生活,都想学知识并且想学好,学生心里都有一个向好向善的种子,都有可以被激活并积极向上的力量。其次,教师本身要做个充满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带动学生看到美好的未来,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变得更积极、更好。基于这两点,教师拥有了阳光乐观的心态,具备了创造、充满感染力的乐观情绪,才能够改变课堂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从消极或者中立状态变得积极。消极的状态无法避免,但作为教师要始终坚信在课堂上传递积极的能量,激发隐藏的“积极”活力,不仅教师个人会越发感觉充满惊喜,学生也会在“积极的你”的影响下持续改变。职业倦怠的教师,把上课当任务,对管理学生感觉无能为力,下课后感到精疲力竭;具有积极心理的教师讲课更专注、更投入,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更大,教学效果更好,这是教师心理变革带来的收获。

2 怎么教——多个环节浸透积极心理

2.1 课堂营造积极心理环境

高职课堂中,存在师生关系疏远的现象。有些教师对工作的耐心和责任心不够,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平时不怎么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内容”才会重视[3-4]。教师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并进行训练,改变其心理状态,进而改变师生关系。学生需要从心理上获得尊重,积极心理的教师微笑着问候学生时,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乐观力量,瞬间拉近师生距离。学生欣赏并相信教师,形成师生积极互动、沟通顺畅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感恩训练助力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

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带领学生念一段感恩词,感谢父母、师长、朋友等。约定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生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聊天等行为或者影响他人学习时,可以选择扣平时成绩,或者大声念一遍感恩词。每次留作业,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3件感恩的事。在多门课程教学中实施感恩训练后,学生上课的心情变得轻松,学习变得愉快。

当前的高职学生需要感恩教育。在感恩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可以心平气和,可以认真听课;教师和学生自发地用赞赏的眼光欣赏他人的优点,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不足;教师更能正视学生课堂的小错误,不会发怒[5-6]。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心态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会带来行为改变。学生有了感恩心,上课的态度随着改变,烦躁不安盼着下课的学生少了。感恩训练证明了积极的心态是可以训练的[7],训练的时间越长心态越好,最后会养成凡事感谢的习惯。

2.3 思修课和专业课教师合一

调查显示,仅有不足10%的高职学生重视思修课。有些学生认为思修课就是政治课,对其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认为思修课就是德育课,老师讲不讲都没什么显著效果,还有些学生认为思修课只要出勤,考试及格就可以了。因此,课堂不易管理,上课效果难以保证[8]。教学实践中发现,请人文素养高的工科教师兼任同一个班级的思修课,一门是专业类课程,一门是思修课,教师在思修课上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训练学生的积极心理,思修课和专业课的融合教学,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教学效果较好。对工科教师加以思政培训,将高职学生的工科学习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高职教育教学值得探索的新方式。

2.4 增加有关《弟子规》内容的学习

现在的高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呵护备至,新生入学时绝大多数的行李物品都是父母背着扛着,床上被褥是父母帮着铺,学生在一旁看着或者玩手机。为加速学生身心的成长,推荐学生学习国学的经典教材《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的目标是培养懂得感恩、懂得尊重人、懂得关心人的一代高素质学生[9]。诵读经典可以选择在理论课讲解完成后进行,如果有时间可以集体诵读一遍,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教学实践发现,诵读经典后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好了,尊重老师的学生多了,同学关系改善了。如果在上课前增加诵读,课后专门安排国学老师讲解,效果会更好。

3 教什么——编写特色教材

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现状,编写了难易适度的专业教材,并且在教材的扉页上印上一段感恩词,在每一页的页眉上印上了积极正能量的话,以温暖鼓励学生为主,每页的话都不同。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首先让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积极乐观的人,成为一个能给周围的人带来积极影响的人,然后再成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不单单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修课程的任务,而是全体教师的责任,身为工科教师,如果能认清责任,无疑为高职的全人教育增添力量。

4 结语

本文把积极心理的思想融入到教师、教材、教法中,对目前的高职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工科课堂上取得较好成效。由于教师具有积极心理,对学生怀有赏识的态度,课堂以学生为主,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学习能力、情绪等安排教学,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推进高职教师成为积极心理的传播者,能够促使学生更阳光、更乐观、学习更积极努力,成为国家的建设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