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起锅炉灭火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时间:2024-07-28

李衍平

(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山东 济南 271100)

0 引言

某厂1号机组采用SG-1113/17.50-M88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锅炉采用全摆动直流式燃烧器调温、四角布置、切圆燃烧;双进双出磨煤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3台MGS4060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单炉膛、∏型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架结构、平衡通风。每角燃烧器风箱分为 19 层,A1、A2、B1、B2、C1、C2为6层一次风喷嘴;油燃烧器3层;二次风喷嘴6层;顶部燃烬风采用分离燃烬风技术在炉膛不同高度布置两层OFA和两层SOFA。一次风和二次风呈间隔排列。一次风采用浓淡分离宽调节比(WR)煤粉喷嘴。

1 故障现象

4 月 27 日 4∶00∶40,1 号机组负荷 168.3 MW,主汽压力 10.5 MPa,总燃料量 78 t/h,总风量 665 t/h,一次风机出口压力7.5 kPa,1A和1B磨煤机运行。1A磨煤机料位差压623.5/587 Pa,1B磨煤机料位差压 593.5/543 Pa,A侧氧量 4.3%,B侧氧量 4.5%。4∶00∶45 炉膛负压由-20 Pa 开始向下波动,4∶00∶50投入 A1和 A3油枪助燃,4∶00∶51炉膛负压最低至-1 086.3 Pa,锅炉 MFT,发生全炉膛无火[1]。

2 故障检查及原因分析

2.1 运行人员操作和系统参数情况

查阅历史数据、操作员记录、询问当时监盘人员灭火前[2]的主要操作:

4月 26日 20∶56,A磨煤机旁路风门开度由6.5%调整至17.5%。20∶51,B磨煤机旁路风门开度由11.2%调整至17.5%。

4月27日3∶50,A磨煤机A1容量风门开度由41%调整至43.3%,A2容量风门开度由43%调整至45.5%,B磨煤机B1容量风门开度由40.5%调整至46.5%,B2容量风门开度由42.3%调整至49%。4∶00∶50,运行人员发现火焰电视变黑,投 A1、A3 油枪助燃[3]。

2.2 检查锅炉MFT发生前后相关参数的历史数据

2.2.1 锅炉燃烧变化情况

4∶00∶40炉膛负压由-20 Pa开始逐步向下波动,04∶00∶45 A13 火检无火,04∶00∶47 火 检 A14、B23、A21、A23、A24 相继无火,04∶00∶48 火检 B21、B24、B11 相继无火,4∶00∶49 火检 B14、A12 无火,4∶00∶51,火检 A22、B13、B12 无火,全炉膛无火[4],炉膛负压最低至-1 086.3 Pa,锅炉MFT。

2.2.2 风烟系统检查情况

检查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电流[5]、变频、进或出口风压、挡板门开度等参数稳定,无异常变化。炉膛出口烟气氧量在4%左右,二次风总量约600 t/h,AB侧二次风风箱压力与炉膛压力压差分别为0.7 kPa和0.6 kPa,各角二次风挡板门保持稳定,无异常操作。

2.2.3 制粉系统检查情况

检查灭火前1A、1B磨煤机各参数基本稳定,无异常变化。冷风门前截门及调门已全部关闭,容量风门、旁路风门开度基本保持稳定。磨煤机料位较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检查发现A13粉管的风压、风速波动较大,风压由0至0.6 kPa、风速由0至24.8 m/s范围内波动。

2.3 原因分析

全炉膛无火保护动作是锅炉灭火的直接原因。炉内空气动力场紊乱导致锅炉燃烧不稳、抗干扰能力差,是灭火的主要原因[6]。利用机组停运机会再次核查炉内空气动力场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主燃烧区燃烧器设计切角1号和3号为35°,2号和4号角为47°,经测量二次风切角误差较大,大多超过了允许偏差(0.5°),造成假想切圆偏小,不利于燃烧稳定;一次风速偏差大,尤其是A1、A2层偏差数量较多,导致锅炉下层燃烧紊乱,抗干扰性能较差。

3 故障处理及防范措施

3.1 进行空气动力场调整

利用电网调停间隙对该厂1号机组锅炉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核对,发现1号锅炉动力场存在严重问题:

1)12只燃烧器二次风喷嘴角度误差较大(允许偏差<0.5°)。

2)10只火嘴一次风速偏差大,其中A1及A2层偏差数量较多(允许偏差<5%)。对二次风喷嘴角度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所示。

进行制粉系统优化调整试验及燃烧调整试验(含风煤比、二次风分配等),修订完善低负荷工况下锅炉稳定燃烧运行调整措施。重新进行空气动力场试验,加强验收和调整确认,进一步改善动力场状况。高度重视燃烧器设备检修和空气动力场试验工作,确保检修质量,冷热态燃烧调整试验工作要加强现场监控,做好效果对比分析工作。

3.2 低负荷时配风方式不当

在低负荷运行时对锅炉配风方式进行分析,发现1号炉灭火前在燃尽风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二次风配风较为分散,主燃烧器区域二次风配风少、二次风速偏低,动量不足,刚性差,卷吸高温烟气能力降低,压火、托火、补风效果差,致使燃烧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3.3 旁路风门开启后的扰动影响

灭火前两天连续下雨煤湿,1A和1B磨煤机出口温度持续降低,干燥出力不足,出粉逐步减少,运行人员开大旁路风门导致煤粉浓度进一步稀释降低,风速增大,着火距离变远,导致燃烧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减弱。

表1 燃烧器二次风喷嘴切角测量及调整前后对比表 (°)

3.4 调整分离器折向挡板

在机组检修期间,消除设备存在缺陷,将所有分离器折向挡板调整至原位置;对送粉管道加装风速测量装置,全部加装煤粉浓度测量装置。细化入炉煤掺配掺烧工作,运行人员及时了解入炉煤质变化情况,做好相关运行操作调整措施。

4 结语

针对此次锅炉灭火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调整了锅炉二次风挡板角度并通过空气动力场试验进行验证。之后的运行中保证锅炉燃用接近设计的煤种,细化煤粉掺烧,锅炉着火情况得到了很大改观,未再出现锅炉灭火的情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